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五章 卧龙出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久网址,请牢记!

荆襄九郡,人杰地灵,刘备得到荆南四郡,也算是有了立足之地。[燃^文^书库][][774][buy][com]匕匕·奇·中·文·网·首虽然名义上荆南四郡还是归于荆州牧刘表,但实质上荆南四郡已是刘备的地盘。刘表虽然不满,但也只能接受现实,毕竟同室操戈的名声刘备不在乎,可刘表却在乎。

蒯越虽然有心发兵征讨,但此时的刘表已经病入膏肓,何人继承荆州牧之位才是头等大事,蒯越也只能忍气吞声,暂时继续与蔡瑁合作。但两家的默契已经出现了裂痕,随时都有可能分裂。

刘备也因此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一面加紧训练水军,一面四处访贤,寻找自己的谋主。这么多年下来,刘备总算是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单论武力,关张皆为万人敌,可惜却无人可以善用之,缺少谋主,哪怕占据了一州之地,丢失也只是转瞬之间。

看刘福,曹操,又或者袁绍、吕布,这些人的身边无一例外的不缺少智谋之士,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智谋之士,这些人才能够成为一方诸侯。再看自己,打拼了半辈子,如今还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寻找属于自己的谋主,成了刘备这段时间最关心的事情。

只是谋士好找,谋主难寻,能为谋主者,其大局观必高人一等,否则哪也不配称之为谋主。荆襄九郡,贤者甚广,但那些人多集中在荆北,而荆南隐居的才智之士,却如同凤毛麟角。为此,刘备不惜风险,偷渡过江,带着心腹陈到及数十名亲卫在荆北游走。

如今已经是公元二零零年,历史上在这一年袁曹爆发官渡之战,但现在由于西汉刘福的出现,袁曹虽然不合,但却并没有爆发大战。如今已经不是诸侯讨董后的混乱局面,天下格局基本已经稳定,除了西汉外,东汉境内已经被几大诸侯瓜分完毕,袁绍占据河北,曹操占据中原,吕布占据扬州,孙策占据江东,刘表则是荆州之主,留给刘备一展拳脚的地方已经没有了。

益南,那是西汉帝刘福的自留地,刘备就是吃了豹子胆,也不敢在这时去招惹。唯一能够让刘备动心思的,也就只有同宗的刘表。毕竟刘表快死了,而他的两个儿子也没有一个成器的,得到东汉帝支持的刘备觉得,自己成为下一任的荆州牧,似乎也是顺理成章。

不过东汉帝能给刘备的支持也就只是道义上的支持,能不能拿下荆州,还要靠刘备自己努力。而刘备眼下要做的,就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谋主。只是荆北虽然多俊杰,但刘备看上的人家不见得就看得上刘备啊。

当然刘备的荆北之行也不是没有一点收获,从水镜先生司马徽那里,刘备就得到了一个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消息。司马徽门下有一弟子,复姓诸葛,单字名亮,字孔明,有王佐之才,自比管仲乐毅,如今正在卧龙岗隐居,尚未出仕。

能够让司马徽竖起大拇指夸上一句的,那都不是等闲之辈。刘备原本想要请司马徽出面相请,但司马徽却告诉刘备,但凡有真才实学之人,那性子都比较孤傲,刘备若是真想请诸葛亮出仕,那最好还是亲自登门去请比较合适。刘备从善如流,听了司马徽的建议立刻动身前往卧龙岗。

卧龙岗

诸葛亮躬耕之地。说是躬耕,其实也就是相当于现代的农家乐。就好比有钱人吃腻了山珍海味,偶尔也需要换换口吃点粗粮。

诸葛家是琅琊望族,虽然家道中落,但底子同样也不薄,诸葛亮不可能因为一日三餐也跑去种地。之所以会隐居卧龙岗,只是因为诸葛亮不看好刘表刘荆州,不想在这时出仕。在诸葛亮看来,刘表已是垂暮老人,日后荆州必有一场混乱,诸葛亮不想身陷其中,自然就要远离。

