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三招定乾坤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简单。”

林川轻轻放下酒杯,整理了一下思绪。

当他知晓曹操身份之后,他就一直在考虑如何帮助曹操。

其实,历史上曹魏出现的很多弊病都跟赤壁之战失败有莫大的关系。

国家的根本在于统治阶层。

一旦统治阶层出现问题,很多隐患都会逐渐显露出来。

即便当时看不出来,也会给后世埋下伏笔。

他曾经说过,曹魏的隐患在于士族。

因为赤壁之战的失败,导致曹魏的财政出现极大的问题。

即便曹操立刻下令休养生息,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

老百姓种地也是需要钱的。

养兵更需要花钱。

国家建设上,离开了钱就办不成事。

人才自然也不可能任由曹操白嫖,他们也需要老板发工资的。

可这么多钱上哪弄去?

当然是从士族那里要。

但士族不可能白给。

所以就会跟曹操谈条件。

如果曹操不答应,士族就不帮忙。

国家就没钱发展。

他还不能带兵去抢。

否则士族就会扎堆往国外跑。

万一都跑去敌国,曹操可就哭了。

所以他只能妥协。

而妥协的代价就是将国家的命运交给这帮吸血鬼说了算。

更要命的是,士族会如同白蚁一般。

滋生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时间越久,越难根除。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一开始就不给士族任何插手朝政的机会。

所以赤壁的获胜就至关重要。

只要胜了,曹操就不缺钱,更不缺人。

光是从江东和荆襄九郡抢来的资源,就足够填补军费开支了。

富裕的资源还能用在国家建设上。

当然,也不是说现在的曹魏就已天下无敌了。

西边的马腾,建业的孙权。

益州的刘璋,北方的蛮族。

还有如今下落不明,等待随时找机会翻盘的刘跑跑。

这些都是曹魏的隐患。

但是这么多隐患摆在曹魏面前,必然不可能多线操作。

不说曹魏的兵力和钱财够不够这么大规模的征战。

老百姓也吃不消啊!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针对一点,挑选最关键的点死命发力。

“孙权坚守建业,四方都被我曹魏阻断了。”

“虽城中有十万人马,但我曹魏大军有二十多万,绝对能够将其拿下!”

曹操信心十足道。

“你傻呀。”

林川白了曹操一眼。

很显然曹操误会他的意思了。

“难道不对吗?”

曹操疑惑道。

赤壁之战好不容易获胜。

孙权已经被驱赶到东海附近了。

只要加把劲,攻破建业,就能一举歼灭东吴。

这不是当下最重要的吗?

“唉!”

林川一副孺子不可教也的表情,说道;

“虽然东吴的都城是京口,但孙权早就想迁城去建业了。”

“因此东吴早早就在施工建业,将建业打造成了铁瓮城。”

“别看孙权手上只有十万兵马,但江东儿郎的血性可不是泥捏的。”

“一旦涉及国破家亡的大事上,江东儿郎能够爆发出极强的韧性。”

“别说区区二十万,哪怕是四十万也未必能轻松拿下建业。”

“就算勉强拿下了,损失那么大,结果又回归了赤壁失败后的死循环了。”

历史证明,小看江东儿郎的朝代,往往都死的很惨。

项羽那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可不是随便吹吹牛就算了的。

秦朝才死了几百年啊,曹操就忘了?

“嘶!”

“仙人教训的及时,孟德险些误了大事!”

曹操冷汗直冒。

庆幸自己赶着见林川,未能来得及叫大军进攻建业。

若是在迟一天,恐怕他就真的要铸成大错了。

“嗯,现在醒悟也不迟。”

林川点了点头,一本正经地继续道:

“曹魏若要发展,只需三招即可定乾坤!”

闻言,曹操三人浑身一震,顿时来了精神。

连程昱这等有名的智囊都连忙竖起耳朵倾听。

在仙人面前,他可不敢自称大聪明。

“那三招?仙人请说!”

曹操恭敬道。

林川并不着急。

他抻了抻手臂,坐直了身子,还咳嗽了两声。

好像是在提醒对面的三人,他要开始装逼了!

“其一,联合马腾,不是结盟,而是威逼加利诱。”

“西凉蛮子不可靠,跟他们打交道得时刻提防着这帮蛮子。”

“不过,马腾不足为虑,完全可以利用他们,等大患都处置完了,再宰杀不迟。”

“而且联合马腾可以做到一石二鸟。”

“一方面,让他们去打汉中,同时派人去陇右要挟士族。”

“让士族给钱,若是不给就抢,如果马腾敢收留士族就是与曹魏为敌。”

“马腾必然不敢。”

“若士族还是死活不给,那就宰掉几个,杀鸡儆猴。”

“司马懿一家就不错。”

说完,林川抿了一口酒。

休息了一下,又继续道:

“其二,就是攻打益州,断绝刘大耳朵的念想。”

“上面说了,汉中有马腾牵制刘璋,曹军就从荆襄九郡进入巴蜀。”

“留意一下张松,这个人对你有大用,顺便还能收了法正,此人值得重用。”

“只要拿下巴蜀,刘备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别想翻身。”

“所以益州才是重中之重。”

此时,程昱不知从哪摸出一支毛笔和一张黄纸。

正在飞快记录林川说过的话。

可是刚写的字很快就糊成了一团。

毛笔还是不太适合速记啊!

“用这个吧。”

林川递给程昱一支中性笔。

“这是何物?”

“它也能写字吗?”

程昱狐疑道。

“试试就知道了。”

林川懒得解释。

他又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啥都知道。

程昱好奇地拿着中性笔在纸上划了一下,顿时惊讶的叫了一声。

“就用这个记吧。”

林川不再理会程昱,继续他刚才的话题。

“其三,是内政。”

“一国之根本在于内政,什么九品中正制,那些先抛开不谈。”

“战争年代什么最重要?”

“百姓最重要。”

“没有百姓,何来兵源?”

“没有百姓,何来粮食?”

“而民以食为天,吃饭比任何事都重要。”

“我已经帮你们备下了十多种种子,你们回去之后就找几片试验田种下。”

“我保你几年之后,粮食大大的有!”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