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六章 衣锦还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人只要放得下面子,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南蛮王孟获一开始死不投降,与其说是誓死不降,倒不如说是心里放不下那点不值钱的面子。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孟获这个大活人。孟优、带来等人的举动孟获怎么可能不知道,只不过故作不知而已。等到投降了西汉,木已成舟,孟获自然顺水推舟,认下了这件事。

投降西汉不丢人!孟获不是第一个,同样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而西汉这次平定南蛮同样也不同于以往,只需要名义上的臣服。刘福要完全彻底的将南蛮吸纳入华夏这个大家庭里,双方不分彼此,就像西域各国与羌族、鲜卑族等等异族一样,华夏各族将会是这些异族最后的统称。

汉人的图腾是龙,而从龙图腾的演变就可以看出民族融合的影子。从炎黄到华夏,再到大汉民族,刘福所做的只不过是将民族融合的主动权重新夺回到了自己本族的手中,融合别人总好过被人融合。被融合就意味着被侵略,就意味着民族受到一次重创,刘福清楚记得在自己上辈子生活的那个时代,一些无耻文人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将冉闵、岳飞这些在民族危急存亡时刻挺身而出的民族英雄说成是破坏民族大融合的民族罪人。

去他奶奶的!上辈子的刘福位卑言轻,拿那些不要脸的文人没办法,如今大权在手,反正都是要融合的,老子把你们的先人都给先融合喽。

刘福是人,不是神,但凡是人就都会有个人的好恶,明知自己的民族在将来会遭遇一场大劫难,每一个穿越者都会想办法去避免。就算不为了所谓的民族大义,为了将来自己的祖坟不被人刨了,那也必须想辙。

对刘备、孙权等人迟迟不动手,一来是想借刘备、孙权之手削弱他们治下世家的力量,别看如今刘备、孙权跟他们各自治下的世家相处融洽,那只是暂时的,一旦各自利益出现分歧,爆发冲突是必然,而刘福要做的,就是不断施压,激化他们双方的矛盾,最后出来收拾残局,若是他们合起伙来对付刘福,那更中刘福下怀,将来收拾起世家连理由都不用找了,绝对的武力给了刘福从容面对的资格。

二来就是在刘福眼里,刘备、孙权都是本族人,只要干掉了反抗自己的人,那些百姓不需要融合,只需要出台相应的抚民政策,那些百姓就会接受西汉的统治。比起治理其他异族百姓会容易许多。

有人做事喜欢先易后难,而有的人则喜欢先难后易,刘福属于后者。先定四边,后取中央,这就是刘福的方针。如今大汉周边的异族除了荆南的五溪蛮跟东南的山越各族外,基本上都已经被收拾的差不多了,刘福接下来要收拾的目标是哪一个,谁也不清楚。

***************************************

庞家是荆襄有数的大户,每年的祭祖都会引来大批的旁观者,而今年更是比起往年要更加的热闹。原因无他,下任庞家家主,刚刚为西汉平定南蛮的有功之臣,庞统庞士元携妻回乡祭祖。

西汉如日中天,能够得到西汉皇帝的重用,这就预示着庞家至少百年无忧。在荆襄各个世家都倒霉的今天,庞家眼光独到,一枝独秀,不引人侧目才是怪事。而对老一辈的人来说,对庞家更是羡慕嫉妒恨。

荆州世家林立,但能够起到领袖作用的也就那么几支,蔡家没落,蒯家凋零,黄家势微,唯独庞家,后继有人。庞统的回乡祭祖引起了荆州各世家的震动,纷纷派出家中子弟前来探听消息,有的是想要示好的,有的则是来找茬的。

不过那些找茬的在得知庞统的妻子祝融不仅仅是南蛮祝融部的少族长,更是西汉皇帝刘福刚刚认下不久的义妹时,那份找茬的心思顿时就烟消云散。蛮族少族长不可怕,可怕的是皇帝义妹这个身份,尤其还是那个听说极为护短的西汉皇帝,为了逞一时之快而得罪皇帝,大大的不值。

