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章 名士来袭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在决定关中举行科举的时候,刘福已经有了面对众诸侯反击的心理准备。[燃^文^书库][][774][buy][com]毕竟这是在挖众诸侯的墙角,抢人家的后备人才,不遭人恨才怪。所以当得知荀悦、赵岐、臧洪分别代表曹操、袁绍、吕布来参观学习的时候,刘福一点都不惊讶。但当看到刘表的使者是祢衡的时候,刘福不由一愣,心里暗自琢磨刘表是不是因为受不了祢衡而故意派他过来关中送死的?

祢衡这个人在历史上留下最出名的事情莫过于裸衣骂曹。不过当刘福了解事情全过程以后,刘福不仅没有因为祢衡的勇气感到佩服,反而认为这个祢衡纯粹就是自己找死。人才持才傲物一点不奇怪,可那也要看准了对象。

诸葛亮能让刘皇叔三顾茅庐,那是因为那个时候的刘皇叔已经快要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曹操马上就要大军压境,手下唯一能够帮忙的谋士又要离开,背后还有一帮随时准备投降曹操的反骨仔,刘皇叔急需为其出谋划策,指明未来前进方向之人,这才求贤若渴,不惜三顾茅庐。可这事要换了是曹操,三次不请还不来?再来就不是曹****,而是来摘诸葛亮人头回去复命的人。

祢衡的死那纯粹就是自找的。当祢衡到了许昌以后,得到当时已经到达许昌的孔融推荐,曹操这才见了祢衡一面,可祢衡却称病不见。这单位招聘的时候因为个人原因不去,这是不是就等于失去了一次机会。祢衡拿架子不去见曹操,曹操当时虽然生气,但也没把祢衡怎么样。

后来听说祢衡擅长击鼓,就任命祢衡为鼓史,结果祢衡去了,但却不照着规矩来,不肯穿着鼓师击鼓时的服饰,被人指出以后当着曹操的面换衣服,脱了个精光。然后敲完鼓不告而别。这不就是没羞没臊嘛。

本来就算这样,曹操顾忌祢衡的名声与才气,也没有动杀他的念头,可祢衡不识好歹啊。好友孔融劝他不能怎么干,他当着孔融的面答应得好好的,还说要去向曹操当面赔罪。结果让曹操等了很久才露面,而且一露面就对曹操破口大骂。这下曹操受不了。搁谁估计也受不了。

这就是个疯子!逮谁咬谁!

跟疯子一般见识显得自己没器量,曹操就像是送瘟神一样的把祢衡送给了刘表。让祢衡去祸害刘表。而刘表一开始见到祢衡的时候还是很高兴的,毕竟祢衡替自己将曹操祸害的不轻。可刘表万万没想到,祢衡到了自己这里,就轮到自己倒霉了。刘表年岁大了,身体不怎么好,现在还要天天被人轻慢侮辱,这身体就更糟了。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着想,刘表也开始琢磨把祢衡送人。一开始刘表考虑的是江夏的黄祖,可这时候偏偏关中搞出一个科举。害得荆州学子人心不稳,刘表见状当即决定,把祢衡送到关中去祸害刘福。

名士并不一定就真是名士。至少在刘福眼里,祢衡更像是后世的那种网络喷子。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即便真有才学,也全都浪费在那张嘴上了。如今关中名士大儒众多。并不一定需要祢衡来添砖加瓦。相反的,刘福很担心祢衡会成为坏了一锅粥的老鼠屎,让关中良好的学术氛围受到影响。

对于如何应对祢衡的到来,刘福找到了卢植等人商议。卢植听了刘福的担心以后微微一笑,安慰刘福不必担心,到时将祢衡交给学院来接待就可以了。刘福闻言大喜。眼看着鲜卑人的动作越来越明显,刘福也不想要分心二用,见卢植愿意替自己解决那些来访的名士,自然满口答应。

荀悦、臧洪、赵岐是真正的名士,在来到关中以后接受兴汉学院的邀请,参观了学院,对学院的规模以及学院的教学发出由衷的赞叹。直说兴汉学院比起大汉的太学有过之而无不及。唯一叫这三位有点接受不了的,就是学院内过于奔放的学术讨论。就比如今日学院学子要讨论的,就是大秦帝国的得失。大秦统一六国,但却二世而亡,究其原因是什么。

那时候的大儒名士,基本上都要擅长经学。但在兴汉学院,对经学感兴趣的人似乎并不是很多,而学院内诸如卢植、蔡邕这些大儒对经学似乎也不是很重视。这就让荀悦等人感到不解了,但到后来荀悦等人就明白,敢情关中的官员任命并不看重你是否有名望,而是更加注重你的实际能力。官员的考评看的是地方上的治理,而不是看官员读过几本经,有哪些著作。像祢衡这种名士,想在关中入仕那就必须先从小吏做起。

祢衡在曹操、刘表那里虽然不受待见,但至少也有个座上宾的待遇。在祢衡眼里,只要自己开口,那太守、州牧的官位那是手到擒来,可在关中,却要从小吏开始做起。这让祢衡感觉自己受到了轻视。

