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十三

在家里盘桓了一周之后,王昊宇便收拾好行装准备报到,虽然离开学还早,但商南县教育局之前说是要给新应聘的老师组织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培训,通知他7月25日去县教育局报到。王昊宇特地提前一天到省城,他要找李思齐问一些事。

在城西客运站下车后李思齐已按照事先的约定在车站等他了。原来李思齐是打定主意要考研的,去年因为三分之差没考上,他决定再给自己一次机会,现在还是在他原先租的那个房子里住着,夜以继日地看书备考。他曾经跟王昊宇这样说过,“我真的不甘心,大学四年,我没参加学生组织、没谈恋爱、也没怎么玩过,就一心一意地准备考研,如今只差三分,我就不相信我再努力一年挣不回三分?”对此,王昊宇更是鼎力支持,自己曾经也有一颗求学深造的的心,然而家庭条件不允许,只能先立业了,所以对身边能够继续上学的人他总是全力支持。

见到李思齐王昊宇迫不及待地问他:“我托你问的事情你给我问了吗?到底什么情况?”

“你既然这么关心咋不自己问,自己问倒还更清楚。”李思齐见王昊宇这么心切便故意卖了个关子。

“你这人,又拿我打趣了,我要是能问我也不会来麻烦你了。”王昊宇听他这么说有点急了。

“逗你呢,都给你问好了,你看这是聊天记录。”李思齐说着把自己的手机给王昊宇递过去,手机翻在他和张姝华聊天的那个界面。原来自从和张姝华产生误会以来,王昊宇和她一直都没联系过,上次送张姝华去医院也根本没正经谈得上话,王昊宇很想知道张姝华毕业后的着落以及他和祝君鹏的事情后来是怎样处理的,但自己又不好意思去问,思来想去便决定托李思齐去问一下。李思齐虽然平日里和张姝华也没多少交往,但看着王昊宇那般焦虑也于心不忍,再想着毕竟四年的同学了,问一下工作方面的事也不会显得唐突,所以起初只答应问工作的事,后来经不住王昊宇的再三恳求便勉强答应王昊宇帮他问问,但提前声明“问可以,至于人家说不说就看她自己的了”。

王昊宇略过李思齐和张姝华互相问候的那一部分,直接找到他问张姝华工作的那一条开始。

李思齐:“你后来把工作签到哪儿了?什么单位?”

张姝华:“我回去了,在我们县高中,教语文的。”

李思齐:“哦,那也挺好的,以后有什么打算?”

张姝华:“先在这儿教书看吧,以后的事走一步看一步吧,毕竟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些什么。”

李思齐:“哦,也是哦。可否问你一个私人问题?”

张姝华:“当然可以,什么问题,你问吧。”

李思齐:“哦,就是感情方面的,上次王昊宇和祝君鹏打架的事想必你应该也知道了吧,这事后来怎么处理的?”

张姝华:“就那样不了了之了,各自安好,两不相欠。”

李思齐:“他后来没有再因为这事难为你吧?”

张姝华:“没有。再没联系过。改天再聊哈,我要出去一下,不好意思啊。”

李思齐:“好的,没事。”

“都给你问清楚了,还有什么问题吗?”李思齐问王昊宇。王昊宇怏怏地说“好像也没什么了,她好像不大愿意提感情方面的事。”

“当然不愿意了,虽说咱们是四年的大学同学,但毕竟没有什么交往啊,我这样无缘无故地去问人家感情方面的事,她还以为我对她有什么想法呢。”

“真是难为你了,多谢多谢啊。今晚我请你吃饭。”

“你还知道啊,别提有多尴尬了,现在想起来都感觉脸发烧。按理来说这事你确实得好好犒劳犒劳我,只不过你明日就要前去赴任了,今晚这一顿我做东,算是给你饯行了。”

“咱俩用得着这么客套嘛?你请我的次数还少呀,这次我来吧。”

“要我说咱还是买点吃的喝的回我宿舍,在宿舍吃吧,万一你要是再喝醉了我可背不回去你。”

王昊宇一听李思齐说他那次喝醉的事,再加上刚才看到张姝华说话明显变得消极了许多,不由得心里五味杂陈,脸刷的一下就红了,讪讪地说:“哦,这样也好。”

