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二章 心字成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那年乱世杀戮如麻,愿你来生拥有锦绣年华。那年江山此夜沉浸,你说心字成灰无需多语。

美丽

战火

与谁讲

攻城掠地

那年心字成灰,寸缕燃烬。谁在烈焰之中悲鸣。谁在冰雪之中新生。生一寸相思,死一尺故去……

——题记

大抵,女子也,都是易心软的。禾菱歌靠着鲜于林逸的肩膀坐在入宫的马车之上时,心里突然这样想到。

掀开车帘一角,看到的是很大的一片方场,方场两侧是巍峨宏伟的宫殿。高者仿佛真的像天宫一般。那撒盐一般的雪,纷纷扬扬下了一整天。

直到夜色昏黄之时,方才罢休。马车很快的就到了高高的王宫,这里就是长安的中心啊。鲜于林逸把狐裘给禾菱歌披上,又给她系了系衣带。

有迈着小碎步的宫娥地衣逶迤,哈手缩腰弓背跺脚的前来给他们提灯引路。虽然台阶上的积雪都被及时打扫干净,可是台阶下还是有积雪。

偶尔有巡视的士兵,甲胄铿锵的路过,踏雪而行,那嘎吱嘎吱的声音也分外清晰。

长安的皇帝在太明宫的长命殿等着他们进去。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一直隐身跟在禾菱歌身后的青女情绪突然变得有些激动起来。

那些内侍宫人也感觉到了骤然下降的温度,抖的厉害了一些。鲜于林逸看不过去,于是就对青女密语道:

您也收敛下情绪吧,他们本就穿的单薄,怎么可能经得住您这灵力的波动呢。青女方才作罢,幽幽叹息。

他们过了一道又一道门,经过一层又一层内侍,宫娥才终于见到了长安皇帝。他一身酱紫色的圆领袍,头戴黑色双翅翼冠。

看起来约莫有五十左右,虽然黑云罩顶,但是回光返照的精神头不错。看到他们进来,皇帝禀退左右示意他们随便坐。

“皇帝,这次有个故人要见你。”禾菱歌说。皇帝似乎早有预感一般的说道:“我知道,这么多年了,她该来送我一程的。”

他用的是我,而不是朕。大概将死之人,感应灵敏了很多。禾菱歌和鲜于林逸退到外面等候。

他们留下青女和皇帝单独相处,过了好一会儿青女才走了出来,擦了擦眼泪招呼他们可以走了。

鲜于林逸本想在纠结之前的事情,可是想了想既然人之将死。那也没必要,于是就随着禾菱歌走了。禾菱歌以为当天皇帝就死了,却不料是翌日。

翌日,雪越下越大。鹅毛一样的雪片组成的雪帘卷在烈烈寒风中回旋飘舞。这都是因为青女的缘故,时辰大概是晌午的时候。

王宫里突然响起了沉闷的钟声,禾菱歌知道,那是皇帝驾崩了。不一会儿就要举国举丧。

茫茫雪地,大地真干净。琉璃世界,冰挂晶莹。还有那随着雪花一路飘洒的纸钱,浩浩荡荡山压而来的丧仪队伍。

缟素,哀乐,纸钱。青女一直站在那里,呆呆的看着。禾菱歌没有说什么,她挥手一招,招到了一些温暖而光明的东西。

似乎是灵魂碎片呢,还带着记忆。那一世,她投胎做人历劫,嫁做祝家妇,他为祝家翁。

后来年老之后,祝翁先身死。他担心她一个人留下孤单。

祝翁对老伴一片深情,怕自己死了以后她在子女手下日子不好过,殷勤地约她同行,态度则不免有点急躁。

祝老太性格温厚,甚至还有些腼腆,她对老汉很体贴很迁就,虽然行动似乎并不得力,但她的思想与老汉是相通的。

她认为一道死去“亦善”,只是觉得不大容易忽然就死,更不赞成公然“双双挺卧”罢了。这老两口实在都很动人。

作为陪衬的是他家的子女,虽然对他们无一贬词,但看样子不大像孝敬父母的人物,至少祝家两代人之间有着很深的“代沟”。

祝翁复活以后跟他们一句话也不说,却对老伴说“抛汝一副老皮骨在儿辈手,寒热仰人,亦无复生趣。”

这是何等沉痛的话!他们听了不去深刻反省,那些后辈竟然还有心思来笑!这样的两代人之间必有问题。

他们一笑再笑,正说明老翁约老太太同死其实有他不得已的苦衷,而非忽发奇想。

济阳祝村有祝翁者,年五十余,病卒。家人入室理缞绖,忽闻翁呼甚急。

群奔集灵寝,则见翁已复活。群喜慰问。翁但谓媪曰:“我适去,拚不复返。

行数里,转思抛汝一副老皮骨在儿辈手,寒热仰人,亦无复生?趣,不如从我去。故复归,欲偕尔同行也。”

咸以其新苏妄语,殊未深信。?翁又言之。媪云:“如此亦复佳。但方生,如何便得死?”

