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8章 上海劫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三天后,龙椅山又迎来一件大喜事,四表叔带着一帮人在洞内安装水力发电机,终于完工了。

当天晚上山洞里亮如白昼,王、高、牛等一帮军官一起到洞内观看,

大家喜气洋洋,都深感兴奋。

剩下的就是根据发电功率,优先给需要的地方拉电装灯就可以了。

高教授笑道:“我们要买一台碾米机械,优先给老百姓用。”

韩大海道:“会议室要先安装上电灯,不然开会时看不清各人表情。”

赵尚武啐道:“老韩啥时学会察言观色了,还需要看别人表情?”

众人一起大笑。

四表叔笑道:“大家放心,这里发电功率不小,碾米机、会议室、作战室等急需用电的地方肯定都能满足。”

宋道辉突然匆匆下来,手里拿着一份电报,王诗成接过飞快扫了一眼,当即招呼高、牛、张去会议室。

原来电报是江崇范发来的,说道冯定国被关在上海一座监狱,他正在设法营救。

王诗成又惊又喜,喜的是有了好友冯定国消息了,惊的是他竟然被关进监狱。

江崇范发电报过来,肯定是他通过关系营救不了,这才联系他。江崇范知道这几个人都是胆大包天之人,王诗成看到这封信一定会带人去劫狱。

王、牛、高等人商量营救事宜。

张海青道:“江崇范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关系都很强,不知道为什么救不出来?这有点不正常。”

“海青说的是个问题,有可能定国桉子牵涉到鬼子,绝不可能是民事问题。”王诗成赞同她的观点。

牛雄飞提出由他带人去营救,诗成留在山上防止大岛雄二报复。

王诗成认为大岛雄二目前兵力不足,暂时不会攻山。上海比较大,人少力量太单薄,他和牛雄飞一起过去。

更重要的是,他想和江崇范见一面,江崇范之前学的是轮机专业,现在又在跑船运,对日本水上炮艇可能有所了解,想问他一下。

最后商定,还像上次去南京一样,王诗成、张海青、韩竹三人一路,

牛雄飞带肖建业、胡正辉及一个特战排战士走另一路。他们提前和江崇范约定在上海蓝天饭店碰面。

两天后,在上海蓝天饭店的一间套房里,江崇范、王诗成、牛雄飞三人高兴地又聚在一起。

江崇范向两人详细说了关于冯定国情况。

1936年,冯定国大学毕业后直接去了位于上海的兵工厂上班,他是名校毕业,而且他又一心想进入军工行业,所以他的技术进步非常快,仅仅一年就成了技术骨干。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前夕,兵工厂西迁重庆,冯定国此时恰巧送他父亲回钢山老家,

到家后,冯定国这段时间太累,提前睡了。

不料老冯到了老家,想起离开钢山时是一家三口,现在回来却只剩父子两人,深感悲痛。他以酒浇愁,可能是喝多了,迷迷湖湖在椅子上睡了一宿

此时,天气已经寒冷,老冯第二天醒来,身体严重不舒服,冯定国陪他到医院住院治疗,一下又耽误了好多天。

老冯出院后,冯定国准备回上海,从那里和同事们坐船去重庆。

谁知此时,鬼子已经从杭州湾登陆,切断了去上海的交通,冯定国只好滞留在钢山老家。

日军占领山海后,接收了兵工厂,他们很快就知道冯定国是兵工厂技术员,当地维持会强行把冯定国带到上海,他被迫再进入兵工厂工作。

冯定国受到江永康父子影响,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加入了党组织,他被迫进入兵工厂后,

利用工作之便,为根据地提供关于军火运输方面的信息,使八路军多次成功地劫夺了鬼子的军火。

日本特工几经调查,多方线索指向冯定国,但他们还是没有证据。鬼子也不想再调查了,直接把冯定国抓起来关进监狱。

江崇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查到冯定国被关在代号为213的监狱,这个监狱由日伪军共同看管。

213监狱位于上海郊区,院门外并没有门牌标志,一般人根本就不知道那是一座监狱。据说,监狱里很多犯人定期被送往东北。

牛雄飞道:“现在当务之急是弄到213监狱建筑平面图和监狱看守人员的力量配备。”

“213监狱是以前一家工厂改建的,我有办法找到当年设计师拿到建筑图纸,但监狱防卫情况不知道如何打听。”江崇范很有把握地说道。

王诗成笑道:“关于监狱防卫,我们直接抓一名监狱管理人员审问就可以了,不需要那么麻烦。”

几人一想也是,大家是来劫狱的,又不是找关系走后门求他们,管他看守是谁,抓住审问最简单。

张海青道:“军统局上海站肯定对213监狱了解,可以先找他们问一下监狱管理人员情况,有选择地抓人。”

几人觉得她的提法很有道理,总不能随便抓一个小兵子,他可能啥都不知道,甚至会提供有错的信息。

随后,几人做了分工,江崇范负责找图纸,张海青联系军统上海站特工,王诗成到213监狱现场侦察周边地形。

牛雄飞负责联系地下党党组织,请他们提供帮助。

第二天一早,王诗成和韩竹两人来到大桥镇,213监狱就设在这里,他俩站在远处观察。

213监狱外观和其他监狱也是差不多,高墙、电网、瞭望塔等。

只是有一个区别比较明显,那就是它大门上牌子写的不是某某监狱,而是叫“中日友好学校。”

大门口用沙包设立的机枪阵地,两个鬼子坐在里面执勤,门口两个伪军背着枪在站岗。这个架势哪像一个学校,防范格式和兵营一样。

这时,一辆车厢上蒙着防水布的鬼子军用卡车开到门口,站岗鬼子检查完证件后随即放卡车进门。

就在这辆卡车进监狱大门的当口,卡车后面的蒙布突然被掀开,一个男人从车后跳了下来,这个男人衣衫破烂,浑身血迹斑斑,一看就是刚刚受过酷刑的样子。

那男人可能太虚弱,跳下车后竟然摔倒起不来了,车厢里两个鬼子迅速跳下来把他拖上车。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