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小村故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次日午后,他随同老夫子前往黄家大宅。

黄氏乃是本村头号大户人家,太祖时期就在此定居,族谱据说可以上溯到北宋神宗年代,堪称枝繁叶茂、家世显赫;相比之下,赵氏、张氏只是仰黄家鼻息的小门小户,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黄宅位于村北,宅子占地颇广,前后三进大院,这是几代人的积累才有如此规模。明朝是个宗法社会,在农村也可以认为是乡绅核心社会结构,像黄家这样的阶层才是大明朝的骨干;可惜的是,大明已近黄昏,天灾、人*祸、此起彼伏的起*义、最后再加上关外的死敌,终将压垮这个皮囊内早已腐朽不堪的庞然大物。

不管是赵山还是傻三儿,此前从未有机会登上黄家的门槛。在门口等候时,他垂手站在张老夫子身后,好奇地打量厚实的黑漆大门,门上三尺挂着一块匾额,上书四个隶书大字:耕读传家。

“张夫子有礼啦,呵呵!”侧门走出一人,看模样穿着似乎是管事一类人物,他一见来客即笑吟吟向张老夫子致意,“我家官人正在书房等候。”

赵山跟在后面叉手行礼,不过此人只是笑着打量他一眼,却没有任何表示,随即又和张老夫子闲聊起来。

“有劳黄老弟!”末了张夫子一抱拳,然后三人一同从侧门入内,沿着院子一侧走廊直往里走,到第二进院子又有一道小门,黄管事和张夫子一路说说笑笑直穿过去,刚进去就听见前方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如翎兄,今日什么风把你吹来啊?哈哈哈!”只见院内当中站着一人,四十颇有余,方脸长须,头戴黑绒方巾,一领佛头青丝罗夹便袍,长袖飘飘,满面春风,正缓步走上前来,“兄今日如不登门,钧可是要做不速之客的,哈哈!”

谈笑之间,几人步入书房坐定,一个稚龄丫鬟端来茶水、点心;这种场合没人考虑赵山坐哪,甚至没人和他说话,于是他低头打量片刻,垂手立在张夫子身后,一言不发地听着。

黄家到这一代已经开枝散叶,子弟众多。黄钧大哥有举人功名,乃是黄家这一辈的顶梁柱,长期在外地为官,赵山对他没有任何印象,目前在本村看守家业的是黄家老三,黄铮;黄钧乃是老二,字轻岩,听起来早年秀才出身,和张夫子交情不错,不过成年后于功名上没有长进,于是便弃文从商,在济宁城管理家族商业,只是这位黄大官人话语间只谈起早年轶事,对自己做什么生意却闭口不谈。

半响张夫子才谈起他的事情。

“这不是傻三儿吗?”黄大官人一拍脑门。

赵山走到厅中央,一咬牙跪下行礼,口中恭恭敬敬地说道:“见过二老爷!”

“傻三儿这么大了?”黄大官人轻轻嘀咕一句,然后转头说道,“正巧钧正欲在乡中募些人手,此事易办,就依如翎兄之意!”言罢爽朗地大笑起来。张夫子见事情办妥,也陪着谈笑,随即挥手命赵山回去。

走出黄家大宅后,他回头望了一眼这座深宅大院,吁出一口长气。无论如何他总算找到一份工作,起码能养活自己了,至于在黄家遇到的轻视他也没法去在意;这是乱世,他是赤贫,再去穷讲究那是自个给自个找不自在。

当日晚上他就把事情告诉张二婶子;可想而知这位从未出过远门的善良农妇有多么震惊!当即就抹着眼泪诉说自己如何对不起他过世的娘,她守寡数年,膝下有一子一女都不到十岁,这时候也跑过来凑热闹,顿时女人哭、娃娃闹,家里弄得不可开交。赵山只得陪着安慰。

他这具身体只有二十岁,但是心理年龄已过三十,对自己正在做的事很清楚;眼下他也没有什么选择余地,决定好的路无论如何都要走下去,不管前方遇到什么。

可是看到他二婶如此伤心,他也满心的不是滋味。

“毛哥儿,二丫,”他摸着两个娃娃的头,满眼的复杂之色,“三哥儿走后,你们要听娘的话,好吗?”

第二天,他又来到张二婶子家里,给她们娘仨干了整整一天活;二婶放心不下他,他又何曾能放心下她们呢?可是这样一个年头,呆在村里是没有任何出路的,他对这点再清楚不过。

离开的时刻很快就来到。

农历八月初二,秋高气爽,利出行,宜畋猎。

本村头号大户人家的二当家出行,在这里是桩大事,十里八乡有头有脸的人物纷纷前来送行,没头没脸的人们也熙熙攘攘凑过来瞧热闹,宁静的小村沸腾起来,真比平日里赶大集还要热闹三分。

沟头村位于汶河中游流域,有一条龙纹河流经村西,乃是汶河一个小支流,往南几里路就有个小码头,是本地人们外出经商、访友、探亲时经常路过的所在。

黄家二老爷黄钧当先而行,只见他身穿一件鸦翎浅五色飞鱼青丝袍,金黄绒革宽腰带,脚蹬天青劈丝的厚底半高靴,一路走着谈笑风生,周围各色人等穿丝带银、非富即贵,不仅有本地乡绅来送行,中间甚至还有几位穿官服的衙门中人。

赵山跟在黄家下人们的队伍里,足蹬一双新编穿鼻草翁鞋,浅素夏布短褂,布腰带扎得紧紧的,走起路来干净利落,里里外外一身新,全是他二婶连夜给他置备的。

二婶娘仨跟在后面,一直把他送到河边,抹着眼泪说不出话,在她这样从未出过远门的妇人看来,这样的分别与生离死别也差不到哪去啦;赵山好言劝慰着,极力让她放心。

这边正热闹着,只听得人丛中有人喊道:“曹大舍来啦!”

“曹大舍来了,俺们可以开船喽!”

赵山抬头一看,只见又是一行人匆匆而来,为首一人身形修长,年纪甚轻,不过二十出头,生得唇红齿白、面如冠玉,当真是一表人才;他骑着青色高头大马,身穿大红窄袖衫,外罩石青坐莽丝披风,河边微风吹过,披风随着奔跑的节律轻轻扬起。这派头,当真是:马似龙跃,人如凤翔。潇洒的一塌糊涂!

曹大舍一行来到近前,右腿一抬,甩蹬下马,动作甚是麻利,青披风、红外罩迎风荡漾,好似画中人一般;他把右手拿的马鞭随手往后一甩,看也不看一眼,被家仆簇拥着径直向黄大官人走去。

“黄世伯,小侄来迟,还祈恕罪。”他叉手唱了个偌,又向周围长辈行礼,然后随口问道,“世伯,不知纨妹登船否?”

“哦,世侄来得刚好!”黄大官人长袖一挥,向周围送行众人团团抱拳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黄某去矣,谢过诸位高义!”

“大官人好走!”

顿时,码头边高声笑语,一片嘈杂声。

赵山眼看要走,辞别他二婶后,跟在黄府一众管事、家丁、下人身后就欲登船,刚到船舷边,就听见后面传来一声大笑。

“傻三儿,可还记得你家赖三爷?”(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