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九章 亲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唐清安的计划就是收复复州,盖州。

如今因为刘兴祚对蛮族致命一击,不但顺利达成了目的,还让老奴断后大军形成了溃败。

这五万大军都是蛮族的精锐。

光俘虏人数就高达万余兵,伤亡的蛮兵至今还没有清点完,至少随着清河流入大海的浮尸就无法统计。

目前根据各处汇报,已经高达万余人。

蛮族这五万兵,最多也就逃回两万余兵。

还有不可计数的盔甲,武器,马匹,各项物资等等。

如果不是刘兴祚的作用。

以老奴的威望和能力,哪怕撤退也能带回大部分的蛮军,而且也不会导致蛮军士气大败。

而现在的金江军,除了第一天伤亡了数千兵,第二日并没有多大的伤亡。

哪怕打溃七千五百镶蓝旗的旗兵,也没有费多大的力气。

如今金江军士气如虹。

唐清安在营口严阵以待。

营口到海州才百里。

皇台吉收到代善的求援信,带领骑兵一日赶至海州城,不顾军士疲累,亲自去见父汗。

得知大汗昏迷的消息,一脸的不可置信。

一路上他就惊疑不定,以父汗的威望,如何会让大军沦为溃败的局势?

就算父汗无法取胜,也没道理溃败。

以父汗的威望,加以蛮军的精锐,哪怕受挫撤退,也不当有如此狼狈!

终于得知了原委,皇台吉即愤怒,又感到不服,特别是那刘兴祚。

此人和代善关系深厚,而皇台吉同样信任此人。

却没想到此人会如此行事,如果被自己捉到他,一定要让他生不如死。

虽然心里不岔,皇台吉仍然一脸的冷静。

他有十一万大军,除了留守的军士,撤回来的有九万大军,而海州还有三万大军。

也就是说仍然还有十二万兵。

论精兵数量仍高于金江军。

还能战。

他这般想着。

当老奴一日未醒,两日未醒,三日未醒,蛮族上下都慌了。

皇台吉终于开始换了一个思路。

悄悄的考虑起来,父汗如果醒不过来,那么他该怎么办。

父汗虽然钟意自己,平时的举动看上去彷佛是要传位于自己,可是并没有明言。

皇台吉看向了代善。

代善感受到了皇台吉的视线,也冷冷的看向他。

见状,皇台吉内心不定了。

代善领两红旗,只旗兵就有近一万五千人,旗下蛮丁数万。

而和自己交好的阿敏,整整一部镶蓝旗,七千五百兵溃败在了榆林,截止今日,逃回来的才数百人。

正蓝旗,正白旗都没有资格插手汗位,所以关键就是父汗的两黄旗。

自己只有镶白旗。

但是自己这回攻打北镇中,父皇把两黄旗交给了他统领。

只要笼络住这两黄旗,皇台吉就不惧于代善。

皇台吉想到了此点,代善也想到了此点。

不过两人一则畏惧父汗的威望,二则担忧目前的形势,因此行事都比较克制。

十余万大军驻守海州。

需要后方源源不断的运送物资。

皇台吉不在提议攻打金江军,代善也不愿意再攻打金江军。

一则皇台吉虽然带回来九万军,可是作战小半年了,到底士兵疲惫,没有了锐气。

而海州的三万兵,受到前番大败,士气低下。

金江军又抢占了有利的地形,易守难攻,更又有火炮之利。

不论皇台吉还是代善,都不是短视之人。

因此没有浪战。

而当赫图阿拉已经下雪的消息传来,两人终于决定撤军回沉阳。

不久后的辽左北部大雪一下。

万事皆休。

可是谁来守海州。

皇台吉是不会出头的,代善也不会出头。

莽古尔岱站了出来。

他领正蓝旗,以及各部余部,合计两万兵守海州。

海州到辽阳不足两百里。

大军可五日抵达,急行军两三日即可抵达。

而且海州还有塔山铺等卫城可以拖延金江军,因此众人商议一番,认可了这个军略。

如此这般。

义州驻兵八千人,北镇驻兵一万余人,海州驻兵两万余人。

剩余八万大军,以及原来各地守军万余兵,皆趁着冬日里散去屯落修整。

撤军不是这么好撤的。

既要探查营口金江军军情,又要安排哪一部先撤,哪一部留守云云。

总之。

而唐清安也不敢继续进攻。

他这番大胜。

可以说是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例如陈策世叔,早就告知自己,汉军第一将刘兴祚有反正之意,如果此人能阵前反正。