李思齐自然知道王昊宇的心事,也赶忙改口道,“开玩笑啦,我是想着在外边吵吵闹闹的,还不如在宿舍,安安静静地可以随意说话。”

“没事没事,这样也好。”

商量好之后两个人便在超市买了几包零食和一箱啤酒,在外边的夜市上买了一份凉菜就回李思齐的宿舍了。王昊宇对上次喝醉酒的事总感觉不能释怀,再加上第二天还要赶路,晚上一直都努力让自己保持着清醒,喝了两瓶就再没喝,俩人早早就睡了。

第二天王昊宇起来先去楼下给自己和李思齐一人买了一份早餐,吃完后就马不停蹄地往火车站赶。

到商南县时是下午四点多,王昊宇按照事先的约定去商南县教育局报到,县城不大,王昊宇按照之前教育局的老师给他在电话上说的路线很快就找到了。教育局的院子是用铁栅栏围起来的,只有正对大街的一栋四层的楼房,楼房的东边是一排平房,其中靠里边的一间房子的门楣上向外伸出来一个牌子,上边用红色字体写着“餐厅”两个字,靠门口的一个方子门楣上挂着一个大一点的牌子,写着“警卫室”三个大字,也是用红色字体写上去的;西边是一个简易的停车棚,只有三辆小轿车,其余的都是电动车和自行车,中间正对大门有一个大的菱形花坛,边缘栽着一圈修剪的整整齐齐的冬青树,花园里栽了许多花,开的绚丽多彩的。地方不大,但却很整洁,错落有致,给人一种简单雅致的感觉。

王昊宇在警卫室门口很有礼貌地地问保安他是前来报到的老师该去哪里。那保安室个四十开外的中年男子,显然是教育局提前给门卫室打过招呼的,那位门卫大哥一听是前来报到的老师赶紧满脸含笑把他请到门卫室,取出一瓶矿泉水让王昊宇喝着先凉快一下。这始料未及的热情反倒是让王昊宇感到不安了。他诚恳地向门卫大哥说自己不渴也不热,想先去报到,怕等会儿人下班了。门卫大哥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钟表笑着说:“都五点了,确实不早了,不过你放心,领导知道你们今天过来,说是你们要赶车,咱这边车又不方便,所以一整天都有人值班,负责接待你们这些新来的老师。那我现在带你过去。”说着便提起了王昊宇的行李箱,王昊宇不好意思麻烦别人,急忙说“我自己来吧大哥,你跟我说说在哪里就行了,我自己去找。”“没事,这都是领导提前跟我们安排好的,知道你们今天要来,让我专门候着。”保安大哥不容分说的提着箱子走在前边,在二楼第三个房子门口停下了,王昊宇抬头一看,门牌上写着“综合办公室”,门开着,还未等他们敲门,里边已经走出来一位青

年妇女,那位大姐热情地说“欢迎你来到我们商南县,我是人事股组长,我叫马钰萍,你应该就是王昊宇老师吧?快请进。”

“不敢当不敢当,我是王昊宇,马老师好。”被一位教育工作者称作老师这令王昊宇心里有些不安。

“你应该很疑惑我怎么知道是你吧?其实你来之前我都看过你的简历,今年咱们县总共来了七位新老师,有五位是当地的学生毕业回来的,你和另外一位老师是外地的。”

“哦,这样啊,那也是马老师您眼力好。”初次见面王昊宇不便多问,只是简单地说了句客套话。

“你们这些大学生能来到咱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教书真的是难能可贵,我们自然得倍加重视啊。呵呵呵……”马老师真诚地笑着说到。

“马老师客气了,我们刚从学校走出来,没有什么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很感谢你们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以后工作中还需要您多多指教啊。”王昊宇诚恳地说。

“指教可不敢当啊,你们可都是高材生啊,咱这边像你这学历至少都是带高中的,我们还需要向你学习。让你们提前来说是培训,其实就是想着你们知识面广思维开阔接触的新事物也多,而在职的老师们教学经验丰富对当地教育现状也比较清楚,所以大家坐在一起交流一下,以便于你们更加顺利地开展工作,也提升一下我们这些‘土八路’的认知水平。呵呵呵……”马老师虽然说的都是些官面话,但听起来却很真诚。

“我们这些刚从学校出来的学生思维和认知基本上都是停留在课堂上和书本中,的确需要向前辈们好好学习一下,但要说‘向我们学习’这却是让我无地自容啊。”

“呵呵呵……你们这些高材生说话就是有水平,我就喜欢和你们说话。”马老师说着站起来从自己的办公桌上取来几分材料放在王昊宇面前的茶几上说到,“这个是试用期的合同,咱们试用期三个月,从今天开始算,试用期满了再签劳动合同。”

王昊宇认真地听完之后拿起合同简单地看了一遍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签好之后马老师问王昊宇“王老师你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或者想了解的吗?”