自认才学横溢的祢衡来到关中以后没有受到刘福的看重,这让祢衡很不满,而祢衡一不满,那就需要发泄。找谁发泄,当然就是正在宫中与文臣武将商议马上就要开始的与鲜卑的一场大战。

正在商议的时候,就有人来禀报说宫外有一书生自称祢衡,前来拜见关中王。刘福闻言眉头一皱,正商量正事呢,哪有工夫去搭理一个狂生。但考虑到礼节,刘福让庞统出去将祢衡接到偏殿等候,等商议完了正事以后再接见祢衡。

结果庞统去了没一会就回来了,去的时候面带微笑,回来的时候脸色铁青。刘福见了当然要问怎么回事?结果还没等庞统回答,守卫宫门的侍卫又急匆匆的跑了进来,急声禀报道:“殿下,那个祢衡开始脱衣服了,而且还边脱边骂。”

“啊?又脱?”刘福脱口叫道。

“……主公,那个祢衡什么时候脱过?”离刘福最近的庞统疑惑的问道。

“早先那个祢衡不是在许昌干过一件裸衣骂曹的事情嘛。”

“……许昌那个祢衡就是现在站在宫门外的那个祢衡?”

“是啊。……士元,刚才那个祢衡说话是不是很难听?”刘福像是想起了什么,问庞统道。

“呵呵……没什么,我也习惯了,不会跟他一般见识。”庞统闻言笑道。

刘福这个人很护短,自己的手下自己怎么着都行,但唯独外人。骂一句也不成。一听庞统这话,刘福立刻就明白庞统刚才在宫外肯定挨了祢衡的骂。

“来人!”

“主公,祢衡好歹也是个名士,为了主公的名声,还是不要难为他的好。”庞统见状连忙劝道。

“士元你站到一边去,这件事不单单是你一个人的事。你是我的属下,敢瞧不起你。那就是瞧不起我,就是瞧不起关中。来人。把那个祢衡送去学院,让他做一个月的**模特,他不是喜欢脱衣服嘛,我让他脱个够!”

原本众人担心刘福一怒之下杀了祢衡,这祢衡虽然气人,但还是有许多不明真相的人崇拜他。但现在听刘福说只是将祢衡送去做**模特,众人也就不吱声了。这件事本来就是祢衡不对,就因为关中王没有出门迎接就当众脱衣骂街,这也能算是名士?

“主公。用什么理由?”贾诩出声问道。

刘福想也没想,脱口说道:“当众裸奔,有伤风化。”

祢衡被刘福命人送进学院当裸模,这件事是在半个月后,荀悦等人参观以蔡邕为首的艺术院科时才发现。通过这段时间的参观学习,荀悦等人对兴汉学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兴汉学院并不单单只是教授经史典籍,其中科目众多。除了圣人文章,更有许多荀悦等人闻所未闻的研究学派。其中蔡邕所牵头的艺术学派就是其一。

看着脱光衣服的祢衡站在众多手持画笔的学子面前保持一个姿势不动,臧洪不由有些不满的说道:“关中王这不是胡闹嘛,祢衡好歹也是一位名士,传扬出去让这祢衡日后如何见人?”

站在门口的守卫听到臧洪的话后说道:“臧先生这可多虑了。这祢衡半月前因为关中王没有出门相迎而在宫门前脱光衣服辱骂关中王身边书佐,关中王这才命人将其送到此地。关中王说了。爱脱衣服没关系,但要找对地方,你祢衡不会挑地方,那我就替你找个脱衣服还不会挨骂的地方。”

“可这毕竟有伤风化……”

“臧先生,大街上光个屁股就不有伤风化了?在这至少还可以说是为艺术献身。”

臧洪:“……”

擅长画画的赵岐听到这忍不住笑了,问将臧洪问的哑口无言的守卫道:“观你言谈应该也是读书人,怎么甘心做一守卫?”

“赵先生过奖。小的也就只是念过几年书,读过一些文章,哪敢自称自己是什么读书人。”门卫连忙谦虚的答道。

“呵呵……你在军中担任何职?”赵岐又问道。

“小的脑子不好,没有什么大出息,在军中也只是担任百人长一职。”

“哦,百人长?有兴趣随我去河北吗?”

“多谢赵先生好意,只是小的只听说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却没听说过水会往高处流的。”

赵岐也就是随口一问,但门卫的话却让赵岐心中一惊。按照眼前这个门卫的表现,在河北军中至少也是一个校尉,别的先不说,光是认字这一条就足够资格。可这个门卫宁愿待在关中做百夫长也不愿去河北做校尉,这关中王究竟给这些人灌了什么迷汤?

