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大餐,宝钞,计划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一老一少下车后。

蒋瓛推开一旁的房门。

“爷!你们请。”

朱元璋也不说话,甚至没有任何表示。

高兴的拉着朱林的手,走进带着小院的民宅。

小院不大,却是干净异常。

墙角有假山鱼池。

巴掌大的红鲤开心的在水里游曳。

旁边青石板上,摆放着造型各异,奇特的松柏盆景。

旁边是一口井。

“老丈,你这院子很是雅致啊。”

“唉!这些东西咱不喜欢,要说那鱼吧,下锅还挺肥美。”

朱元璋说完就拉着朱林走进房内。

跨进房门。

看到八仙桌上满满当当的山珍海味,顿时就眼前一亮。

“这比那些当不得饭吃的东西如何?”

“一个字。”朱林答道。

“怎么说。”

“没得比!”

这不是三字?

朱元璋看着露出笑脸的朱林顿时明白过来。

原本不错的心情也又提升了一个高度。

在宫里,谁敢和他说这种打趣的话。

就像和朱林差不多大的宁王等人,遇见自己也是战战兢兢。

毫无天伦之乐。

毕竟人老了,整个天下都是自己的,权利达到巅峰。

想要的反而是那种朴实无华的家趣。

“这顿算我请,现在可以敞开肚皮吃了。”

朱元璋指着满桌的菜肴说道。

“让老丈破费,这怎么好意思!不如算我的如何?”

这桌席面不便宜,没有几两银子是拿不下的。

而这个时期,一两银子可以买二石大米。也就是二百四十斤。

“唉!你到应天人生地不熟的,以后用银子的地方估计还不少。老朽薄有资产,这一顿我还是请得起的。你无须多说,不然我可不高兴。”

对方都会这样说了。

客套的话再讲那就显得虚伪了。

朱林也不矫情,加之一路上两碗稀饭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那就多谢长者赐食!”

俩人落座后。朱林就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海参、鳆鱼、鲨鱼筋、肥鸡、猪蹄筋共烩、烧天鹅、五味蒸鸡、元汁羊骨头、糊辣醋腰子、蒸鲜鱼、锦丝糕子汤……

吃得是那叫一个爽。

朱元璋则是喝着酒,偶尔动上一两筷。

他对手下的官兵来说,可以说是比较苛刻。

不光俸禄给的少,同时还要求他们最多只能是吃四菜一汤。

而自己以及亲王就不在此列。

至于炒萝卜,炒韭菜,青菜这些,那是吃多了油腻的解解口清清肠子而已。

朱林吃得差不多,舀了半碗汤喝下,露出满足的神情。

“吃饱了?”朱元璋放下酒杯。

“多谢老丈款待。”

朱林说完想到什么,问道:

“不知你老贵姓?”

“朕!”朱元璋道。

“郑老!”

听到这话,朱元璋想了想:“不用叫什么郑老了,生分。叫老郑好了。你我有缘,也算是场忘年交吧。”

朱林原本想这样叫的。

可在明一朝。乱称长者的话可是大不敬。而且对方一看就是有身份的人。

这不能乱喊。

“郑老……”

“嗯?”

朱元璋佯装不悦,他之所以要朱林这样称呼,是有自己的打算。一是想看对方的秉性,二呢也就是要找回一些在朱标身上丢失的父子之情。

帝王也是人,同样有喜怒哀乐。哪怕屹立巅峰,高出不胜寒,也希望感受一丝平民烟火气。

“老郑,看你身边侍卫就不像是普通人。你该不会是设么大官吧?”

“你见什么大官会有闲逛街?”

