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六章 匠人精神……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在他们那个地儿,你的做派,那就叫匠人精神?!”

“咋个叫匠人精神?等等啊,匠人?是不是铁匠木匠鞋匠那个匠?大妈文化不好,也就是当年上了几年扫盲班,你给说说清楚”

“对,就是这个匠人……”

“那也没啥好啊,你瞧村里刘铁匠,现在都快没饭吃了,鞋匠赵瘸子也是……”

“大妈,这小鬼子的套路和咱不一样,咱们向来是要会的多,懂的多,最好是吹拉弹唱锛凿斧锯都能耍得起,这才叫能人。可小鬼子的脑子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他们就觉得,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干一件事情,哪怕这个事情再简单,你就是埋头干,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只要你把同辈都熬死了,你就是大师就是国宝了。”

“这不是缺心眼子么?哎,不对,这是骗子啊!你就说这个挂面,后生你来学,我教你三天你就能明白,然后跟着我做三个月,就差不多了,不管你做十年还是二十年,这面的味道也就那样啊,总不能里面飘出猪油香来?”

“谁说不是”赵昊拍着大腿道“陈大妈,你真是明白人,确切的说,咱中国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架不住小鬼子头铁啊,在他们的首都,就是相当于咱们北平的地儿,叫***,可是热闹啊,捏粢饭团有‘粢饭团之神’,炸麻花有‘麻花之神’,炖鱼有‘炖鱼之神’……”

“后生啊,大妈咋觉得你说的不是小曰本子,这些吃食不是咱们天石县城里的么?而且听起来也不像什么正经馆子,要么是早点铺子,要么马路牙子上到处躲城管的摊子?”

赵昊抹了抹额头的汗,心说大妈您是德云社出来的吧,这捧跟一看就是练过“大妈,我这不是怕您不明白么,那仨按照曰本话说是寿司,天妇罗,鳗鱼料理,我这人说话喜欢抄近道……您看……”

说着掏出手机,三划拉两划拉,调出相关网页递到他面前。

陈彩娣眯着眼睛瞧了半响“这不仨老棺材瓤子么……”

“所以说啊,把比自己年纪大的,和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都熬死了,也就出头了……一辈子就干一样,这就是曰本子的‘匠人精神’。”

“哎幼,后生啊,怎么这么贵啊,小曰本子这是抢钱吧?就这个粢饭团吃一顿的三万多?!!”陈彩娣惊呼起来“脑壳都有包吧?”

“不,不,这个是日元,实际没那么值钱,算成咱的钱,EMMMMM,差不多两……千……”赵昊咽着口水道。

“那也是脑子烧坏了吧……”

“总之,大妈,您这个要是在曰本也是国宝,几十年下来只用手工磨,坚决不插电!开个店的话,队伍得从南村口排到涂溪河去!”

“哎!”陈彩娣忽然没来由的叹了口气“小赵先生,咱俩都是外姓人,都是受白眼的,大妈也不瞒你,这个手磨啊,也是不得已。”

“???”

“机器磨多好,插个电,咣当咣当一会儿就好,可这个电磨是用村子公账上的钱买的,这群姓刘对外姓人向来不厚道,几十年下来,我也是看透了,宁可自己磨也不去用,二来用的时候得付钱啊……”说着她抬头看着这个已经显得破旧的小院。

赵昊不安的扭了下身子,“咯吱”屁股下的小凳子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他赶紧收敛自己的动作幅度,生怕一屁股给做坏了。

“没办法,穷啊,穷人的时间和力气都不值钱,只有几个钱值钱……我得省着点儿……”

赵昊心里有些难受,却又有着一丝兴奋,此行的目的开始达到了。

深入到群众中去,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真正的想群众所想,才是正确的工作方法和不二法门。

赵昊觉得自己已经开始触摸到这层了。

“其实啊,这挂面就是挂面,哪儿能做出花儿来,我也就图个湖口……”

“陈大妈,您儿子……”赵昊小心翼翼的提到,从郭金凤嘴里得知,刘勃和陈彩娣感情不错,纯粹是因为村子的缘故才常常不回家。

“哎,别提了,都快四十好几的人了,也不着家,我就指望他赶紧成亲,趁着我还干的动,好带带孙子……”陈彩娣的脸上充满了失望之色“而且成了家后,这钱也就存的住了,不像现在左手来右手去的,虽然每次回来都给我不少,说是让我也享享福,可我哪儿敢用啊……”

“后生,这话我也就和你说了,你可千万别说出去,我是贫苦户能那点补贴,但实际上,我家小子每次回来都硬塞给我不少钱,算上这些钱,我可真不算贫困了。”

