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回让袁世凯寝食难安的师徒——梁启超与蔡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袁世凯称帝后,有一对师生一文一武,双管齐下,在倒袁的护国运动中一呼百应,力挽狂澜,这就是梁启超和蔡锷。

191年,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后,再三电请在海外的“舆论骄子”梁启超回国,并为梁启超举行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欢迎仪式。梁启超说当时是全国若狂,自己成为北京的中心:每个人都围绕在我身旁,好像天上的无数星星拥戴北斗星一样。这一席话可见梁启超当时的兴奋心情。之后梁启超被委任为司法总长,组建进步党,与国民党是鹬蚌相争,让袁世凯坐收渔利。

但梁启超没有想到的是,袁世凯在191年用武力击败国民党之后,又将进步党人赶出了内阁,步步走向帝制。梁启超其实是赞同专制的,他认为在共和国名义不变的前提下,一个独裁的总统自由决定传子还是传贤是保持社会稳定最好的制度。但是他反对恢复帝制,他再三劝告袁世凯,称帝只会自取灭亡。眼见无效,梁启超离开了袁世凯,并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写了文章《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措辞强烈地谴责袁氏。袁世凯立即派人找到梁启超,拿出了0万元大洋要梁启超放弃发表文章。梁启超坚决地拒绝了,并在袁世凯称帝达到巅峰的时候,发表了这篇“讨袁檄文”,举国震撼。

梁启超找到原来时务学堂学生蔡锷合作反袁。191年10月,云南都督蔡锷奉调入京,负责为袁世凯建立现代军队,先后受命一连串的官衔,其实手无直接的兵权,并且受到了监视,形同软禁。在袁世凯走向帝制的时候,蔡锷是韬光养晦,终日沉湎于妓院,风花雪月,常去北京八大胡同找明妓小凤仙以示颓唐,对帝制问题“虚与委蛇”。他一方面却与梁启超,与云贵两省的军界密电交加,密商大计,初步拟定了赴云南发动武装起义。

蔡锷终于乘袁世凯不备,离京赴日本,跑了之后还呈文给袁世凯,说自己是养病去了。袁世凯对亲信说,从蔡锷临行时的深谋远虑来看,此人的精悍远远在黄兴等国民党人之上,宋教仁或许也难以匹敌。现在远走高飞,必成心腹大患。

1915年年底,蔡锷辗转回到了云南,表示要为中华民国四万万众争人格。

1915年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参加了反袁斗争。

蔡锷与小凤仙

1911年武昌起义后,蔡锷出任云南省都督,在云南讲武堂里培养聚集了一批军事人才,堪称西南地区的实力派领袖。191年9月,袁世凯将蔡锷调来北京,出任参政院参政,授衔昭威将军。其实袁世凯对蔡锷深怀戒惧,在蔡锷身边布下了众多密探,日夜监视或跟踪,严防其图谋反袁。

蔡锷早已识破了袁世凯的险恶用心,先是以患过肺病,现今又患上了咽喉病,身体不佳为由,特请袁世凯准予休养一段时间再任职。随后又经常出入温柔乡,给袁世凯一个蔡锷“无出息”的错觉。袁世凯对蔡锷的戒备之心大为松弛。

年夏天,0岁的蔡锷,结识了年方16岁的小凤仙。小凤仙生于杭州邢姓没落的满族武官人家,十三四岁时,父母死去,她无依无靠沦落风尘。在与蔡锷相处的日子里,小凤仙逐渐察知蔡锷是一位文武全才,怀有远大抱负,痛恨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将军。她情愿冒杀头之险,帮助蔡锷逃出袁世凯的魔掌,回云南举兵反袁,完成救国大业。

1915年11月11日清晨,小凤仙和蔡锷摆脱了密探的监视。在密室里,蔡锷和战友戴戡互换衣着,小凤仙挎着由戴戡假扮的蔡锷,瞒过了密探,为蔡锷逃离北京创造了机会。逃离北京的蔡锷,经天津到日本,再经香港、河内回到昆明,于1915年年底,发动护国反袁战争,终于推翻了袁世凯的复辟帝制。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举国痛骂中死去。蔡锷于1917年9月,因喉痛转往日本九州福岗医科大学医院,确诊为喉癌,于11月8日故去。当蔡锷的灵柩从日本运抵上海后,上海各界民众为蔡将军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小凤仙托人送上两副挽联。

其一为:

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

其二为: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终一梦;

几年北地胭脂,自愁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