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大臣骂皇帝成了时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万历虽然也有在家SOHO办点公批阅些奏章,但他此种对日常朝政不闻不问,拒不任命大批空缺职位的的做法,不但严重影响国家机器的运转,危害了大明朝的国计民生,还使得万历一朝的大臣们用奏章大骂皇上这一行为大行其道,居然成为一时风气,而且相当部分骂皇上的言官们没挨大板子安然无事不说,有的还会继续升官,这也可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奇观。

例如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兵科给事中田大益在奏章中指责万历“驱率狼虎,飞而食人,使天下之人,剥肤而吸髓,重足而累息,以致天灾地坼,山崩川竭”,这基本就等于直接说皇上您就是个禽兽大头目,率领手下一群小禽兽到处荼毒百姓祸害天下。据说万历见了这道奏章之后大怒,但一转眼依然将此份奏章留中不发,既不处罚也不辩论,还是老方一帖——坚决不搭理你。

骂到这种程度,这皇上依然还是不见声响,也确实让大臣们无可奈何了。

再说那位田大益见皇上不理自己,于是在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他又上了一道奏章,这次骂得更凶了,这一次他骂皇帝的这份奏章,倒真是很值得装裱一番,挂上墙供后人观摩,其文大略曰:

陛下专志财利,自私藏外,绝不措意。中外群工,因而泄泄。君臣上下,曾无一念及民。……臣观十余年来,乱政亟行,不可枚举,……陛下中岁以来,所以掩聪明之质,而甘蹈贪愚暴乱之行者,止为家计耳。不知家之盈者国必丧。如夏桀陨于瑶台,商纣焚于宝玉,幽、厉启戎于荣夷,桓、灵绝统于私鬻,德宗召难于琼林,道君兆祸于花石。覆辙相仍,昭然可鉴。陛下迩来乱政,不减六代之季。

田大益先前已经骂了万历皇帝是率领禽兽飞而食人、剥肤吸髓,这回又干脆说他君臣上下无一念及民,甘心堕落大兴贪愚暴乱之行,其乱政的能耐即使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夏桀、商纣、东汉桓、灵等六个朝代的那几位亡国暴君、昏君相比,那也是也毫不逊色。

这种对皇帝肆无忌惮的骂法,纵观史籍大约只有在敌对双方的言词交锋中才能见到。譬如一方讨伐另一方的檄文,又或者是一位忠臣义士对敌方君主的破口大骂,身为一个在朝大臣对本朝皇帝做如此骂,骂了之后还没什么后果,并且还不是一个两个的个案,还是一种大规模的普遍现象,我想这在中国历史上可算是绝无仅有了。

好象这位对皇帝破口大骂的田大益,不但没有因此获罪,后来甚至还因做官的资历比较深,论资排辈地升任了太常少卿,最后安然卒于任上。

当然,我们基本可以肯定这个结果不会是出自万历之手,而应该归功于明内阁的“票拟”制度。

田大益大骂皇上而没有受到任何处罚甚至丢脑袋的原因,据《明史》说是因“帝倦勤,上章者虽千万言,大率屏置勿阅故也。”(9)对此种说法,余以为颇可存疑。

盖因此前田大益说万历“驱率狼虎,飞而食人”的那份奏章,《明史》中可是明明白白白说万历见到了的,并且还因此大怒,可他怒归怒,却也没什么动作,这份奏章只被留中不发而已。至于田大益的后一道奏章,倒有可能万历没有见到,因为万历的态度于史无载,我不好乱说。但即便是这样,这位田大益的免祸,也就似乎不能说全因万历不看奏章之故了。

认真说起来,万历皇帝真是个好脾*帝,在他手里,很少有大臣因为骂他被处罚的,除了一开始的那几位外,到中后期基本没人因这事被处罚,这点,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一下。

不过他这种好脾气,其副作用也相当出人意料。

因为这使得相当部分官员,把骂皇帝视为博取社会和政治名望的捷径,这大约也是他始料不及的。甚至到了后来,这种风气愈演愈烈,张萱在《西园闻见录》中记载有当时礼部尚书于慎行的话,他对此种骂皇帝现象的评论就很是一针见血:

近世士大夫以气节相高,不恤生死,往往视廷杖戍谴为登仙之路。一遭斥谪,意气扬扬,目上趾高,傲视一世,正所谓意气有加也。

确实,当时的士大夫以骂皇帝为荣,一旦被处罚就可以博得盛名,以至于飞横跋扈,对皇帝的辱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种病态的心理和病态政治,也为中国历史上所仅见。

但是,不管怎么说,万历是名臣张居正一手**出来出来的高足,他并不愚蠢,在这个问题上更是尤其清醒。《汤显祖诗文集》的《论辅臣科臣疏》中,就有记载说万历指责大臣时道:

汝等于常时每每归过于上,市恩取誉。辄屡借风闻之语,讪上要直,鬻货欺君,嗜利不轨,汝等何独无言,好生可恶,且汝等不闻“宫中府中事皆一体”之语乎?何每每搜扬君过,沽名速迁为?

据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其实万历对官员们这种沽名钓誉的把戏心里明白得很,而当时的礼部尚书于慎行,也一样清楚万历为什么要将相当部分奏折留中不发,在他《谷山笔麈》的《臣品》一卷中,就有这么一段记载:

今上在御日久,习知人情,每见台谏条陈,即曰:“此套子也。”即有直言激切,指斥乘舆,有时全不动怒,曰:“此不过欲沽名尔,若重处之,适以成其名。”卷而封之。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田大益为什么把万历骂了个狗血喷头却平安无事了。

在万历的心目中,他便是属于“欲沽名尔,若重处之,适以成其名”的那一类。所以,你老兄的这种骂架帖,我给你来个“卷而封之”,不让你得逞,左右你骂我也不能让我少几两肉,由得你去。

不过这么做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虽然万历以其好脾气好涵养不回应臣子们的骂架,可却无法让他的臣子们不继续骂他,而这些官杀又是杀不得的,所以我想换了是我,哪怕当时火冒三丈,到了最后大约也只能和万历一样无可奈何,给他们来个“卷而封之”束之高阁拉倒。(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