“我这边没什么了,能想到的事投简历的时候跟咱这边的老师都请教过了。”

“嗯,那行,那是这,你坐了一天的车也累了,我先带你去宿舍,你洗一下先歇会儿,他们五个都在县城自己家住着,上午已经来报过到了,咱们局长今天有事去镇上了,已经交代好了说晚上一定赶回来大家一起吃个饭认识一下,也算是给你们接个风。”

给王昊宇安排的宿舍在四楼,这一层是职工宿舍,在靠西边有几间房子是专门腾出来招待来人的。房间里有两张单人床,床单被套都是雪白雪白的,看不出来是新的还是刚洗的,生活用品也都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马老师客气地说:“条件不好王老师,你就将就一下啊。”

“诶,这么好的条件宾馆都不一定找得到,马老师您太客气了。”王昊宇顿了一下补充道,“您不敢再叫我老师了,我这初出茅庐的学生在您面前怎么敢当得起这个称呼呀,您叫我小王就行了。”

“呵呵呵,你既然这么说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啦。”马老师说着故意做了个抱拳的动作,“那你也不要您您您的了,叫我马姐就行了。”

“哈哈,那私下里我可以叫马姐,有人的时候我还是叫您马老师好一点。”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马老师的随和和热情却真的给人一种大姐姐的亲切感。

“呵呵呵……你和我弟弟年龄都差不多大,所以看着你感觉很亲切。叫啥都行,只是别让自己感到拘束就行。”马老师说完带着王昊宇一一给他指了洗浴间、热水间、卫生间。

马老师告诉他这边好多老师家都在县城,平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外地老师在宿舍住,还把她自己和另外一个在宿舍住的男老师的电话分别让王昊宇记下来,说有事可以随时打那两个电话。

虽然商南县城群山环绕林木掩映,但毕竟时令还是在三伏天,午后的气温还是让人难以忍受。马老师走后王昊宇拿出洗漱用品先去洗浴间酣畅淋漓地冲了个澡,然后打开空调躺在软绵绵的还带着淡淡的阳光的味道的褥子上。这熟悉而又舒爽的感觉让他回想起了大二晒被子的一次苦逼的经历,在他的记忆里勤劳的母亲总是隔个三五天就把被褥拿出去翻晒一下,晚上躺在被太阳晒过的发涨的被褥上睡觉都分外香,大概是受母亲的影响他在学校只要有太阳也基本上每周末都要把被褥拿出去晒一下,那天早上起来晴空万里,八点多的时候已经是艳阳高照,他拿出被褥拿出去在楼顶的晾衣架上搭好后就去图书馆上自习了,大概到了三点多的时候天色突然就暗了下来,他走到窗子跟前一看,天空乌云密布,看到这个阵势心里念了声“不好”就赶紧往回跑,等他从图书馆跑出去的时候肆虐的狂风裹挟着豆大的雨点已经瓢泼似得落下来了,一阵比一阵大,他心里叫苦连天,也顾不得那么大的雨了就赶紧往回跑,图书馆离宿舍楼有将近一公里的距离,等他跑到宿舍楼顶的时候雨已经停了,太阳又耀武扬威地挂在天空,而晾衣架上的一幕却让王昊宇欲哭无泪,大概是由于棉花被浸湿之后重量增加了,再加上吹大风的缘故,那用大拇指般粗的钢管焊成的晾衣架已经被压垮了,被褥有一半都浸在浑浊的泥水中了。晒被褥却淋了雨,这件事在基本上不晒被褥的男生宿舍基本上就是个不亚于国际消息的花边新闻,王昊宇宿舍以国际快讯的速度迅速在学校里传开了。第二天王昊宇意外地收到张姝华的一条短信,她说她在网上给王昊宇买了一个被子,让王昊宇把先前的被子和褥子一起都当褥子铺,说学校发的被子棉花不是很好,经不得雨水。后来当王昊宇把这件事原原本本讲给张姝华听的时候,把她逗得笑的眼泪都流下来了。那个被子王昊宇一直盖到大四毕业,离校的时候他把自己原先的被褥都捐给青志联了,唯独留下那个被子拿回家了,这次来这边上班他也带了那个被子。

