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十一、叶片上的文明(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虽说伤经动骨一百天,但五郎还是年轻,加上长期练就的身体的敏捷与轻灵。再说了下面有半米多高的草丛和松软的土地,着地时力量上相对缓冲了不少。因此,从实际受伤的情况来看并无大碍。第二天肿基本上已经消了,不去碰它的话已没了疼痛感,甚至能脚点地慢慢地走两步。虽说如此,可芦苇还是关心的说:

“在我这里多养几天吧?”

五郎从内心来说确实想在这里多呆几天,哪怕光说说话也挺开心的。于是借着受伤的脚和芦苇的好意,索性在她的土屋呆了五天。到第六天的时候,因年轻而显得有些浮躁甚至还有点贪玩的他,一直呆在屋里实在有些憋闷得慌。当太阳的第一线光芒照射到屋里的时候,他出来了。看着清晨明媚的阳光,微风拂来,他伸了伸腰说:“还是在外面感到清爽得多。”是啊!尽管有芦苇和虫虫陪伴,但时间长了,囿于小小的屋里,总感到有些沉闷和寂寥。

可能下雨少的缘故,近两天有点热。不过小岛由于受海洋的影响,多数时间是温润的。怕天热,近一段二郎正好躲在自己的小木屋里整理自己制陶方面的资料。那天芦苇看到的正是他奋笔疾书的时候。从英子的提醒并开始制作笔墨那天起,他就有了一个目标,那就是要在叶片上书写这个岛上的文明。

在埃及古老废墟的石柱上留下了他们最早的文字太阳文。在泥板上古巴比伦人用楔形文字记载了他们古老的过去。也许它们出现的比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要早,但它们绝对没有甲骨文在随后的几千年中所呈现出来的灿烂与光辉。因为它们失传了。而甲骨文经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体演化到今天多彩的文字。并通过甲骨、钟鼎、竹简(木简)、绸绢和纸等载体记载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绵延不断的璀璨的发展历史。仅此一点,就可以使其它任何文明相形见绌。

除上述文字的载体外,还知道古代西方人,尤其是古罗马人常用牛皮或羊皮记载各种事物。树叶作为文字的载体,没有听说过。我们不能说没有,也许不易保存未能流传之故。但二郎确实在使用了。他经过别人的点拨和自己艰辛的努力制作了简单的书写工具。好在有贝茜带来的文字,从而使得二郎能够在探索中去追求自己理想的成功。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然倾注有心血和汗水。

单说能够成为书写上文字的叶片。多数叶片在晒干缩水后是极其脆弱的,别说折一下了,有的可以说一碰就碎。只有从上百种的树叶叶片中去寻找那种带有较多纤维成分的与纸质相近的叶片。仅此一项就是个不小的工作量。尽管这种叶片很少,但肯定是有的。适合的叶片找到之后,也要经过适当的处理。一是不能暴晒,暴晒容易变脆。二是要进行一定的软化并加入一些胶质的东西,使之具有一定的柔韧度。经过这些过程才算为叶片成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叶片能够成为文字的工具上,看似简单,而二郎倾注的精力最大,时间也最长。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真的成功了。

至于另一个使用文字的必备工具笔,相对简单一些。这里不缺羽毛,各种鸟类,大到如山鸡。自然界在生命的演化过程中,造就了雄山鸡俊美的外形,长长而色彩斑斓的尾羽,使其与身具来的魅力se诱着母山鸡情不自禁地向自己走来,它们共舞中完成较合,以此延续着它们的后代。

一开始,用羽毛骨质的基部写字的时候,一个单词写的不到三分之一就不显墨迹了,即没有墨水了,非常不方便。在同二郎聊天中谈及此事时,四郎说道:

“是不是在羽骨的尖端扎一小孔,我知道羽骨的中间是空的,利用中间空隙是不是能多储存一些墨水。”

二郎一拍脑袋说:“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

“我也只是想象,不知行不行。”

“从道理说,我认为可以。”

听了四郎的话以后,他找了一些野皂角刺,捅了一根羽毛,试用了一下效果并不理想。笔一沾叶片墨汁全流了。他想孔可能有点大了。经过反复试验他才找到了合适的孔径。

说到墨水从材料上来说并不难,这里不缺木炭,也不缺树胶。关键是如何配制达到自己的满意程度。没有捷径,只有经过不断而反复的试验。好在二郎有着对理想的追求和执着精神,问题也最终解决了。

对二郎来说近段完成的所有这些,无疑是他人生中所作的一项最大工程。其实他并不知道这也是他人生的一次华丽转身,跻身这个岛上最智慧的人。难道不是吗?他毫无疑问的是这个岛上的专家和高级知识分子,——用现代人的思想与观念去区分岛上人群的话。在上述一切较为圆满完成之后,接着,他要续写他的更加精彩的篇章——(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