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9章 约见陈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想到自己大半辈子的积蓄就要这样交给林懿。

众人心中虽有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没过一会当林懿再度回到房间内的时候。

之前倨傲的态度一扫而空,更多的是林懿极致的谄媚。

“各位可能不清楚,在下只认钱粮不认人。”

“拿不出我满意的价格我也只能不好意思了!”

看到林懿依旧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众人知道断绝了自己最后的念想。

能混到这个份上都是一大家子人。

有个三妻四妾再正常不过。

只能留下一个养老的本钱后将剩余的钱财都报给了林懿。

这十几个人一共筹集出粮食十万石,白银十万两。

这也没将在座的十多个人完全掏空。

各家各户肯定都还有余钱,不过林懿也不打算继续深挖下去。

也算给他们留了一条活路。

毕竟从当地筹集粮食只是一部分而已。

林懿还能等着朝廷的粮食,今时不同往日。

现在朱由检还用得着自己,不可能允许在这个节骨眼上给自己上眼药。

所有人都没想到四正六隅这个宏伟蓝图之下。

就连第一次也是如此艰难。

秋收过后不久就要彻底入冬,原本身处战争中的众人也停止兵戈。

所有人为了储备过冬的物资再度蛰伏起来。

身处山西今年林懿也注定无法再回到蓟州过年。

颇为思念陆宴然和温媛两人。

尤其是温媛,还带着孩子更让林懿不放心。

只是担心归担心,当务之急更重要的是先把眼下的时间度过。

崇祯六年十月末,林懿接收到了来自京城发放的粮饷。

粮食十万石,不过银两就少了不少。

只有五万。

这要是发饷根本不够,就算是一人一两还少着一万。

“总督大人,您多担待!”

“这些东西也是陛下掏空国库凑出来的粮饷。”

“目前国家的情况你也知道,陛下已经许诺流民清剿完成便封您为王。”

“好好好!你别说了。”

“我心领了!”

继续听下去也都是一番诉苦,这种论调林懿听的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总督,这里还有陛下给您的密信。”

“看完后烧毁。”

“皇帝给我的密信?”

能发圣旨却用密信传书,林懿也有点好奇到底有什么需要秘密交代的事情。

待朝廷的使者离开之后,林懿立刻撕开了信件。

但是没过一会林懿的脸都黑了下来。

“三哥,这上面写了什么了?”伍梁注意到了林懿的脸色不对。

读完之后林懿将信件推到了伍梁面前。

没过一会他也看懂了这封信的意思。

“不让我们继续前往山西镇和大同镇?”

“这命令有点奇怪吧?”

但是随后伍梁瞬间想起,山西镇和大同镇可是有他们的大哥陈铮所在。

朱由检的这封信就是为了避免两人产生冲突。

“有点意思!”

“是这陈铮手眼通天?能影响朱由检的决定吗?”

这个想法刚蹦出来的时候林懿就否定的摇了摇头。

他自己见过朱由检不是一次两次,对他的脾气秉性不说全了解。

大概七八分还是有的。

从性格来说朱由检是个掌控欲极强且刚愎自用之人。

寻常人等恐怕很难影响他的决定,就算是周延儒也差点火候。

结合自己前不久刚给朝廷描述了即将前往山西镇的计划。

另一个大胆的猜测浮出了水面。

崇祯可能不知道山西和大同镇到底有多少人马。

但是他很大可能是认识或者知道陈铮这么一个人的!

原本林懿以为皇帝应该和陈铮是陌生人,但是既然两人认识。

那么很难不保证朱由检是否知道当年的事情。

还是说就是由他一手策划的?

但是既然是他策划的传国玉玺应该已经在他手中。

又为何要向自己寻找?

原本林懿以为已经真相大白,但现在看来自己推测的并不是真相。

至少不是全部的真相!

这让林懿再度产生很大的兴趣!

“伍梁!”

“你去派人去找一下大同镇陈铮,就说我要约他见一面。”

林懿的话直接让身边的伍梁呆住了。

“不是吧三哥,这可是在大哥的地盘!”

“我怕再出什么事情我也没办法向嫂子交代....”

“废什么话!让你去你就去!”

说着林懿一脚题在伍梁的屁股上,直接将他踹了出去。

.....

“请我见面?这个三弟可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看来他现在才受到崇祯的命令啊。”

陈铮早就知道一旦林懿受到不进攻山西镇和大同镇的命令。

很容易就能猜出自己于皇帝的关系。

当然也就是猜测而已,不可能有什么证据。

听到林懿的名字,正在炉旁烤火的洛清嘉稍微愣了一下。

回头向着陈铮的方向看了过去,一眼就看到了他手里拽着的信件。

“没错,三弟叫咱们见一面。”

“三天后约咱们在五台山,你说我们是去还是不去呢?”

陈铮手拿着信件调侃的说道。

“去不去随你,不愿意便不去就是了!”

两人相处了十年多的时间,尤其是脱离七情之后。

洛清嘉的性子越发清寒,原本陈铮如此挑拨还有点反应。

现在显然已经不吃这一套了。

“罢了罢了,你和三弟见过了。”

“我们可是分别了有五六年的光景了,见一见倒也不错。”

陈铮直接转头在纸上挥毫书写了四个大字。

不见不散!

“回去告诉他,我在五台山等着他。”

“规矩他应该明白。”

金秋时节,早就已经不见夏日翠绿。

山野早已脱去旧服换新装,绿色原野早已消失殆尽。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由金红二色所组成的层层海洋。

自唐之后五台山的佛寺虽然已经渐渐没落,但是却还是有着盛唐的底蕴存在。

作为人数最多五千余人的佛门圣地,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至今仍有千百余人居住其中。

青灯古寺为伴,了却红尘终此余生。

而林懿约定的地点则是五台山众多寺庙中的佛光寺。

这座最早修建于北魏时期,已经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刹。

中间经历盛唐的重建,现在才能继续出现世人面前。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