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一章 放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汉族是个伟大的民族!只有汉族,在遭遇浩劫之后浴火重生。[燃^文^书库][][774][buy][com]也只有汉族,依然传承着已经流传数千年的文明,华夏文明。

这个文明,如今已经与汉人融为了一体,华夏文明的传承已经在汉人的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在我们为谁抢走了我们端午气恼,谁又抢走了我们一个祖先回去做祖宗而感到好笑的时候,不是政府不给力,而是顾不上。我们的传统、我们的习俗,太多了,申请不过来,那些节日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谁又会想到去为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去操心。

就比如我们日常会用到的筷子,这是我们华夏最简单的文明传承之一。天圆地方,这四个字在一根筷子上就能得到体现。正宗的筷子,应该是前端圆,后端方,绝对不是那种通身圆形,也绝对不会是短的一不小心就会杵进自己鼻子眼的短筷。

我们生活中所用到的许多东西都有讲究,说法,而那些通过剽窃,然后恬不知耻的声称是它们发明的东西,除了无耻,找不到其他形容词。

许多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什么都信,又什么都不信。

大错特错!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那就是老天爷!我们相信人在做,天在看这句话,我们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我们成功过,我们也失败过,我们曾经令万国来朝,我们也曾经差点亡族灭种。但我们最终坚持下来了!汉人始终没有消亡在历史的长河里!没有成为历史书上的一篇记载!

刘福不是一个热血青年,但当他有能力去改变的时候,他还是愿意去付出,去努力。历史上的五胡乱华,太有名了。即便是刘福这种孤陋寡闻的人,也听说过这个词。而与五胡乱华同样出名的,那就是发出了杀胡令的冉闵。至于其他的,那刘福就不是很清楚了。

冉闵是民族英雄,是汉族的英雄。不管这冉闵的人品如何。但他所做的事情,值得身为汉人的人去尊重。口号喊得震天响,那终归也是虚的,唯有行动,才是最真实的。杀胡令,杀得胡人闻风丧胆!杀得汉人扬眉吐气!杀得好!!!

刘福不知道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以后,历史上还会不会出现冉闵这个人。但既然知道了汉族会在日后遭遇五胡乱华这种惨事,那刘福就不会不去管。对待胡族。刘福从来不觉得单凭一个杀字就可以彻底解决问题。

杀戮,是震慑,是杀鸡儆猴,但却绝对不是彻底解决********的良方。杀戮只会增加双方之间的仇恨,当变成世仇以后,那就只能依靠彻底消灭对方作为终结。但刘福不想这么做,因为天地对现在的人来说太广阔,交通的落后,让人力有时穷。

古代不同与现代。犯了事不管你跑到哪都要把你逮回来。在古代,如果你杀了人,你只要跑出一百里,那你基本就没事了。除非你杀的人有后台,有背景,那样才有可能会惊动官府对你发布海捕公文。

为什么会这样?信息的不便利让百姓只会关心自己周围百里之内的变化,至于百里之外。那就相当于另一个世界。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有山高皇帝远这句话。

以刘福现在所掌握的实力,他可以打下比现在更大的地盘,可打下以后呢?刘福希望自己的治下百姓可以安居乐业,而不是因为战乱而陷入朝不保夕的恐惧之中。在关中,刘福投入最多的。既不是城池的修建,也不是民生的投资,是除了教育之外,各地交通的修缮。

所以刘福需要许多的劳力。可请百姓做事是要付钱的,用口号哄骗百姓无偿劳动这种事,刘福干不出来,他手底下那帮正人君子也不会同意刘福那样做。

关中需要战俘!大量的战俘!可战俘不会凭空从天上掉下来。再加上关中汉军作战时从来不知道手下留情这回事,除了主动投降的,关中所需的战俘还存在一个很大的缺口。而这些所需的战俘,在刘福看来,就要落在鲜卑人的身上。

任何一个强大的势力,也架不住窝里斗。当来自外部的威胁暂时消失的时候,那些好斗的英雄豪杰就会将斗争的目标瞄准内部。斗来斗去,当只剩一个,唯我独尊了,那些外部的威胁也恢复了过来。而当那些外部威胁卷土重来时,强大的势力已经不再强大,已经无力抵抗来自外部的威胁,生活在那个昔日强大势力下的平民百姓,也就需要经历一次苦难。

魁头,昔日鲜卑王和连最为倚重的亲信,如今汉军的阶下囚。从天之骄子忽然变成了阶下囚,这对魁头来说一时之间有些难以接受。但即便再难以接受,在皮鞭与棍棒的教育下,魁头也只能试着去接受。

魁头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完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凶神恶煞的汉人拖到野地里一刀砍了脑袋。但却没想到,当一个汉人文官找到自己的时候,却告知自己汉人准备放他走。