当然这不是说诸葛亮就甘心做一辈子的隐士。身居治国安邦之才,又怎么可能甘心就此碌碌无为。只是诸葛亮是个控制欲很强的人,他希望出仕以后可以成为一把手,而眼下的天下大势,无论诸葛亮投靠了谁,都不可能马上受到重用。除非诸葛亮投关中,以刘福对诸葛亮的了解,的确会委以重任。但诸葛亮却并不想去关中,原因无他,因为比诸葛亮稍长几岁的庞统如今就在关中。

虽说拜师司马徽,但与庞德公也不是没有见过面,每回见面,庞德公与司马徽总是会提到庞统,还会拿诸葛亮与庞统进行比较,久而久之,诸葛亮的心里就把庞统当做了对手,总想着要胜过庞统,压庞统一头,但如果投靠了关中,作为庞统的后辈,想要胜过庞统就变得很麻烦了。

更何况如今的关中人才辈出,诸葛亮去了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诸葛亮深知,锦上添花远远没有雪中送炭要来的有意义。原本诸葛亮想要辅佐刘琦,但在与刘琦接触过以后,诸葛亮发现刘琦非是明主,并不值得自己辅佐,所以也只是跟刘琦成了朋友,但替刘琦出谋划策?诸葛亮不愿费那个脑子。在诸葛亮看来,刘琦与刘琮之争,最终会胜出的只可能是得到蔡蒯两家支持的刘琮,至于刘琦,迟早会败亡。

诸葛亮不想要让自己的仕途存在一个污点,也就在诸葛亮寻找值得自己辅佐的明主时,刘备这个人的名字出现在诸葛亮的视线中。刘备刚到荆州的时候,诸葛亮压根就没看得上刘备,虽说这刘备征战多年,可结果却是如同丧家之犬一样被人撵到了荆州,这种情况下,谁能瞧得上。

可在刘备拿下荆南四郡以后,诸葛亮对刘备就有些另眼相看了。诸葛亮之所以能够知道刘备拿下荆南四郡这种还没有传开的隐秘消息,得益于诸葛亮的姐姐嫁给了蒯家的蒯琪。蒯家这回被蔡家给坑了一把,虽然为了共同的利益蒯家这次选择了隐忍,但蒯家家主蒯越在家骂两句闲街还是不可避免。诸葛亮正是通过自家姐姐之口,才知道了这件事。

对刘备有点感兴趣的诸葛亮这段时间走访了不少亲朋好友,目的就是想要多知道一些关于刘备的事情,越是了解,就越是让诸葛亮觉得自己在等待的明主,就是刘备。

首先刘备手下缺乏谋士,而诸葛亮自信以自己的能力,足够担任刘备的谋主,而且只要自己去了,那刘备肯定会对自己委以重任。其次就是刘备如今的实力,刘备并不缺将,无论是关张还是麾下的白耳兵,那都可以算得上是上等,唯一缺少的就是一块地盘,而荆南四郡恰恰补足了这块短板。

不过以诸葛亮的脾气,让他毛遂自荐那是不可能的。读书人的臭毛病,非要玩出一点花样,显示出自己的高人一等,然后才会出手帮忙。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当得知刘备带来来访的时候,诸葛亮没有露面,只是让自己的书童出去告知刘备,自己不在家,让刘备改日再来。

刘备求贤若渴,哪里懂得诸葛亮这种读书人的心思,在得知诸葛亮出门访友以后,只能留下来时精心挑选的礼物还有自己的名帖,带着失望的心情离开。刘备不知道,就在他带人离开的时候,诸葛亮正躲在屋里偷着乐。