“可,可”赵昊不知道该怎么说,只是指了指她身上的滑雪衫,看起来落伍而陈旧,还是亮眼的橘红色,显然不是买的,大概是她在卖挂面时,有人见她可怜送给他的。

“嗨,都是老太婆了,还要什么漂亮,现在吃得饱穿得暖,我觉得日子就挺好过,我家小子给我那些钱,我一分都不用,都悄悄存着,哪天他娶媳妇了,这就是聘钱,要是他就愿意一个人呢,我也不去说他了,这些钱等我闭眼后还是他的,留着给他养老,一个人孤苦伶仃没人照应,身边不能少了钱啊……”

陈彩娣絮絮叨叨,赵昊听着心里不是滋味。

他完全可以痛斥陈彩娣的行为,这等于是在骗取国家补贴,但望着这个面相愁苦,看上去七十开外,实际上才六十出头的早衰老人,他心里彷佛堵着什么似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哎……”他叹了口气。

“后生,大妈知道,我这个不光彩,可是,我就一个儿一个女,女的嫁人了,也有外甥了,下半辈子算是有了靠棒”

“为了这个儿子,我也只好豁出老脸了,后生你是不晓得,这小啊,和他爹长的一摸一样,说话做事也都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脾气也是,都是气性大,容易想不开,他爹就是被这村里给活活气死,气的生了癌,没钱治,只能抬回家等着咽气,可他死前身边还有人能照顾这,小的呢,他就一个人,你说我这个当妈的,怎么能不为他想想,不给他攒点救命钱?”

说着说着陈彩娣抹起了眼泪。

“后生,也是咱娘儿俩投缘,我见着你就知道你是个好人,心软,那天在县城我都没怎么开张,我远远见到你就知道你会买我的挂面,你看着就善,刚才那些话,你是第一个知道的,我连我儿子都没告诉……哎……”

“大妈也是要脸面的人,你要是觉得不合适啊,就和上面说吧,把我的贫困户补贴给取消了,大妈不怨你,毕竟责任田流转了,加上卖面的钱,也够让活着了……”

“就是有一条,反映的时候,你跳过村,最好是去县城,这样那些姓刘的就看不到我的笑话了……”

“陈大妈,陈大妈……”赵昊觉得自己鼻子也有点酸,他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国家说了到2020年要全面脱贫奔小康,借着这股风,咱们一块动动脑子想想办法,让您啊能安度晚年,您儿子呢,也得给他个着落。”

“是嘛?”陈彩娣抹着眼泪,语气中并不肯定。

赵昊知道这也是正常,毕竟自己空口白牙的,别人凭什么信自己?莫非自己长着一张主旋律男主角的脸?

摇摇头,努力的想方设法的安慰了陈彩娣几句,见她神情稍微平静些了,他道“陈大妈,要不这样,磨面你还是去村委会用那台电动磨磨,钱上面我贴您得了……”

“不成,不成,这个不成,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咱俩非亲非故的我怎么能用你的钱?再有,你才几个钱,村里不是我一个贫困户,只是是带了帽子的,日子都不好过,你帮了我,其他人家你帮不帮?不帮,你这就是一碗水不端平!外姓人帮着外姓人,让大姓的怎么看?村子里串起闲话来可是了不得的了不得;如果你每家都给了,你哪儿来这么多钱?”

“我……”赵昊不知道该怎么回到。

“后生啊,你是个心软的好孩子,大妈和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要真可怜大妈,可怜这山里的贫困户,你就该好好想想办法,让大家伙儿赶紧真富起来。这个事情,他刘天成干不了,那头犟驴子更是不行,幸亏党和国家政策好,把你派到村里来,这事情啊,也只有靠你了!”

“老支书,和刘主任还是很能干的……”赵昊讪讪道。

“哼,公道的说,刘天成不错,但老了,而且眼光就这点,跟不上了,刘大强,算了吧,就他这个驴脾气,也就给我拉磨的料!”

“噗嗤”赵昊忍俊不禁“大妈您真逗。”

“后身啊,拉拉杂杂说了那么多,大妈就看你的了啊……”

“哎,我一定努力,不让大妈你还有乡亲们失望,小康这条路,咱们一个都不能少!”

……

从陈彩娣家里出来,赵昊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难过,伤感,还有一丝不安,但又觉得自己责任重大。

中滩村的贫困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里面有着复杂的成因和历史问题,面对陈彩娣最后期盼的眼神,还有她用手磨磨面粉时句偻的身影,赵昊暗暗发誓,一定要完成伟大领袖交给的精准扶贫任务。

------题外话------

和诸位打个招呼,国庆得陪着小家伙到处浪去,今后几天大概只能做到每日一更,字数2k-3k随缘。

如果能挤出时间来写的话会尽力多更些。

总之这本书在10月肯定是要完结的。

字数预计35-40w。

再次感谢鞠躬下台。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