当然不是无偿的。

汉人文官告诉魁头,和连已死,如今鲜卑主事人是和连的儿子蹇曼,而蹇曼已经派出使者求和,希望两家罢兵。关中为了显示诚意,决定同意鲜卑通过赎买将魁头以及那些被汉军俘虏的鲜卑贵族放回鲜卑。这次来找魁头,就是提前通知魁头一声,让魁头有点心理准备。

魁头一点没有即将刑满释放的喜悦。蹇曼跟自己是死对头,如今蹇曼得了势,怎么可能会放过自己。即便蹇曼顾念兄弟之情,可那个轲比能也不是善茬,落到蹇曼的手里说不定还有活路,可要是落到轲比能的手里……

“这位大人,不知道关中王准备将我交给谁?”魁头小心翼翼的问道。

“哦,这个倒不清楚,不过听说有个叫轲比能的似乎很想来长安一趟。”

“啊?!轲比能?!大人,这轲比能可不是良善之辈,这次鲜卑之所以会对关中动兵,都是轲比能在背后捣的鬼。”魁头急声说道。

只是他的话却并没有引起汉人文官的在意,“那个轲比能是不是在背后搞鬼。我们不在乎,反正只要他敢不消停,我们日后继续收拾他就是了。你回去准备准备,等过两天把你们这里的鲜卑贵族召集齐了,就送你们去长安。”汉官说完这话转身就走,边走还边跟随行的人说,“这下好了。修路不愁没有人手了。光是那个魁头,就让轲比能答应用五千人来交换。”

“是吗?那真是太好了!”

一点都不好!至少魁头是这么想的。听到汉官说轲比能用五千人换自己回去。那肯定不是为了请自己喝酒吃饭,找个没人的地方一刀剁了自己的可能更大。

“大人请留步!”魁头急声请求道。

已经快要走出门的汉官闻言回头对魁头说道:“你还有什么事?不要着急,也就是一两个月的事情,只要你们鲜卑送来的人到位,你们马上就可以跟他们回去,到时候是杀是放,那就是你们自己的事了,我们关中不掺和。当然,你们要是敢再来找我们关中的麻烦。那我们欢迎啊,正好可以再多给我们补充一点劳力。”

“大人言重了,魁头不敢再冒犯大汉的天威。”

“那你叫住我做什么?”

“大人,听您刚才说轲比能拿五千人换我一个人?”

“是啊,我告诉你,轲比能对你很关注,别人也就是五百。一千人来换,唯独你,在他知道你还活着以后,一开口就是三千,见我们的关中王稍微犹豫,立马出价五千。看来他很关心你啊。”汉官笑眯眯的看着魁头说道。

“……”魁头心头一阵苦涩。关心?他轲比能是关心我魁头的这颗脑袋,才不是关心我的安危。不行!绝对不能让关中王把自己交到轲比能的手里,否则必死无疑。

“大人,请不要将我交给轲比能。”魁头一脸严肃的对汉官说道。

“哦?为什么?你担心他会趁机干掉你?”汉官饶有兴趣的看着魁头问道。

“……大人,我有让你们不把我交给轲比能的理由。”

“说来听听。”

“这个秘密我只能告诉关中王一个人,不是不能告诉你,而是你不能决定我是否需要交给轲比能。”

“……总算是没白跟在和连的身边十来年。倒还算有几分自保的意识。也罢,你既然不愿意跟我说,那我就命人送你去长安面见关中王。不过我要警告你,如果你的理由打动不了关中王,那到时你就不要怪我把你送给轲比能。”

“这个理由,你们的关中王一定会感兴趣。”魁头自信的答道。

“很好。来人!送魁头去长安。”汉官大声下令道。等侍卫带走了魁头,汉官这才对身边的人说道:“迅速把刚才的情况汇报给长安,由关中王定夺。”

“明白。不过九号,你觉得魁头所说的理由会是什么?”

“不知道,不过估计是个天大的好处,否则那个魁头不会在这种时候提出来保命。”

“那你说咱们要这么多鲜卑人做什么?如今鲜卑战败,正是各方豪杰征兵用人的时候,我们插手这事做什么?让他们自个打去呗,我们在旁边瞧热闹不好吗?”

“要不怎么说我只是一个小头目,你只是个小跑腿的呢。关中王的决定什么时候出过错。你就知道杀杀杀,可人要是杀光了,关中的建设谁来干?是你去干还是我去干?羌人这回立场很坚定,按照关中王的说法,只要这个羌汉政策再执行一两代人,那这雍凉之地,就再也不会有胡患。”

“为什么?”

“百年之后,就算是现在的羌人小孩都差不多死光了,剩下的羌人从出生开始就说汉话,写汉字,穿汉服,羌人的习俗会消失,传承会断绝。那时候生活在雍凉的人都是汉人。这都没有羌人了,哪来的胡患?”九号耐心的为下属解释道。

“真会这样吗?”