前些日子听得那场有关评价大秦帝国得失的讨论会,听得赵岐胆战心惊,这些兴汉学院的学子还真是胆子够肥,要是搁在桓灵二帝时期,那些学子一个都别想跑,统统都要杀头。可在兴汉学院内,看卢植那些人的表现,这种讨论会似乎很平常,他们已经习惯。

赵岐此时还没有看清关中的虚实,但他却可以肯定一件事。在关中,绝对不会出现因为讨论政事而获罪。单凭这一点,赵岐就认为关中王刘福要比河北袁绍要强。

人老精,马老滑,袁绍表面工夫虽然做的不错,但赵岐还是一眼看穿了袁绍外宽内忌的本质。这次答应袁绍前来关中,也是赵岐想要看看关中是否真如管辂所言那样具有王气,关中王刘福是否就是大汉的真命天子。

不过与赵岐深信谶纬不同。荀悦却是丝毫不信谶纬这种东西,这次来关中,一来是受荀彧所托,二来就是想要看看关中王是否符合他心目中明君要求。至于许昌天子,荀悦自始至终都不认为那是一个可以中兴大汉的人。

而臧洪会来关中,则跟赵岐、荀悦的目的都不同。不管是曹操还是袁绍,臧洪都给他们不对付。在臧洪眼里,曹操是杀害他旧主张超的仇人。而袁绍则是见死不救的帮凶。至于吕布,那里也不过是臧洪暂时的栖身之所。这回来关中,臧洪是想要找机会留在关中的,只是可惜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刘福很忙,根本就没工夫来见他们这些大儒。

名士标准第一条,不能上赶子去见人,要让别人上赶子来见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显得自己有身价。只是这条准则到了刘福这里就不怎么灵了。刘福求贤若渴,但却又不会非你不可。爱来不来,少了你张屠夫,不见得就一定要吃带毛猪。

……

一个月后,荀悦等人丝毫没有离去的迹象,反而有长留不走的趋势,整日里不是结伴出游。就是就在学院内听课,有时兴致来了,还会亲自上台讲上一节课。刘福已经有一个月没见这些人,也不能总是避而不见。

挑选了一个适合的日子,刘福摆宴款待荀悦等人。被刘福关在学院做了一个月裸模的祢衡已经悄然离去,至少也再没他的下落。听人说似乎在泰山见到了他的身影。不过荀悦等人并没有在宴会上提起祢衡,就像这次来关中的名士里压根就从来没有过一个叫祢衡的。

刘福自然也不会主动提起,一场宴会举办的宾主尽欢。席间荀悦也忍不住问起了刘福关于皇帝对一个王朝是否重要。当听到荀悦借着酒意问出这个问题时,场面一下子安静下来,都望着刘福等待刘福的回答。

刘福看了笑眯眯看着自己的荀悦,反问了荀悦一句,“仲豫先生。不知荀家可有家主?”

“自然是有。”

“那荀家家主对荀家来说重要吗?”

“呃……这个嘛……荀家怎可与国家相提并论,殿下这个比喻不恰当。”

“仲豫先生这话可说的不对,家国天下,先有家,后有国,最后才是天下,若是连家都没有,又何来国?就如一个家族一样,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个主事人,那岂不是就要乱套了。”刘福笑着说道。

“那殿下觉得自己将来会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吗?”荀悦又问道。

“皇帝做的合不合格,皇帝自己说了不算,文臣武将说了也不算,只有百姓认可,那这个皇帝才算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殿下信奉孟子?”

“我不信奉任何人,但对孟子所言的民为重,君为轻很是赞同。一个国家,皇帝没了可以换一个,可要是百姓没了,这个国家也就真正灭亡了。”

“那殿下认为,先帝是个合格的皇帝吗?”

“……子不言父过,仲豫先生觉得令尊是个合格的父亲吗?”刘福看了看荀悦,笑着问道。

“殿下果然牙尖嘴利。”

“仲豫先生也是老奸巨猾。”

一老一少对视片刻,同时放声大笑,而伴随着二人的笑声,现场略显紧张的气氛得到了舒缓,歌舞再次响起。荀悦喝了一口酒,温声对刘福说道:“殿下,荀仲豫年迈,有意留在关中养老,不知殿下可愿收留?”

“仲豫先生愿意留在关中,刘辨求之不得。只是刘辨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先生可愿帮忙?”

“殿下请说。”

“刘辨贪心,只留先生一人在关中尚不满足,若是先生能为刘辨留下赵邠卿、臧子源两位先生,刘辨感激不尽。”

“呵呵……此事若成,与我有何好处?”荀悦笑问道。

“先生若能办成此事,兴汉学院可为先生预留五个名额。”刘福闻言赶忙说道。

“且慢!”不等荀悦答应,赵岐出声说道。

“邠卿先生有何话说?”

“殿下此举是否有些舍近求远?”赵岐瞪着刘福问道。

刘福顿时恍然,起身对赵岐深施一礼,“刘辨糊涂,还请邠卿先生莫要怪罪。”

赵岐满意的点点头,问一旁的臧洪道:“子源,你也留下吧。吕布虽是一时之雄,但终不是殿下对手,迟早会被殿下所败。”

“对对,还请子源先生留下,也好让刘辨可以早晚请教。”刘福连忙附和道。

刘福低声下气,这面子里子都给了,臧洪又不是祢衡那种不识好歹的狂生,犹豫了片刻后还是点头答应了刘福的邀请。这样一来,袁绍、曹操、吕布三人这回都做了赔本买卖,不仅没有给刘福添堵成功,反而给刘福送去三位无论名气还是才学都是顶尖的人才。(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