“唉,只是如今被子还在,人却各奔东西了。也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好不好,工作是否满意。”王昊宇心里这样想着手里已经打开微信翻到了张姝华的页面,当他第一次知道微信好友可以设置置顶的时候他就毫不犹豫地把张姝华的微信设置成了置顶,张姝华也是他的微信好友中唯一设置了聊天背景的人,而且还用的是张姝华的照片,这些直到现在他都没有动过。毕业之后全班同学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把原先学校发的校园手机卡换了,可他却没换,也没有取消每个月一块钱600分钟通话的校园短号那个套餐,他固执地担忧着万一张姝华哪天想找他了却找不到……“唉,把一切都交给时间吧,如今参加工作了就比不得先前了,以后或许会很忙,忙一点或许就会慢慢地淡忘了。”他在心里这样告诫自己。

大概到了晚上六点半的

时候马老师上楼来叫王昊宇,说是局长下乡回来了,由于时间不早了就直接去酒店,让马老师安排所有前来报到的老师直接去酒店。

王昊宇他们来到酒店后其他人都已经做好了,大家互相问候之后便围在一个大圆桌周围坐下来。王昊宇扫视了一圈发现靠窗坐着一个中年男人,只见他一张国字脸刮得干干净净的,但依然掩饰不住脸上的沧桑;一双眼睛不大,但却炯炯有神;灰白的头发梳着偏分,但被风吹得有些凌乱。王昊宇猜测这个人应该就是局长。那位中年男子的左边坐了两个女孩,右边坐了三个男孩,年纪差不多也就二十来岁,白白净净的,带着南方人特有的那种精致,这不用猜就是那五个当地的新老师。靠着马老师坐着一个男子,那人约莫三十来岁,看着十分干练,眼神里透着一股精明,王昊宇猜这人应该就是司机。

等他们坐下来后服务员才把菜单和茶水拿过来,王昊宇松了口气,心里默默地念叨了一声“幸亏来的不是很晚。”,虽然去酒店都是马老师安排的,但让这么多人等他们两个王昊宇心里终究还是略有不安。

菜单拿上来之后马老师先拿给那个看着像是局长的人,说:“刘局长你先来吧。”只见刘局长把菜单推向坐在他左边的那两个女孩说:“今天是为你们接风,理当由你们点菜,来来来,女士优先。”一句话逗得大家都笑了。那两个女生显然不好意思,局促地把菜单推过去说:“刘局长点吧,我们不挑食的。”刘局长不依,又把菜单推过去说:“随便点,自己想吃什么就点什么,不要拘束。”那两个女孩还要推辞,坐在一边的马老师已经看不下去了,就拿过菜单笑着说“别再推辞了,依我看这样吧,局长您先点,点完了让几位老师再点,每人至少点一道自己喜欢的菜。”她这样一说大家都说好。

菜点好了之后大家开始了自我介绍,从局长开始,然后从左边第一个女孩开始大家依次作了一番自我介绍。通过介绍王昊宇得知局长叫刘伟民,今年已经52岁了,也是省城师范大学毕业的,他当时读的是历史专业,他是从一名普通的高中老师起步,在教育界兢兢业业三十年才走上教育局长这个位子。这位商南县教育界的领袖初次见面给人的感觉是真诚而又热情但却让人心生敬畏,“他的局长位子肯定是凭实力拼来的”——这时王昊宇给这位教育长作出的最初的评价。

吃完晚饭其他几位老师都回家了,王昊宇坐着教育局的车回了宿舍。回想白天发生的一切,王昊宇颇觉满意,无论是那位雄心勃勃的教育局长,还是那几位满怀激情的新老师,都给人一种真诚而又亲切地感觉。在这样的环境里,王昊宇有信心也有动力把工作做好。