“……你努力的活吧。”

“哎哎,九号,你别忙走了,属下还有一个疑问。”

“你哪来那么多的疑问。最后一个,赶紧问。”

“九号,那你说关中王这次用鲜卑贵族换鲜卑平民,是不是也在为下一个汉化的异族做准备?”

“算你聪明。这有比较才能分出好歹。索要这些鲜卑百姓,除了满足关中修路的人力不足,还有就是让愿意接受我们汉族汉化的异族看看,跟我们混和不跟我们混的人都是什么下场。”

“那也不用把像魁头这种在鲜卑内部算是重要的人物也放回去吧?”

“不放回去?留在关中除了多个劳力还有什么用?我跟你说。这次不放谁都行,唯独这个魁头。必须想办法把他放回去。你想想,这魁头是什么人?他是和连生前最为倚重的亲信,在鲜卑内部,他的势力肯定不小。我们关中把他留在关中,那蹇曼肯定会趁机收纳清剿魁头的势力。可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呃……九号,你的意思是说……我们放魁头回去,是为了挑动鲜卑内部的分裂?”

“废话,否则你以为我为什么要来见这个魁头?”

“可那个魁头会如我们所想的那么干吗?”

“他会的,只要他不想莫名其妙的死了。那他就必须跟蹇曼还有轲比能斗到底。”

“哦,我明白了,彻底明白了。这主意谁出的?真够损的……哎呀!”

“混账东西,这主意是关中王想的,你有意见?”九号收回手质问道。

“没有,好主意!对待那些不识好歹的异族就要这么对付!”

***************************************

长安

经过半个月的跋涉,魁头终于抵达了长安。长安城是不用想进了。魁头一行人被安排在了城外的一处军营里。看着那些每日出操训练,风雨从不间断的汉军,魁头似乎隐隐明白了鲜卑这次为什么会战败。

在经过三天的焦虑等待后,魁头见到了关中王刘福。第一眼看到刘福,魁头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关中王很年轻,同时也很可怕。不是那种面相上的可怕。而是那种王者的气势,压得魁头有些喘不过气来。

这种感觉魁头在很小的时候曾经经历过一次,那是在随着父亲见到檀石槐的时候。不是正面感受,只是站在父亲身边,亲眼看到檀石槐处置对他命令阳奉阴违的两个小部落的族长。那种通不过气来的压力,让魁头终身难忘。也正是那次经历,才让魁头对鲜卑王这个位置一直很感兴趣。

如今在关中王刘福的身上。魁头又一次体会到了那种压力。原本还想要在关中王面前保持一个鲜卑贵族体面的想法在此时已被魁头扔到了一边,五体投地对刘福施跪拜大礼,口中恭声说道:“罪臣魁头,冒犯大汉天威,祈求关中王宽恕。”

“魁头,我可不是傻子,不会因为你服个软,说两句好听的就放了你。你要见我的理由我已经知道,如今我来了,你是不是该给我一个可以让我满意的理由了。”刘福慢条斯理的对魁头说道。

跪在地上的魁头以头触地,恭声答道:“魁头无知,不敢要挟关中王。只求关中王仁慈,可以念在魁头真心悔过的份上,饶魁头一命。”

“只要你不触犯大汉的律法,我是不会因为私人恩怨对付你的。说说吧,你自信可以让我不把你交给轲比能的理由是什么?我时间有限,你最好长话短说。”

“是,罪臣……”

“魁头,你现在还不是我的臣子,用不着自称罪臣。”刘福打断魁头的话道。

“是,罪臣……啊,是魁头明白。”魁头连忙答道。

“嗯,继续吧。”

“是,魁头想要向关中王买自己这条命。”

“买命?你用什么买?”刘福好笑的看了看魁头,问道。

“魁头如今身无分文,不过魁头并不是一无所有,魁头知道,在弹汗山王庭的某处有一个檀石槐时期修建的宝库,那里面藏满了各种奇珍异宝。”

檀石槐是什么人,刘福早就从卢植、蔡邕那些人口中知道。魁头说是檀石槐时期的宝库,那倒真有可能里面藏满了奇珍异宝。

这笔买卖干得过!

“魁头,你是打算用那个所谓的宝库买你的自由?”刘福看着魁头问道。

“是的。关中王,明人不说暗话,你们若是将我交给轲比能,那我魁头必死无疑。可魁头不想死,所以为了活命,魁头也顾不得许多了。”魁头一脸诚恳的老实交代道。

“……好吧,我答应你的条件。不过放你走可以,但那必须是在你带着我们的人找到了那个宝库之后。你放心,我们汉人言出必行,既然答应了你,事后就不会反悔。只要你带着我们的人找到了那个宝库,你就可以获得自由,并且,你还可以带走二十个鲜卑贵族作为你自保的资本。”

“……多谢关中王仁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