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22、将星璀璨(附小剧场10)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在李瑾等人起身班师回朝的时候,另外一批人也在动身前往北京——明年又是宗室资格考试的年份,五月里汪舜华下了诏书,亲王一级的都需要进京,郡王及以下需要考试的来就行。

因为有了一次经历,不管是朝廷还是宗室,都轻车熟路多了。

上次考试没通过的大多数选择了留下,这回进京的人员不算多。

正月里,刑部尚书程信丧母,这时候就顾不上这些了,他夺情,儿子敏政回去料理家务。

四月初,岷王终于入土为安。安葬遵化,还是按照以前的规格和礼仪,当然襄王带人前去送了一程。

六月十五日,集贤院学士薛瑄逝世,享年七十六岁。当时他自觉大限将至,遂将所写文稿作了一番整理,之后伏案写诗,最后一字尚未写完,便与世长辞。

汪舜华闻报,遣李贤谕祭,命有司为其办理丧事;追赠太子太傅,谥号文清。

薛瑄去世时,十三经的整理校对尚未完成——主要是现在朝廷事情真的多,不仅翰林院帮不上忙,集贤院还经常被抓壮丁。都是一群老大爷,工作效率真的不高。

十月初,李瑾等人抵达北京献俘。襄城伯李瑾进封为侯,程信加太子少保,各赐玉带、宝刀、织金麒麟服;此外,其中有功将校也得到了封赏,其中张显从从六品百户擢升正四品指挥佥事。

一颗计划外将星正在冉冉升起。

一个月后,黔国公沐琮、永顺伯薛辅等回京献俘。西南边陲明面上的反抗势力已经全部剪除,剩下的就是钝刀子割肉,慢慢削。

将近两年不见,沐琮长高了很多,皮肤也黑了很多,但这不是重点。汪舜华本来想亲自出城迎接,到底不符合制度,由于谦带人出城迎接,然后举行盛大的献俘仪式。

奏凯献俘是属于军礼,因此相当隆重。汪舜华带着皇帝,还有在京的宗室勋贵、文臣武将参加。

看着军容威武,礼节标准,汪舜华以下,都是暗暗赞许。

都督同知沐瓒封南安伯,世袭;威宁伯王越和永顺伯薛辅则双双拿到了世袭铁券;其他有功的将士,都得到了封赏。

比较为难的反而是沐琮。毫无疑问,他是此次西南平叛的第一功臣,但他本身已经是国公,而且是世袭,再往上就是王爵,这当然不可能,否则祖制就不答应。

于是汪舜华下旨涨了一千石,同时赐田一百顷,仅次于亲王和于谦——他除了公爵的俸禄,还兼领正一品的工资。

这真的是不仅赢在了起跑线上。

殉职的要抚恤,贻误军机的泰宁侯陈泾被摘了脑袋,爵位也除了。

让汪舜华高兴的是,在这三年各地的平叛中,发掘了一大批可用之才,王越、沐琮这样的军事天才不说,有沐瓒、薛辅等干将,有毛吉、陶鲁这样文武兼备的全才,以及张显、苏宁、章涛、李涛、杜长青等三四百底层将校。

他们此前基本上都是各王府的侍卫或者卫所的兵丁,被兵部看中或者被都司推荐,参加了武举,又到中央军校进习,然后到各地参加土改,碰上了反叛,从而脱颖而出。

他们中会走出大明的韩信、卫青、霍去病、马援、李靖、李绩、苏定方、裴行俭、王方翼、王忠嗣、郭子仪,会走出建极时代的徐达、常遇春、傅友德、蓝玉、张玉、张辅。

群英聚会,将星璀璨。

泱泱中华,从来不缺少“提携玉龙为君死”的将帅,而缺少肯“千金买骨”的贤君。

最得群臣赞颂的是广东按察使毛吉。他今年还不到四十,字宗吉,号思菴,余姚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刑部广东司主事。历史上以气节著称,曾经得罪过门达,被打的半死。