翁挥之曰:“是不难。家中俗务,可速作料理。”媪笑不去。

翁又促之。乃出户外,延数刻?而入,绐之日:“处置安妥矣。”翁命速妆。

媪不去,翁催益急。媪不忍?拂其意,遂裙妆以出。媳女皆匿笑。

翁移首于枕,手拍令卧。媪曰:“子女皆在,双双挺卧,是何景象?”翁捶床曰:“并死有何可笑!”

子女见翁躁急,共劝媪姑从其意。媪如言,并枕僵卧。家人又共笑之。

俄视,媪?笑容忽敛,又渐而两眸俱合,久之无声,俨如睡去。众始近视,则肤已冰而?鼻无息矣。试翁亦然,始共惊怛。

康熙二十一年,翁弟妇佣于毕刺史?之家,言之甚悉。异史氏曰:“翁共夙有畸行与?泉路茫茫,去来由尔,奇矣!

且白头者欲其去,则呼令去,抑何其暇也!

人当属纩之时,所最不?忍诀者,床头之昵人耳。苟广其术,则卖履分香,可以不事矣。”

——《聊斋志异.祝翁》

济阳祝家村,有位姓祝的老翁,五十多岁这年得病去世,家里人进屋准备丧服时,忽然听到祝翁急切的呼喊声。

众人都跑到停棺的地方,见他已经复活,便都高兴地向他问长问短。

但他只对老妻说:“我刚去的时候,决心不再回来。

走了几里路,又一想,撇下你这把老骨头在孩子们手里,冷热吃穿都要依靠他们,也没什么活下去的乐趣,不如跟我一起走。因此才又回来,想叫着你一起走。”

外人都以为他刚苏醒过来在说胡话,都不相信。

老翁又把这话重复了一遍,他妻子说:“这样办倒也很好。但我正活着,怎么就能死了呢?”祝翁一挥手说:

“这不难,家中的日常俗务,可赶快去办理完。”他妻子只笑不走。祝翁又催她,她才走出门去。

拖延了几刻钟,回来哄他说:“一切都料理好了。”祝翁又命她快去打扮一下。

老妻不肯去,他催促越急。她不忍心违背了他的意愿,便穿上裙子打扮好出来。

闺女媳妇们见她这副打扮,都偷偷地笑。祝翁把头往枕边移了移,用手拍着枕头另一端,示意老妻躺下。

老妻说:“孩子们都在这里,咱俩直挺挺地躺着,是什么样子?”

老翁用手捶打着床说:“一块死有什么可笑的!”儿女们见祝翁急得不行,就劝老妪暂照他的意愿办。

于是老妪就与祝翁一个枕头躺下了,家人又都笑了起来。

接着一看,见老妪忽然收敛了笑容,又渐渐合上了双眼,好久没有动静,像熟睡的样子。

众人这才走近察看,见她肌肤已经冰凉,鼻子也没有气息。

再试祝翁也是一样。大家这才震惊悲痛起来。

康熙二十一年,祝翁的弟媳在毕刺史的家里当佣人,这事她说得很清楚。

异史氏说:祝老头难道有什么美好的德行吗?黄泉路茫茫,任由你来去,真是奇怪啊!

况且垂老之人要他死则叫他一起去,何其的悠闲啊!

人快要断气的时候,最不忍放弃决绝的,就是自己床头的老伴儿啊。

如果真的可以推广祝老头的法术,那么所谓的“卖履分香”这样的恋恋不舍就不会再存在了。

后来才知道,原来他能有这力量,完全是因为青女历劫时出了差错,却也给后人留下谈资。

他们曾经是那么情深不寿,所以天神才会嫉妒。让他们忘记。让他们再也不能生生世世,长生者,该忘情也!

鲜于林逸施法拿走了青女的记忆,这是她同意的。毕竟皇帝不论转世几次都是凡人,可是想要青女彻底遗忘,就需要回到过去。

这次鲜于林逸说什么也不让禾菱歌单独施法。于是他们两个决定要一起去,在过去就不让青女和皇帝遇到。

却想不到会遇到危险,生死之间,禾菱歌的记忆开始恢复。她忘的开心,记起来却很痛苦。

鲜于林逸也发现了禾菱歌的变化,他想尽一切办法,却没有办法。后来,还是金乌给他们出主意。让他们去找盘古斧,那是最有灵气的宝贝。

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能真的顺利找到什么盘古斧。最悲哀的,是禾菱歌发现自己不爱鲜于林逸了。她真的没有了风月之情?

还是,鲜于林逸不是过去的他了?(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