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7章 返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呼~”

出了张峰府邸的大门,周瑜长舒了一口气,这倒不是因为他担心张峰能对他们造成什么伤害,有孙策和这么多的“高手”在场,门外还有这么多接应的亲卫,要是真出什么问题了,他才会感到奇怪。

周瑜担忧的是张峰不识好歹,非得和孙策火拼一场,一旦打起来,局面就不是能够控制的了,到时候孙策等人要是不小心伤到甚至杀了张峰,那后果都是很严重的。

别的不说,远在雒阳皇宫内的张让听闻消息后,肯定要对孙策出手。

眼见孙策等人出了张家宅院,留守在里巷中的亲卫们立即围了上来,孙策来不及给他们多说什么,直接令道:“回去!”

亲卫士兵们将众人的坐骑牵来,随后所有人翻身上马,迎着星月,驰奔回舍,不用周瑜提醒,孙策心里也很清楚张峰和别人不一样。

对于别人,孙策只要觉得该杀,随便收集点罪状就可以杀了,但对于张峰而言,不说他今夜只是“宴请”孙策,孙策没有借口杀他,不能杀,又是在张峰家,能保证不受辱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在暂时压住了张峰的气势、顺利离开后,孙策唯恐他羞恼成怒,迫不及待地要先回到舍中。

还好,一路上挺顺利,直到回入舍里,也没见张峰家的人追赶,朝政黑暗,时局糜烂,做点事不容易。

孙策虽不惧他们报复,亦不免略有压力,压力之余,他复又苦中作乐地寻思想道:“张让乃是当朝最大的权宦,士大夫无不痛恨之,我今夜当席挺剑、怒斥张峰,在士林中获取一个清流的美名定是跑不了了。”

在这个名望代表一切的年代,用暂时的一点压力换来一个日后天下称颂的美名,绝对是一笔划得来的买卖。

正如孙策的猜测,次日开始,他在张家夜宴上对张峰所说的话不胫而走,传向了附近的州郡。

郡县中的士人们听闻之后,大多都对孙策称赞不已,不过,这世上本就无十全十美之人,也没有能得到所有人称赞的事。

有人在称赞孙策,自然就有人对他在宴席上的言行不以为然,说他不够明智,不懂得明哲保身之道,甚至还有人不看好孙策日后的仕途。

不过称赞也好,不看好日后的前途也罢,都只是人们口头言辞上的褒贬,而在现实中,这件事带来的一个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从这日起,上至豪门大族,下至市井闾里中的轻侠和无赖们尽皆不敢在孙策面前放肆,有时在街上碰见孙策的车驾,无论是豪强子弟,抑或轻侠无赖,都会人人望风闪避,毕竟谁也不想得罪连张让都不惧怕的男人。

因此,寿春附近郡县的治安都改善了不少,百姓们得到了最大的实惠,也开始吹捧起做了这件“善事”的孙策。

太守许进在听说了这件事,专门把孙策召到府上,询问此事的经过,生怕孙策再做出什么“大事”,孙策说完之后,许进松了口气,他没做什么评价,只笑着夸赞了孙策几句,并告戒他马上就是要成婚的人了,往后一定要稳重。

孙策恭敬地拜谢,从许进的表现来看,他对孙策这一次能做到这样已经比较满足了,不过许进后面的话还是表现出了他对孙策的担忧。

对此,孙策早有心理准备,许进是一个能进善,不能除恶的文士,他没有因为孙策手中沾满鲜血,还得罪了张让而强行将婚约解除就算他通情达理了,指望他能再放开孙策的手脚,任他大砍大杀,估计得等孙策的地位高于他之后,他管不了了再说。

此后的日子,孙策乐得在家中享受难得的清闲,每日里,不是在自家的院里坐一坐,读书诵经、习射击剑,就是去到县外山中的军营里操练士兵,不时还邀周瑜、凌操、蒋壹、赵卓等人到家里小酌清谈。

紧张地准备了这么多,勐然闲下来,虽有些不适应,但往好里看,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扩充人脉的良机。