要知道,西汉皇帝刘福可和被软禁在襄阳郊外的那个大汉天子不同,刘福手下有一帮能打的武将,可战之兵更是数十万,为了一时口舌之利招惹来西汉的大军讨伐,说不定还没等西汉大军过境,楚王刘备就会把得罪了刘福的世家给打包送过去做礼物。

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荆襄世家并不是铁板一块,为了自家的利益,把害群之马踢出去这种事世家做起来不会有丝毫心理负担。

在庞统进入荆州地界之前,刘福就亲自写信给刘备,请求刘备关照一二。刘备对此如临大敌,他知道,刘福信里写的客气,但要是庞统真出什么意外,翻起脸来也是绝对不会有任何犹豫的。

对庞统这个烫手山芋,刘备不想接,可人家要回乡祭祖,自己拦着又会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之所以在得知诸葛亮的消息以后刘备不辞辛苦的赶去见面,一是的确关心诸葛亮的安危,二就是找诸葛亮问计,想要知道如何应对庞统返乡祭祖一事。

而诸葛亮从刘备那里得知庞统返乡祭祖一事后主动请命替刘备接待庞统,这正中刘备下怀,在将此事全权委托给诸葛亮负责以后,刘备带着人去了柴桑,那里人心未定,急需刘备亲自前往安抚。

再次与庞统见面,诸葛亮显得很淡定,而庞统也没有露出丝毫胜利者的姿态,二人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相谈甚欢。看到代表刘备前来的诸葛亮与庞统没有翻脸,荆州世家不由暗暗松了口气,他们是真担心荆州再起战火。

只不过在平静的表面之下,却是暗流涌动。那些试图投机的人又怎么可能甘心看着西汉与荆州和平共处。

风险与报酬永远是呈正比的。就好比抢劫,这是来钱最快的一种手段,但同时,这也是死得最快的一种方法。

蒯家作为荆襄世家的魁首之一,在刘表时代因为辅佐刘表而得到了风光一时无两的回报,但在刘表死后,蒯家的情况就每况愈下,先是所托非人,后又难得重用,而最令蒯家揪心的问题,就是后继无人。

庞家已经出了一个庞统,而黄家因为黄承彦的关系,即便日后荆州被纳入西汉的版图,也不是没有复兴的可能,唯独蒯家,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蒯琪也不过是中人之资,县令之才。可单凭一个县令有如何护得住庞大的蒯家。

学成文武艺,货卖与识家。既然刘备不识货,蒯家自然要另外找买家。找来找去,蒯氏兄弟觉得还是西汉刘福这个买家最合适。别的先不说,光看如今西汉的发展势头,一统天下是迟早的事情。可如何跟西汉搭上线,这是个问题。

现在的西汉早已不是早些年的西汉,若是早些年,蒯家相投可以算是雪中送炭,而现在,也不过是锦上添花。有你没你无所谓,可要没他的支持,想要保住蒯家的家业就难了。如果蒯家的子弟争气,蒯氏兄弟倒不用像现在这样为了家族的未来劳心费力,可偏偏就是家族子弟不争气,就算找关系送进了兴汉学院,想要出人头地也很困难。

如今的兴汉学院内并不单单只有文武分院,各院划分更加细致,所学也更加专业,可蒯家子弟里看不起武人,瞧不上工商,做学问又没有恒心,文不成武不就的仗着家势欺负人倒是挺拿手,可进了兴汉学院,蒯家的那点家世算个啥,连皇子都跟平常人一样在兴汉学院内就读,荆州蒯家的名头又如何抖的起来,平白惹人耻笑。

蒯氏兄弟对蒯家二代已经不抱什么希望,唯有把希望放在蒯家第三代的身上,而想要给蒯家第三代铺路,那就必须要有所贡献,否则西汉刘福又凭什么关照蒯家。

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对于这句话,蒯氏兄弟有很深的理解。当初刘表入荆州,他们蒯家、蔡家、庞家同时选择了支持,而所得的回报是极为丰厚的。庞家因为无心官场功成身退,但蔡家掌军,蒯家主政,两家在荆州风光无限。但随着刘表一死,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要一想到这事,蒯氏兄弟就对刘备咬牙切齿,要不是刘备这个外来户搅局,蒯家又怎么会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如果没有刘备,刘琮会在蔡、蒯两家的支持下接掌荆州,而蔡、蒯两家的家业也不会受到影响,即便日后事有不谐,蔡、蒯两家也可以借献荆州一事保住家业不受侵害。

