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 这就是文化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此时寨子里的那些苗民,早已被李炜的话气的七窍生烟,思维不知不觉被他引到了开去。

原本,他们都还埋怨自己为什么会生在这鸟都不拉屎的山旮旯,可是现在,他们才真正的感受到,自己多年来一直居住的地方,到底有着怎样瑰丽的景色,又是怎样的一座人间的仙境。

这里的树木四季常青,天空永远都是那样的蔚蓝明澈,树木繁茂,河水溪水潺潺,一年四季,都有着相看两不厌的青山绿水。

苗乡人对于水,有着一种独特的感情,从来不愿意去污染它们,以至于遍布山中的各处水流,都是清澈见底,完全可以直接饮用。

就在雷公山的后面,有着一条连绵起伏的山脉,上面郁郁葱葱的长满了各种树木与植物,由于人迹罕至的关系,里面生长着很多连他们自己都叫不出名字的树木,无数酸甜可口的野果,药龄超过百年的草药。

这些东西,可都是天神送给他们的礼物啊,怎么到了现在,他们反而要把这些东西全部丢弃呢?

“我们住的地方,简直就是仙境啊,有山,有水,有草药,有各种甘甜的果子,还有远远望去,无比壮观的梯田,说起食物,我们有稻田,有野味,有猪,有牯牛,还有各种各样的鱼,简直就是神仙一样的生活啊。”

不知道是谁在那里叹惋着,很快便得到了其他人的共鸣,纷纷附和着称赞起了自己的家乡。

“李书记,我以前曾经去外面打过工,听外面的人说,他们之所以愿意出去旅游,主要还是为了感受不同的文化,李书记,我不否认咱们这里的景色美丽,可是,你告诉我们,咱们的村子,到底有什么文化让人去看的啊。”

说话的是一名叫做秦浩的青年,面色黧黑,今年才只有二十四岁,却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因为过早的承担起家庭重担的缘故,脸上满是沧桑之色。

“文化?秦浩,告诉我,什么是文化。”

李炜正讲得上瘾,索性把目光转向了秦浩,饶有兴味的看着他问道。

“我也不知道啊,反正就是觉得,那玩意应该不是咱们这穷乡僻壤应该有的东西吧。”

秦浩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虽然进过城,也见识过一些世面,但是,由于本身没读过什么书,秦浩能够道听途说的说出文化这个词,都已经快要要了他的老命了,至于让他说出什么是文化,简直就是在赶鸭子上架。

不过好在李炜并没有要他出丑的意思,淡然一笑,直接从自己的口袋里取出手机,从里面找出一些照片来递给了自己跟前的秦浩。

“秦浩,你看看,然后也都给大家看看,这里的景色,比起咱们的家乡如何?”

“这是啥地方啊,哟,看起来,也和咱这没啥区别啊,这么多的花,可是,不是我秦浩吹牛,这些花虽然五颜六色的,看起来还算不错,真的比不上咱们北面的万花坡漂亮,还有,这些洞都是什么玩意,都埋在地下,或者半山坡上,是用来住人的吗。”

“你这臭小子,肚子里没啥墨水也就罢了,既然都出去了,咋就不知道多读点书呢?”

一名老者相当不悦的把手机从他手中夺了下来,梳理着自己修长花白的胡须看了好一会,终于得出了结论。

“李书记,这里是当年的革命圣地南泥湾吧,不瞒你说,这建筑我还真认识,应该是当年红军南泥湾大生产时住的窑洞,不过也不对啊,当年不都说窑洞里的生活很艰苦吗,怎么会这么漂亮?”

李炜好悬没有被一口唾沫给噎死,能把霍比特人住的树屋和岩洞错认成南泥湾的窑洞,这位大爷,的确是真有一套。

当年他和前女友在热恋的时候,一直都想着未来毕业后要去新西兰举行婚礼,为了心中的爱情梦想,李炜着实对新西兰霍比特人草原进行过一番深切的研究,如今想起来,前尘往事,却似乎只剩下了唏嘘。

“大爷,您真的是太有文化了,居然连窑洞都知道,不过,这东西的名字并不叫做窑洞,而是叫做岩洞,或者树屋,据说是某些霍比特人生活留下的遗迹,你们看看,这东西,可否比得上咱们的吊脚楼?”