孙策早就在州郡算得上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名士了,此次硬抗阉党爪牙更是让他正式进入了士族的眼界,亮相于所有士人之前,为士人所瞩目,渐渐地,除了周瑜之外,孙家也开始有本地或外地的士子登门拜访。

这其中有和周瑜相熟的一批扬州的青年才俊,也有连周瑜都从没见过的外州士族子弟,这些人有的是慕名而来,专门来造访孙策,也有的只是路过寿春,听闻孙策的名声,顺路来亲眼见一见他,不过不管来者是何人,孙策都礼貌地招待了一番,只可惜招待后的结果不如人意。

孙策毕竟年纪还不大,来访的这些士子,如果是比较有名的才子,大多数都已经有了孩子,比起孙策可要大多了,自然不愿意轻易居于孙策之下。

就算是和周瑜熟识,且家族与世家也世代交好的人,也没有坚定投资孙策,他们的家族都是经书传家,深通儒家经典,宾客相对时,或谈诗赋文章,或坐而论道之时,而孙策最不擅长就是这方面,大多数时候,周瑜作为他此时身边最有学识的人也会在场,这一对比,更显得孙策经书知识不足。

如此一来,少不了就有士子瞧不起他,非议他经学不精,客气点的评价他一句“学问不足”,不客气的直言不屑于与他交谈,更有那般自恃才高、傲慢尖酸的,在背后里鄙夷他这样的居然也能成名。

有褒奖之处必有贬低,有被贬抑之处亦会不缺褒扬,一如此前张峰那件事上,县人有夸孙策的,也有说他不够明智的一样,士子们对他的评价也不是一味的贬低,也有如周瑜这样重实学不重经文诗赋的人,对他大力称赞,比如鲁肃。

鲁肃在上门后和孙策,周瑜一起畅谈了一天一夜,出了孙家的院门后就大发慨叹:“盛名之下无虚士矣!”

等鲁肃回到家里后,他的乡中父老询问他:“昨天去哪儿了?一整夜都不归家。”

他回答说道:“去见鼎鼎大名的孙伯符了。”

“是那位屯骑校尉孙伯符?”

“没错!”

乡中父老非常惊奇地说道:“此前州郡的传言都说策之英气,当世罕有,然其学问略逊一筹,比不得庐江周家的周瑜,此言当真否?”

鲁肃回答道:“吾先与其谈论经学,他确不及也,继又与其谈论诗赋文章,吾二人鼓旗相当,再又谈论各地风土山川,我不及他,末又议论前朝历代之政治得失,当今朝局之时政利弊,他胜我千里,吾望尘不及,其名声确与其才能相符矣!”

正所谓“当局者迷”,谈论经学、文章,孙策不如当世的绝顶才俊,但若要议论整个的历史走向,比较前代和本朝的政治得失,以及展望未来,推断国家社会将会向一个什么方向发展,孙策却是当下最有发言权的。

穿越者最大的优势本就在此,预见未来这般好比“先知”的能耐在经学家看来或许不算什么,但在像鲁肃这样的能人看来却就是惊天动地般的了不起。

话说回来,扬州的许多士子在历史上后来回成为孙策的臣下,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现在却对孙策的评价褒贬不同,也真是有趣。

当孙策第一次怼许邵出名的时候,士人们对孙策的举动便已是褒贬不一,现在名声大了无数倍后,州郡的士子们对其依然是褒贬不一。

这些褒扬的话,孙策听说了,贬低的话,他也听说了,他没有那份能力阻止别人议论他,唯一能做好的是不为任何事情动摇,坚定自己的追求。

到了四月下旬,天仍未雨,周尚斋戒数日后,带着县里的大小吏员,不辞路远地去了趟寿春外的山上,登高祈雨,在烈日底下曝晒了半晌,但却没什么效果,一直到五月初,才零零落落地掉了几滴雨水,下了一场小雨。