此次朱骥掌管锦衣卫,门达想诬陷亲王,迎合上意。不过他去的是宁王府,宁王倒是反了,可也把门达宰了。一代权宦,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没了。

没有门达这样的恶毒配角,毛吉还是散发了光环。在建极初年的反腐风暴中,他不畏豪强,接连上表弹劾鱼肉百姓的权贵,甚至连驸马赵辉也不放过,因此一时朝野侧目。

汪舜华没听过这个人,担心是个酷吏,还是把他外放到广东。他痛惩豪右,百姓非常高兴。到期后他应该离职,百姓纷纷挽留他。

广东进行土地清理以后,叛贼罗刘宁的余党杨辉,本来已受招抚,见机又与党羽曾玉、谢莹分别占据宝龙、石坑等洞,在福建、广东之间抢掠,后来又想攻打程乡。

当时毛吉正好就在这里主持工作。在他们没到之前,招募壮士,加上士兵有一千多人,抵达贼人巢穴,先攻破石坑,斩杀曾玉,再杀谢莹,又生擒杨辉。各洞都被攻破,共俘虏斩杀三千四百人,困扰当地百姓多年的匪患由此彻底肃清。

捷报传到朝廷,汪舜华大喜,升毛吉为按察副使,颁给玺书嘉奖慰劳。

跟随他征战、积极出谋划策的新会知县陶鲁也表现出干才。

陶鲁字自强,父亲陶成在景泰元年平定地方叛乱时不幸战死,赠左参政,录陶鲁为八品官。

景帝怜陶鲁年幼,把他接到北京,不过毕竟已经16岁,不可能养在皇后身边,就让他到国子监进学。陶鲁在景泰五年任新会县丞,当时也就20岁。

在新会期间,广西瑶民作乱,百姓苦不堪言;陶鲁召集父老修筑城池,训练士兵,贼兵来犯,都被打退;后来协助韩雍破敌有功,晋升知县。

此次土地清理,他更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大藤峡叛党四处流窜,连往常支持他的本地富商巨贾也不满意。勾结串联造反,陶鲁组织农民抵抗反贼,后来毛吉带人到了,里应外合,击溃了叛党,合兵一处,继续平乱。

毛吉和陶鲁等人都多年在广东任官,了解情况,加上朝廷大军赶到,很快平息了局势。

毛吉进广东右布政使,陶鲁则连升三级,为按察佥事。

陶鲁在历史上曾身兼湖广、广东、广西三省重任,被称为三广公,两广人倚之如长城。他将兵不专尚武,曾经说:“治寇贼,化之为先。不得已始杀之耳。”

小剧场:

景帝:我女婿真能干,将来一定是霍去病一样的将才!

隐帝:就是短命!

景帝:你女婿才短命!——哎,陶鲁都三品了,日子真快!

隐帝:你儿子都多大了,你老婆还不还政?她就是想学武则天!

景帝:都说了这么些年,能不能换个词?

隐帝:她想学吕后,杀尽朱家人。

景帝:这么些年,你看她枉杀了几个朱家的?岷王,你说说!

岷王:臣有病,什么也不知道!

景帝:…

隐帝:看都被吓成什么样了?你这腿不会也是被她打残的吧?

岷王:臣这是风疾,很多年了。

隐帝:…

景帝:薛瑄,你说说!

薛瑄:牝鸡司晨,上违天地之限,中隳祖宗之法,国家不幸啊!

景帝:…

隐帝:我早就说过,祖宗之法扫地,必然天下大乱。

景帝:妄加罪名,你就是想陷害我媳妇!

隐帝:现在还执迷不悟,早晚朱家江山就要断送在你媳妇手里!

景帝:冥顽不灵,给王振招魂,妄想杀于谦,你比赵构都不如!

隐帝:赵构做皇帝也是赵家天下!

景帝:武则天最后也还政李唐!

隐帝:老祖宗,祁钰他终于承认他老婆想学武则天啦!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