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只为不跪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时晓心中急转,她之所以不跪的原因,只有一样,那就是试探。王管家居然说娘亲与皇宫有关系,时晓则要探探这个关系的底线究竟在哪里。昨日皇上应允她不跪,并且帮着她说话,时晓就知道这层关系深、厚。

如果王管家无的放矢,空穴来风,那么皇上必然大怒,说时晓目无王法,直接拉出去斩了,到时候再跪倒求情,凭南宫家望族的身份,最多不做这个官罢了。如果是皇上和南宫夫人是泛泛之交,那皇上定然会因不跪而不悦,找个理由送时晓回去,说不得时晓又得跪倒谢恩。如果皇上和南宫夫人的关系相当不错的话,那么自然会帮时晓找个理由脱罪,但跪还是必不可免。历朝历代传下的规矩,怎么可能因为时晓一个人,就这么破了?

但 事实却是,皇上不仅容许她不跪,甚至为她大骂群臣。时晓可没觉得自己有倾天的魅力。只能说明这皇上对南宫夫人有着惊人的感情,俩人之间的关系,可就复杂神秘的多了。否则皇上怎么会把宫中人人都热切想要得到的宫府赐给时晓?而那府宅的名字就更加隐晦的明显了。

时晓的目的既然已经达到,君臣之礼是断断不能废了的。可要是就这么跪了,那也太丢人了。

“不如这样吧!”时晓略带商量的说道:“臣外出公干,不在朝中。”

“这难道和你不上朝是俩个意思吗?”皇上哭笑不得的问道。

“臣听华统领说过,朝廷之中,老将虽猛,却后继无人。”

“大胆!”终于,还是有人忍不住怒叱出声。

“是!”时晓看着那人的背影,也不知道是哪位,但站在前列估计也是个正三品的大官。

皇上摆摆手:“无妨!听她的意思,似乎能解此忧患”

“正是!”时晓倒是不谦虚,顺着皇上的话道:“请允许臣为皇上讲一个故事!”

“哦?哈哈!已经很久没人给朕讲故事了。”皇上大笑道。

时晓绕着步子,努力的回想着初中历史知识,力求做到滴水不漏:“话说前朝气数已尽,民心尽失,我圣祖皇帝讨伐之。圣祖皇帝南征北战,攻城拔寨,战事过于频繁,累死的马匹不知有多少。虽然求马的告示早已颁布了下去,可始终没人赶来献马,先祖皇帝灵机一动,便用千金买下了一堆千里马骨,此事传遍天下,没过多久,献上千里马的人络绎不绝。甚至戎狄也曾驱赶大量良驹易金。没过多久,不仅圣祖皇帝天天换千里马骑,大玄铁骑更是成为天下第一劲旅。此‘千金买马骨’之举,成就了大玄帝业。”

皇上听的津津有味,指了指时晓笑道:“你呀你!朕怎么没有听闻先祖有此事迹?”

“额!这都是百姓里流传出来的故事。”时晓尴尬的笑道:“也足以证明大玄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这个龙屁拍的太响了,皇上龙颜大悦:“朕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让朕效仿先祖。”

“正是!此事甚为简单,只需俩步皇上所虑之事也就没有那么急迫了。其一、立刻昭告天下,寻找将才,无论出生、无论老幼、无论贫富、无论男女、只要胸中有韬略,皆可任之。其次对于来投人员可直接破格提拔,当然官要大,权要小,待考查一段时间,却有真才实学可留用。”

“皇上,臣以为南宫大人所言极是。”兵部尚书宗亦宁走了出来,此人五十余岁,头发胡子却依然乌黑,那魁梧的身板站在文臣里一个人顶俩个人的位置。

“哦?”皇上惊奇道:“我听的怎么感觉这么荒诞呢!”

“禀皇上!”宗尚书当过威国公的亲兵,当年也是威国公一手提拔起来,如不是在保护威国公时,落下来个头风的毛病,也肯定是镇守边关的重将。

“此事如果真按南宫大人所说,那么大有所为。”宗尚书虽然是沙场出生,但几年的官场磨砺,也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首先武将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但报国无门,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要从小兵升起。边关战事虽然频繁,但在这二十年中一直都是超小规模的摩擦,所以升迁之难较之考状元还要难上几分,因此中低级军官出现了断层。如果真能如南宫大人所说,那么前来**者,必然有所倚仗才敢来,这些人虽然没有经受过血与火,但却同样有着一股热血,将他们安排进军队中必然可以带起一股新的力量。”宗尚书越说越激动,突然间又皱眉道:“但此计只能解燃眉之急,并非长久之计呀!”说罢!略有深意的看着时晓。

时晓让盯的毛毛的,硬着头皮又道:“臣这一计也只是第一步,目的就是可以多些缓冲的时间,完成二三步。”

“如此便好。南宫大人快快请讲。”宗尚书催促道。今日如果能一举解决多年的心病,肯定还可以在年轻十岁。

“时晓,你快说吧。不用卖关子。”皇上笑着道。帝王之翅,文、武而已,当年大玄先祖以武立国,建立大玄之后,便重文轻武。因为他深深的知道,前朝末期各路统兵的藩镇,是多么的嚣张。即使是二十年前的威国公在军中威望一时无俩,却也得激流勇退,做起悠闲爵爷,不问朝政,其实也是保身之道啊!没有哪个英主,会留下控制不住的臣子,不管忠心与否。

时势如此,现如今皇上的俩个翅膀一个太大,一个太小,早就不平衡了,如何飞的起来?所以别看皇上镇定的模样,其实比宗尚书还要着急。

时晓受不了宗尚书这个老男人热切的眼神,急忙道:“这第二步,还和皇上的政策有关。

臣今日之所以可以侃侃而谈,正是皇上想改革。改革里既能允许女子科考,为何不增设一个武将科举?”

“臣等附议!”朝堂之上不乏聪明之辈,这事虽大,却大大有利与朝廷。过去不是没有人考虑到这个想法,但‘国策’不允许。先祖皇帝本身就是一方太守,正是有了自己的兵,才能成就大业,以己度人,所以大玄之中,一直抑武扬文。但今日不同,大玄的文化昌盛,武功方面却弱的可以,再不改善,虽无内忧,外患足以颠覆大玄的统治。(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