五天后,刘备再次带着礼物来拜访诸葛亮,而这次,诸葛亮是真的不在家。得知诸葛亮不在家,刘备还没怎么样,但随着刘备一同前来的管亥却有些不乐意了。荆南四郡得手以后,刘备就开始扩充军力,张飞管步军,关羽管水军,兄弟两个都有要事在办,刘备的身边自然也就没有了得力的护卫,陈到虽然武艺出众,但更擅长的是战阵,统率着刘备的白耳精兵,为了护卫刘备周全,关羽将管亥给派了过来。

“主公,这姓诸的恐怕也没什么真才实学,要不然干嘛要躲着不敢露面。”管亥大声对刘备说道。

“管亥莫要胡说,能得水镜先生赞誉之人,又怎么可能是沽名钓誉之辈。还有啊,人家复姓诸葛,不是姓诸。你若是不愿意留这,那就回去帮帮云长的忙,他那里需要人手。”刘备瞪了管亥一眼道。

一听刘备要赶自己走,管亥顿时没脾气了,低声对刘备说道:“主公,二将军命亥前来护卫主公,要是就这么回去了,二将军会怪罪的。”

“那就闭嘴!不许再胡说八道。”

“是,亥记住了。”

又过了五天,这次刘备从司马徽那里得到了确切消息,再次带着陈到、管亥来到了卧龙岗。来到诸葛亮的住处,就见一名年轻的书生正往外走,刘备赶忙迎上去行礼说道:“刘备见过诸葛先生。”

“这位将军,请问你找哪个诸葛先生?”年轻人连忙让开问道。

“莫非先生不是诸葛孔明?”

“那是家兄,学生诸葛均,见过刘将军。”

“不知令兄可在家中?”

“正在家中安睡,待学生去唤醒家兄……”

“不急不急,刘备在此等候片刻就是。”刘备连忙阻止诸葛均道。

诸葛均也没坚持,请刘备等人入院等候,自己则去了后院。刘备叮嘱陈到、管亥不得大声喧哗,自己则站在门前等候诸葛亮醒来。站在院子里,看到诸葛亮背对着门呼呼大睡,管亥的心里就气不打一处来!

最让管亥佩服的人是关羽,其次就是刘备。如今看到刘备站在门前,而屋里的人则在睡觉,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醒来。这让管亥气得在院子里来回走动,陈到警惕的看着管亥,唯恐管亥又做出什么事情来惹恼了刘备。毕竟来之前刘备已经叮嘱过陈到,让陈到帮着看着管亥点。

将近一个时辰就这么过去了,管亥实在是忍不住了,当即就想要冲进去叫醒诸葛亮,只是还没等他靠近,一直注意着他的陈到就提前拦住了他的去路,提醒管亥道:“老管,莫要坏了主公的大事。”

“大事,大事……好,我知道了。”管亥点点头,转身就往外走,陈到见状连忙问道:“老管,你要去哪?”

“出去通通气!”管亥气呼呼的扔下一句话,迈步出了院子。

管亥说是出去通通气,可又怎么可能那么乖。除了院子,离开陈到的视线以后,管亥绕了一个大圈,来到了诸葛亮住处的后面。

“我让你睡!”管亥收集了一些干草,堆在一起点燃,然后扯下一根长满树叶的树杈子使劲朝着诸葛亮的住处方向扇,没一会的工夫,诸葛亮的后院就起火了。一看到这种情况,管亥扔掉手里的树杈子,放声大喊道:“走水啦!走水啦!”

一听后院有人喊走水,在看到有浓烟飘过来,诸葛亮这下再也不能安睡,猛地从榻上跳下来,连鞋子都顾不上穿,光着脚丫子就往外跑。而刘备此时还站在门外,见到一脸狼狈的诸葛亮跑出来,连忙行礼说道:“刘备见过诸葛先生。”

“啊?啊,亮见过刘将军。”诸葛亮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神情有些尴尬的还礼道。

什么名士风度,现在的诸葛亮是怎么也摆不起来了。而这时,诸葛均也带着陈到等人赶到后院将火扑灭。

虚惊一场!