李炜讪讪的把魔戒与霍比特人的故事简单的为大家讲述了一遍,这才笑着问道。

“扯特娘的蛋,这玩意,能和咱这传承了快要上千年的东西比吗。”

李炜的话还没有说完,之前那位把树屋叫做岩洞的老大爷便相当不满的举着手狂喊起来。

“李书记,虽然咱没念过啥书,可也知道,这窑洞里的条件,要是真那么好的话,那当年开垦南泥湾的时候,还说得上是条件艰苦的吗?还有你讲的那个烂故事,也真的不咋样。不瞒你说,要说到这故事啊,那您可得多问问我们老哥几个,远的地方不谈,就光是咱们身后这雷公山,那里边的故事,我都能给你讲一年都不带有重样的。”

“那么,你们觉得,这样的地方,如果让你们去旅游的话,你们会去吗。”

李炜继续对眼前的众人谆谆善诱道。

“不去,打死也不去,就算白给钱,咱都不可能去,景色没咱这漂亮,也没啥好听的故事,去那种破地方,不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吗。”

几乎所有人不约而同的对李炜喊道。

“秦浩,现在你知道什么叫做文化了吧,其实说得好听点,就是那地方有没有好看的景色,有没有好听的故事,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咱们能够赚钱的,那就是有没有什么值得买的东西带回去?”

李炜顿了顿,这才继续对众人解释道。

“我再给大家多说几句,我说的那些东西,一定要有咱们这地方上的特色,是城里人以前见都没见过的,他们管这东西叫做纪念品,主要的作用,就是拍照发在朋友圈里,去向自己认识的人装逼。”

“这个,咱这的确是有故事,也有好景色,好风光,可是,至于你说的那个什么品,咱这是真没有啊。”

秦浩本就愁苦的脸,此时已经快要变成了一只巨大的苦瓜。

“秦浩,你这是因为在这里住久了,已经对这里的一切习以为常,即便身边有着一座金山,你都看不到。”

李炜纵身从岩石上跳下来,指着他身边一位面容同样愁苦,怀里抱着一个四五岁小孩子的女人问道。

“这是你妻子吧?”

“是啊,我是他浑家。”

女人相当直爽的回应道。

李炜走到女人跟前,一把将她怀中孩子脖子上的一条巴掌大小的银鱼摘了下来,笑着对众人晃了晃。

“秦浩,告诉我,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央吉玛,你们汉人,也叫这玩意小角银的,真不是啥稀罕玩意,你去打听打听,咱这山里的人,只要是家里有男孩子的人家,都会给他们准备上一副的。”

秦浩有些不屑的撇了撇嘴说道。

“那这东西制造起来困难吗。”

李炜继续问道。

“那有啥困难的,不瞒您说啊,咱这达瓦村的男人别的手艺不会,可是要是说起这制造银器的手艺,不是和您吹,外面的那些所谓的什么雕刻大师,造银大师之类的家伙,那简直给我们提鞋都不配。”

“所以,我说你们这些家伙,根本就是在捧着金饭碗在要饭!”

李炜颇为不屑的将手中的央吉玛晃了晃。

在那白银鱼身的下面,有着四枚黄豆粒大小的银珠,只要鱼身一晃,那四枚银珠,便会发出阵阵清脆的声响,听起来异常悦耳。

“这东西,有故事,制造的也是如此精致,再加上本身是白银制造的,配上咱们这苗乡的灿烂文化,要是卖不上价去,我这脑袋拧给你都没有问题!”

李炜傲然的将手中的央吉玛银鱼举过头顶,无比严肃的对众人说道。

“除了这个,还有我们苗寨里特有的蜡染,刺绣,特别是外面根本不多见的叶脉绣,这些都是活生生的钱,只要你们不偷懒,我敢保证,你们每户每年的收入,都不会低于十万块!”

“李书记,您别骗我们了,我每年出去打工,累死累活的,也不过就只能挣回五万块钱而已,要是真能每年挣十万,鬼才会愿意出去呢。”

秦浩率先难以置信的叫喊起来。

“是不是真能挣到那么多,我们明天的聚会上,我自然会让你们看到的,到时候,你们是愿意和我一起干,还是愿意继续挨饿受穷,甚至出去打工,全部都随你们的便。”

想到明天那个向自己购买紫芝的家伙就要来到村里,李炜索性再度与众人卖了个关子。

“好了,现在的时间可不早了,都早点回去休息吧,现在正是农忙时节,要是起床起晚了,耽误了在水田里插秧可就不好了。”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