那么将会对蛮族造成致命一击。

只是他悲痛不已。

根据谢友成所传,陈策世叔被汉奸出卖。

因此谢友成和刘兴祚失去了联络。

对于他到底还会不会阵前反正,唐清安心里没底,因此没有把他算上。

到底还是民心所向。

辽民的惨状,正如史书所言,哪怕是投降蛮族的汉将,不少人都起了反正之心。

只不过朝廷无力接济,形不成内外合击,导致这些心中有反正之意的汉将。

有的孤立无援被灭,有的看透了形势,心灰意冷。

当然又有那白养粹,李永芳,孙德功,张忠等铁杆汉奸,唐清安迟早要跟他们一一清算。

不过这番大胜,并没有令他失去理智。

蛮族主力还在,并不是金江军可以小视的。

真到了危急时刻,蛮族到底还能全民皆兵,说不得民兵也是兵,又在其腹地。

如今金江镇占据了优势,占据了地利。

唐清安不想继续冒险,去赌那一半一半的几率。

明年,后年。

金江镇的实力将更加强大,更加稳固。

有了这一回大军团作战。

七万金江军消化了这番经验,将不再忧心和蛮族野战。

稳妥起见。

唐清安终于罢兵。

同样。

他召集诸将。

任命各地守将。

彭大海驻守盖州,李胜虎驻守营口,张薄驻守岫岩。

另有梁房口关,平山,耀州驿等各命守备。

三城组成品字形,交相呼应,互为犄角。

又有山河险关之地利,因此极为的稳固,哪怕蛮族大军来攻打,也可以坚守下来。

此地守军两万。

李伯升驻守镇江,邓兴驻守凤城,李齐驻重要的守寛旬六堡。

另有长白山脉中新安堡,草河堡,通远堡,青台堡等堡各命守备。

此地守军一万五千兵。

郭英驻守复州,于志驻守得利赢城,陈宏驻守永宁监城。

另有五十寨驿,盘古堡,栾谷关等堡各命守备。

此地守军万兵。

朝鲜军回国,国内援军驻庄河,东沟,东岸一带。

其余兵修整。

全军开始轮守。

如此这般安排下来。

长白山脉各游击区都取消,成为了金江镇真正的地盘。

“就这么放朝鲜军回去?”

二弟刘承敏,深知大哥的脾性,好奇的问道。

唐清安点点头。

三万朝鲜军力太差了。

虽然他把朝鲜军中的精壮充入了朝鲜三部义军,获得这三部义军首领的感恩戴德。

见到他话里话外都是表达忠心。

可是把这三万朝鲜军放回过,卫所军不会这般轻易的放过三部义军,至少要索回原本的军士。

总之。

这三部义军日子不会好过。

对于朝鲜军,唐清安还有大计划要用。

三部义军如果真心投靠他,他会好好大用一番。

如果背信弃义。

他也能转手扶持卫所军。

卫所军本来就敌视三部义军,如今又有自己的插手,其间的裂痕更大。

除非三部朝鲜义军把手里的军士还回去给卫所军,愿意削弱自己的实力。

军头会愿意自己的手里变小吗?

换成是唐清安自己都不愿意。

总之。

以金江军目前的实力为底气,朝鲜乱七八糟的局势,唐清安并不放在眼里。

到处都是他可以借用的机会。

不管是对于朝鲜国主,还是朝鲜卫所军,还是两班贵族,或者三部义军。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唐清安笑了笑。

见到大哥又露出这股迷之自信,刘承敏也放心的点点头,不再担忧朝鲜军之事。

冬天到了。

万物休眠。

金江镇不提。

朝廷得知收到锦州的急报,得知北镇被破,不管是两位圣人,还是朝廷百官。

都无言以对。

辽东节度府成立百年。

从光复辽西,对抗蒙古,压服辽左各部,一路收复前明失地,因此得以永镇辽西。

随着辽东节度使的功绩。

辽左被一一光复,因此大周设立辽东都司,慢慢取代辽东节度使的权势。

几十年来,不论如何打压辽东节度府的实力,但是京城中锦乡侯府一门,向来受到皇室恩赏。

所以。

金江节度使收复失地,在朝廷看来又是一个辽东节度府。

可是,不管朝廷如何想。

当得知辽东节度使殉城之事。

哪怕是文官也不敢再弹劾辽东节度使李达祖。

太上皇隐隐猜测,辽东节度使为皇帝大开方便之门,心里正想着如何敲打李达祖。

是的,太上皇都下意识认为北镇不会被破。

以前左翼蒙古势大时,同样围过北镇。

所有人惯性思维。

北镇能坚持住。

北镇塌了。

为国家镇守辽东百年的将门,塌了。

“金江镇!”

有人开始弹劾金江节度使,畏惧蛮族,救援北镇不及。

更有人弹劾金江节度使图谋不轨,野心极大,只顾占领地盘,有拥兵自重之心。

把丢失北镇的责任推诿于金江镇。

又有京城里的勋贵,不少府邸和锦乡候府亲厚的,认为唐清安救援不力。

有的对唐清安不满起来,指责他不尽心。

如此形势,贾府不敢明辩。

选择私下和各家沟通。

贾珍,贾赦,陈德言三人,亲自去拜访锦乡侯府。

洽谈锦乡侯府小姐亲事。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