可现在,就因为刘备这个搅屎棍的出现,蒯氏兄弟的计划被破坏的七零八落,不得不为蒯家的未来操劳。对刘备,蒯家一向没有好感,自始至终都没有。如果不是形势所逼,蒯家连跟刘备委以虚蛇的意思都没有。

同样的,刘备对蒯家也没有好感,虽然蒯家在荆襄人脉甚广,但刘备宁愿交好势力不如蒯家的向家、马家,也不愿跟蒯家走得太近。

双方相互提防着,都在等待对方势弱的时候给对方致命一击。刘备是想要借机将蒯家连根拔掉却显得名正言顺,而蒯家则是想要借刘备这个梯子给蒯家找到一份觐见之礼。

庞统返乡祭祖,这对蒯家来说是一个契机,一个可以跟西汉搭上线的机会,所以在庞统参加祭祖的时候,蒯氏兄弟亲自到场观礼。自从刘表死后,蒯氏兄弟就很少有同时出现的时候了,由此也可以看出蒯家对庞统的重视。

作为荆州世家中的代表,蒯家因为主政的关系,在荆州门生故吏众多,庞家虽然已经不需要担心日后的发展,但在荆州这块地方,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庞德公亲自接待了蒯氏兄弟,唯一叫蒯氏兄弟有点不满的,就是诸葛亮这个外人在场。

严格来说诸葛亮和蒯家也不算是外人,诸葛亮的姐姐嫁给了蒯琪为妻,诸葛亮算是蒯琪的小舅子,也属于蒯氏兄弟的晚辈。可诸葛亮却一点眼色都没有,死皮赖脸的不肯离开,拉着庞统说个不停,丝毫不给蒯氏兄弟与庞统交谈的机会。

“这孩子就是士元的长子?”蒯良笑问坐在对面的庞德公道。

“正是,此子庞宏,听士元说很得陛下喜爱。”庞德公微笑着答道。对于庞统,庞德公是没话说了,原本还对庞统娶个蛮人为妻感到不满,但却没想到西汉皇帝刘福竟然为了解除庞统的后顾之忧认祝融为义妹,这样一来,那些想以此攻击庞家的闲人在说闲话之前就必须考虑一下后果。

而庞德公更是由此事看出了刘福对庞统的关照,庞家只要有庞统一日在,就可以高枕无忧。日后只要庞宏争气,庞家想要兴盛两代当不是问题。

“我观此子虎头虎脑,甚是喜爱,琪儿膝下有一女与这孩子年岁相近,我有意将其许配此子,不知庞兄意下如何?”蒯良又问道。

听到蒯良提出结亲的想法,原本与庞统交谈热烈的诸葛亮不由停下了话头,而庞统也是有些担心的望着自己的叔父,唯恐自己叔父一时高兴就答应下来。

联姻这种事在世家之间屡见不鲜,就以诸葛亮为例,诸葛亮两个姐姐,一个嫁给了蒯家的蒯家,一个嫁给了庞家的庞山民,而诸葛亮则自己娶了黄家的黄氏。不过如今历史因为刘福发生了一点改变,诸葛亮没有娶到黄家女,娶得是向家的女子,如今生有一女名诸葛果。如果按照亲戚关系来说,诸葛亮跟在场的庞家、蒯家都有亲戚关系,但在牵涉到各自利益的时候,谁也没有将这种亲戚关系当回事。

“此事还须士元禀明陛下才能给子柔答复,还望子柔见谅。”庞德公略带歉意的对蒯良说道。

庞德公的回答让蒯氏兄弟感到失望,而坐在不远处的诸葛亮却在这时小声对庞统说道:“士元,我亦有一女欲许配你家小子,不知你可愿意?”

“少添乱。”庞统瞪了诸葛亮一眼,没好气的低声答道。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