朱林想想也对,在洪武时期,这些个官老爷们都很‘老实’。

“你是做什么的老郑。”

“托陛下的福,赏我这个老兵,在五军都督府做个小管事。至于你说的这些护卫,都是在军中效力过,自然有股铁血气势。这很正常。”

五军都督府朱林知道。

前身是枢密院改制成大都督府。

第一任大都督就是朱元璋侄儿朱文正。

后来因为行赏的时候,对授功极其不满,一怒之下准备要起兵造反。

这让朱元璋极其不满,认为大都督府的权利过大。

于是在洪武十三年,改制为五军都督府。

明初时,中左右前后五部都督的权利也不小。

所以,都是些淮西旧部的子侄和驸马等人担任。

“朱林啊,下一步你在应天准备怎么办?”

“先安顿下来,挣些钱把腰牌赎回来,再去找那亲戚。”

朱林:“老郑,明日你上工的时候,帮我打听打听。”

“可!”

随后俩人又简单的聊了些话。

朱元璋就起身告辞。

临走前让朱林安心住下,让蒋瓛留下五贯宝钞。其余的明天再给。

“等等。”

朱林喊住已经踏出门的朱元璋。

“怎么?”

“老郑,明日你带些铜钱来就行。”

“为啥?那东西不得沉重?”

听到对方的疑问,朱林忍不住案子叹了口气。

明朝宝钞发行于洪武八年。

原本朱元璋想效仿宋朝交子,搞个代替银钱的官方现金钞票。

可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他,没有研究过宋朝的经济体系。

那是华夏几千年来,所有盛世皇朝都不具备的金融完备度。

根本就不是崩塌重建,开朝之初的大明所能比拟的。

大明宝钞不仅是纸质差,难以耐久。用着用着就坏了。

而且更让人无语的是,官方的宝钞只发出去却不收回来,还不分地界。又不回收旧钞。

第一印象,就给人一种朝廷坑人的感觉。

脑子正常的人,对通行宝钞有好感才怪。

但凡熟悉点两者之间最基本的金融交换体系,也不至于会崩塌。

而且更让人无语的是。

官府一没钱就印,数量无限制使用。

这就导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泛滥成灾,通货膨胀,贬值极快。

不到二十年,这宝钞体系就垮得一塌糊涂。

原本一贯宝钞就是一两银子等价。

现如今,已经缩水五到六倍。

也就是说,朱林手里的五贯钱大明宝钞。

以前的价值一两多黄金,五两银子。

而现在去兑换的话,只能换一两银子。一千文铜钱。

还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收。

虽然官方明令禁止金银交易,但宝钞贬值,大宗货物私下里还是用的金银购买。

金、银,铜钱才是硬通货。

面对郑老头的疑问,朱林没有说宝钞缩水贬值的事情。

毕竟这样一讲的话,就有点打脸,不懂事了。

看了看面额:“老郑,我的意思是这一贯宝钞金额太大,用了别人也找不开啊!”

“哦!”

朱元璋拖长了声音:“是这个理,明儿,咱带些十文百文的宝钞来。”

朱林无语,看来郑老头是没听明白自己的话。

算了,反正下一步得做生意挣钱,到时候赚了银子用宝钞还他赎回腰牌。

再给他一些房钱,若还不收就买点礼物什么的。

“那好!谢了。”

“你小子客气个啥。”

朱元璋脸露笑容,就在转过身的时候,脸色突然一变。

明儿御门仪的时候,得好好问问户部这群尸位素餐的家伙。

连个宝钞的事情都搞不好,看来得杀几个人了。

老郑离开没多久。

酒楼的伙计就敲门,恭敬的奉上了一盒特色点心,还自带抹布的收拾了个干净。

朱林随后逛了逛房子。

这是一进出的宅子,后面是厨房,厕所。

打开后门,是条不宽的巷子。

也都是前面或左邻右舍的后院门。

稍后回房。

躺在柔软的床上。

这处地方。

朱林感觉也还行。

毕竟暂时有了个落脚点。

下一步,该考虑怎么挣钱了。

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凭借着超过这时代六百多年的经验和知识。

不说别的,混个富家翁这点信心和实力,还是有的。

至于接下来该弄点什么?

冷静的思索一翻后。

一个个能发家致富的点子,逐一浮现在脑海。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