诸葛亮此时有些尴尬!一开始诸葛亮的确是睡着了,只不过在陈到跟管亥起争执的时候,诸葛亮已经醒了,正想着如何表现一下自己的名士风度,却没想到后院突然起火,那名士风度自然没有自家的性命重要,可这样一来,诸葛亮后面的谱就怎么也摆不起来了。

又是一番心忧天下的陈词滥调,刘备说得无趣,诸葛亮也听得乏味,但二人都表现的很入戏,都是一副对汉室不振的惋惜,对乱臣贼子的痛恨。

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王八,刘备需要一个可以为他出谋划策的谋主,诸葛亮则需要一个可以对他言听计从的主公,刘备跟诸葛亮一拍即合,诸葛亮也没有再矫情,欣然答应了刘备的邀请,表示愿意出任刘备的谋主。

二人约定十日后启程返回荆南,这十天是刘备留给诸葛亮做准备以及与朋友告别的时间,送走了刘备,诸葛亮立刻将弟弟诸葛均给叫到了面前。

“二哥,后院起火的原因小弟正在查看……”

“不是这事,你准备准备,等我走后就前往关中。”诸葛亮摆摆手对诸葛均说道。

“二哥?为何要让小弟去关中?”诸葛均不解的问道。

“均弟,你可知大哥现在何处?”

“自然知道,大哥如今正在江东为孙策效力,二哥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均弟,你身为诸葛家的一员,自然也要为诸葛家的未来打算。如今大哥在江东,而我也马上要去荆南,剩下的你自然要去关中,这样即便将来我与大哥遭遇不测,至少诸葛家的血脉也不至于断绝。”

诸葛均听到这里就明白了,世家大族经常会用的手段,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已。不过诸葛均对诸葛亮还是有些不舍,父亲早亡,大哥又早早的去了江东,可以说诸葛均是跟着诸葛亮长大的,自然也对诸葛亮比较亲近。

“二哥,小弟去了关中以后要做什么?”诸葛均问道。

“去了关中以后安心求学,以你的资质,迟早可以在关中出人头地。不过莫要随便与我或者大哥联系,以免落人口实。”诸葛亮闻言答道。

“可是……”

“你可以给大姐去信,然后请她转交。”

听到诸葛亮这话,诸葛均没意见了,虽然还是有些不愿意离开诸葛亮,但诸葛均也知道诸葛亮的脾气,这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已经决定的事情很难更改,便没有开口请求允许自己随行前往荆南。

安排完了诸葛均的事,诸葛亮又摊开纸张开始写信,一共写了三封,一封给了江东的大哥诸葛瑾,告知诸葛瑾自己即将前往荆南,一封给了襄阳的诸葛玲,告诉诸葛玲自己对诸葛均的安排,最后一封则是写给了朱提郡的庞统,拜托庞统可以替自己照拂一下诸葛均。

虽然诸葛亮并不服气庞统,但事关家族兴衰,诸葛亮不觉得找庞统帮忙不可以。毕竟二人之前的关系不错,算得上是惺惺相惜,现在拜托庞统照顾一下诸葛均,以免人生地不熟的诸葛均受人欺负,这点忙想必庞统是不会拒绝的。

三封书信写完命人送出去以后,诸葛亮也开始准备起自己的行囊。诸葛亮很清楚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可诸葛亮同样也清楚以此时刘备的实力,想要招揽荆襄俊杰很困难,或许等到刘表死后,刘备的机会可以更大一些,但只要刘表一日不死,那些荆襄俊杰就不会买刘备的账。

十天的时间过得很快,诸葛均已经上路,尚未成家的诸葛亮轻装简从,随同来迎接自己的刘备前往荆南,不过在出发的路上,诸葛亮建议刘备去拜访一下大公子刘琦。

一直在为提高阅读体验而努力,喜欢请与好友分享!

<>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