返回 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法初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朱由检交代出去的事情自然是不必担心。

他更为担心的是自己今后实施的时候是否会引来极大多数人的不满。

如果有人不满,又该如何去应对?

林鱼儿的事情给自己提了一个醒。

也就是说,大明王朝不仅仅要从财富上面富裕起来。

更要从人文关怀上富裕起来。

只有把这些全部做好之后,才能够进一步的往外扩展。

对于建州的虎视眈眈那自然是不在话下。

对于这样的新法。

有的人自然是满怀期待。

也有的人恐惧着那一天的到来。

这才是大明王朝真正的改天换地。

将要出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面貌。

这一次的变法更为注重人。

朱由检相信百年大计,以人为本。

只有把人放在第一位才能够图谋更多的事情。

凡事都需要设身处地的去思考。

这几日的杨嗣昌非常的忙碌。

但他却不敢鼓动官员们拒绝这一次的变法。

他很清楚自己一旦有这方面的行为,便会扣上一个结党隐私的帽子。

崇祯皇帝自登基以来,便最为憎恨那些结党营私的人。

无论如何这条戒律都不能够犯的。

他一面向王承恩,打听着皇帝陛下近期来的打算。

另一面又想方设法的主持这一次的变法。

至少在他看来,变法是可以的,但时机却没有成熟。

如果大明王朝的重心放在国内的变化之上,对于边疆的防守很可能就会降低。

一个人能做的事情很少。

尤其是皇帝陛下这样的人更不能一心二用。

稍有疏忽便可能会引来无法估量的后患。

杨嗣昌所考虑的事情自然是极多。

他更为担心大明王朝江山破败。

更为担心一族人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主宰。

先有元朝为先例。

如果不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现在的中原大陆很可能还在外邦人的统治之中。

那时候的中原人完全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在他看来必须要杜绝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

绝对不能够让外邦人再一次入主中原。

变法是要在全国进行推广,实施、落实、贯彻。

整个国家很大一部分的精力都要放在其中。

所以绝对不能够做这种耗时耗力的事情。

想到这里,杨嗣昌的决心出来了。

即使是自己丢掉官职,也要在所不惜的阻止这一次的变法。

“王公公,皇上这段时间可有提出变法的新章程?”杨嗣昌问道。

王承恩一脸疑惑地看着杨嗣昌。

他很清楚这位杨首辅所打的是什么算盘。

但这件事情绝对不能够轻易的透露。

皇帝陛下很重视这一次的变法。

不然也不可能会如此的一意孤行。

如果说是细心的人就会发现。

如有解对于建州的痛恨已经达到了一个重要的节点。

他做好这些,更好的便是向建州发动战争。

因为只有将建州彻底的收复之后,大明王朝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处于安全之中。

“杨首辅,咱家只不过是皇上身边的一个奴才。这些国家大事咱家自然是不能够参与其中。”王承恩说道。

杨嗣昌非常的嗤之以鼻。

如果说天地之下能够清楚了解皇帝陛下的人,那就只有一个。

就是自己眼前的这一位——王承恩。

就连周皇后也不可能如此清晰的了解。

王承恩所说的话只不过是托词,并不想告诉自己皇帝陛下真正的心中所想。

这让杨嗣昌更加的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

在以往,这位王公公总是愿意把某一些重大的事情与自己分享。

现在的杨嗣昌才醒悟过来。

以前王公公愿意把那些事情分享出来,就说明是皇帝陛下受益了。

现在王公公不愿意把那些事情说出来,就说明了皇帝陛下并不想让自己知道变法的真正进度。

也就是说变法已经走进了一个真正的新篇章。

对于这些朝臣的想法已经不是很重要。

最后他们只得去实行。

杨嗣昌感觉自己错过了什么?

但他又说不上来。

究竟是一个王朝的辉煌还是一个王朝的没落?

在不远的将来便会有一个很明确的答案。

杨嗣昌慢慢的离开了王承恩的视线。

看着这一位忧国忧民的大人,王承恩也是唏嘘不已。

他不知道皇帝陛下所做出的这个决定是否正确。

但他只能够无条件的支持皇帝陛下。

或许这一次皇上又能够带出一个崭新的王朝。

让世间所有的人都为之赞叹。

朱由检在御书房之中。

翻阅着书籍。

没有谁知道他想要找什么。

也没有谁知道此时此刻他心中想的是什么。

宦官和宫女只能在远远的看着。

不敢发出任何的声响。

因为此时此刻的皇帝陛下已经处于一个非常难熬的境地。

朱由检想要翻找着古往今来那些变法失败的案例。

从中总结一些经验。

最后朱由检放弃了这样的想法。

自己已经成为了一名暴君。

既然如此,那就用铁血手腕让车次变法彻底的进行。

以前的变法之所以失败,那就是坐在龙椅之上的皇帝,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

秦国变法成功。

别是龙椅之上的那一位皇帝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才让秦国迈进了一个崭新的帝国。

一扫六国统一天下。

便是有了变法作为基础进行开拓。

如果秦国的变化没有成功。

那么秦国很可能会被强大的其他国家吞并。

也就不会有统一的历史出现。

想到这里朱由检更加坚定了自己变法的道路。

他的野心并不大。

他只是想要吞并周边的国家。

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的先进起来。

不然。战争总是会发生。

最后只能给老百姓带来痛苦。

变法已经是刻不容缓。

“去问问孟兆祥,新法拟定的如何了?”朱由检道。

在此之前,朱由检并没有给孟兆祥任何的参考资料。

他就是想要看看孟兆祥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是否能够达到自己的要求。

当然答案也是显而易见。

以孟兆祥的智慧和思维,根本就不可能达到朱由检的要求。

朱由检可是拥有着几千年的智慧。

对于各个时期的律法都要进行综合的一个筛选。

然后因地制宜,找到一个适合大明王朝的新律法。

王承恩知道新法在这一刻很可能就被敲定了。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