每当从军营返回县城时,孙策都会察看沿途的麦田,各县、乡虽奉命组织了大批的人手运水抗旱救灾,但成效不大,今年的夏种肯定是被耽误了,百姓们一个个愁容满面,好在周尚听从了周瑜的建议,及早着手从外地买粮,买来的粮食络绎运回郡里,勉强安稳住了民心。

五月初,雨后次日,一纸诏书送到郡府,新任的铁官长被任命下来了,正是沉容。

寿春城外的乡野,孙策蹲在地边,抓了一把干土,忧心忡忡地望向远处田间,土地干旱,虽然官府施行了救济,目前饿死的百姓不多,但继续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总归还得种地,才能让大多数百姓吃上饭。

日头很毒,天气闷热得很,孙策在田边蹲了没多大会儿,衣服就被汗水浸湿了,因嫌剑柄硌人,他把插在腰里的短剑往边儿上挪了挪,召手示意立在不远处的县兵过来。

“近来有人去找过县令了吗?”

“去了。”

“怎样?”

“还是没能说服县令。”

“县令仍然不肯出力?”

“嗯~县令说:一来,近年来县里的赋税本就少收了,府库里余财所剩不多,没有能力买粮,二来,受旱灾的不止咱们县,旁县也都受灾了,便是府库里有钱,也买不来粮食。”

“那对此旱情,县令打算如何施为?”

“县令只说此为天灾,他会日夜勤诵《孝经》,以期能感动上苍早降霖雨。”

孙策只能说舒伟何其“荒唐”,既然知道是天灾,那么读几遍《孝经》就能求来雨了?但孙策也不可能越俎代庖,教一个地方县令做事,所以他只能让孙甲等人尽量收购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距离张峰夜宴孙策也整整过去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里发生了很多的事儿,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孙策和许采盈已经正式结为夫妻了,并且因为这个原因,他还特意多呆了一段时间,要知道孙策这次回来本来只是呆个两三日,处理完事情就走的,还好他在雒阳的军营那边留了人手帮忙管理,否则还真不能放心地离开这一个月的时间。

在这期间,孙策多次有意与周瑜透露天下即将大变的消息,让其通知周尚要么辞官归隐,要么就往上走一些,否则以周尚目前的县令之位,到时候会很危险。

周瑜将情况告与周尚后,没过几日,周尚就因为政绩卓越,得士民称赞的缘故,被擢为新任丹阳郡太守,而寿春县令也是换了一人担任,此人是荆州南阳郡人,名为舒伟,似乎和阉党一派的关系不错。

这位舒县令和周尚不同,为人处事十分的迂腐,又颇是刚愎自用,也不知他是听信了谁的谗言,害怕大权旁落,变成孙策的傀儡,上任后不久,他就想将在县里任职的凌操几人撤职。

于是他便在某一日对自己从南阳带来的亲信人说:“凌操担任县丞,掌管本县兵事,怎能每日流连于寿春山中,此乃玩忽职守之行,还有赵卓和蒋壹两位县尉,也跟着凌操一同外出,我当去免去其中两人职责。”

这番话自然被他的亲信给传了出来,当时,众人正在孙策家中饮酒清谈,周瑜多么聪明,一听就明白了这位新太守的意思,他这是想让凌操三人自己请辞呢。

如果真的只免去两人,他直接下令辞退就行了,何必多此一举传出这番话呢?传出这番话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这位新太守想要免去凌操三人的职位,却又顾忌孙家和周家,怕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才故意这么说的。

不过这位舒县令想要这份权力孙策觉得也无所谓,让凌操三人去请辞就是了,反正很快孙策就需要用到凌操三人,到时候肯定也不会留他们在寿春的,而那时舒伟这寿春县令也坐不安稳,给他又如何?

很快就到了孙策决定的返回雒阳之日,孙策没有沉迷于温柔乡,他率先翻身上马,扬鞭策骑,沿着官道疾驰而去,其余人也纷纷上马跟上孙策,一行人骑着骏马,一路风驰电掣,奔回雒阳。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