第二天王昊宇早早地起来在教育局的餐厅吃了早饭就按照马老师前一天的安排去了培训的那个大教室。到了八点半,所有的参加培训的老师们都陆陆续续地到齐了,王昊宇在人群里找了半天都没找到落羽村的人,王昊宇心里有一点莫名的失落,那个村子是整个商於市最南端的村子,也是商南县距离县城最远的村子,那几位半农半师的老师们估计也应该是地里的农活忙的走不开,没时间来参加这些活动了。

八点四十五的时候,刘局长一身正装走进了培训的教室,他几乎是以一种标准的军姿走上了讲台,他对着台下的五十多号人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他首先代表全县的父老乡亲对商南县教育界的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然后再代表表商南县教育界的人士对几位新来的老师表示真挚的欢迎,随后他向大家阐述了他对全县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最后他向大家表示,只要全县教育界的同仁能够齐心协力砥砺奋进,一定能够让商南县的教育事业再创新的辉煌。

刘局长讲话结束后培训工作就正式开始,第一节是由商南中学高中三年级语文老师吴学敏老师主讲的“中国近教育史”,这位留着一字须、梳着大背头,穿的像个讲究一点的农民一样的老先生,他拿着事先备好的讲义放在桌子上但始终都没有打开,他显然是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对讲义早已烂熟于心。他操着浓重陕南口音从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的创立讲起,整个中国近代教育史就好像装在他的肚子里一样,那一个个典故、一条条理论看着就像是信手拈来一般随意,但整个课程内容结构紧密的就像一片博士论文;那写在黑板上的草书龙飞凤舞,遒劲有力,一看就是功力深厚的书法大家。

王昊宇不禁惊叹“看着这么偏僻的一个小县城竟然能留得住这么优秀的老师,若不是这位吴老师有深厚的乡土情怀便是当地教育工作有其独特之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但后来一起培训的老师告诉他,吴老师其实高中都没读完,据说当时是因为家境难以为继,只能辍学回家。八十年代的时候村里办学校,他以民办教师的身份进入村小学教书,工作期间发表了好几篇著作,再加上教学成绩也很突出,便被调到镇初中,再后来又被调到县高中,在职期间一直都是各种荣誉不断。然而到零几年的时候碰到了教育界的大整改,全县范围内对在职教师来了一次“大换血”,将所有的民办老师和学历不够的老师一律裁撤了,吴老师也属于被裁汰者之一。他又回家当起了农民。一直到现在的刘局长入主县教育局的时候,当时还是副局长的他破格启用了一批被裁撤掉的教师,吴老师被作为重点关注对象第一批被聘,虽然直到现在他依然是体制外的老师但依然不影响他的工作热情。

到了下午情景又为之一变,上课时间还没到,一位西装革履的男老师就夹着一个笔记本电脑走进了教室,他也不和人打招呼,径直走到讲台上开始调试多媒体,多媒体调好后他看了一下手腕上那个劳力士手表,就翘个二郎腿开始玩手机了。王昊宇在第一排坐着,所以这位老师的一举一动他都看在眼里,王昊宇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高傲自负,但反过来一想他能在全县范围内被选出来做培训老师应该是有一定的实力的,暂且用“恃才傲物”来形容他吧。

上课开始后,王昊宇才真切地感受到了“恃才傲物”这个词语的含义,他主讲的是《教育心理学》,他嘴里说着,口里讲着,讲课的进度和多媒体放映的速度几乎是分毫不差,图文并茂,那原本枯燥的心理学此刻从他的嘴里讲出来就像一串串美妙的音符让人赏心悦目,又如同滚滚的大江之水滔滔不绝。虽然王昊宇一直是以传统的知识分子的道德标准去要求自己,但他毕竟不是一个冥顽不化之人,对于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实力派他还是会诚心接纳的,此刻他就被眼前的这位教育界的大腕折服了。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看来果然不简单,堪称是藏龙卧虎啊。”这是王昊宇第一天培训完后王昊宇对商南县教育界作出的评价。接下来的培训虽然不似第一天那般妙趣横生,但由于那些主讲老师都是都是从全县范围内一一甄别选出来的,再加上他们之前都是作了充分准备的,所以也是各有千秋。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