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1章 奇怪的中年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隐雾山到长安城十万里路,陈远压着速度低调前行。

在女儿国看到梁瑾引领国家,继续走发展的道路。

在车迟国看到三位妖仙与佛门相安无事,国王陛下低调做人。

这些都是陈远带给这个世界的变化,他觉得自己没有做错。

特别是两国百姓们富足的生活,让他更加坚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

穿过车迟国,乌鸡国,宝象国,一路上陈远并没有多做停留。

走了近半年时间,终于到了大唐的边境。

两界山还是那座两界山,连绵起伏横亘千里。

五行山此时却已经化作了一堆碎石。

当年唐僧扯了镇压猴子的符咒,猴子以担山之力脱困而出。

这座困了他五百年的小山自然逃脱不了崩碎的命运。

那场山崩发生在十四年前,附近的百姓都有听闻那惊天巨响。

他们都说这里是地震引发的山崩。

还说山下原来压着的那只猴子,也被埋在了山石废墟里。

对此,陈远笑笑不语,继续向东赶路。

十四年不长,对于修士来说不过弹指一挥间。

十四年不短,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段不短的岁月。

对于大自然来说,十四年也可以改变许多。

双叉岭的东西道路已经畅通无阻,而且被人为的去弯取直拓宽修缮了新的大路。

路上行人多了起来,形形色色匆匆忙忙。

那年大唐刚刚统一天下不久,最后一个覆灭的梁师都也刚刚灭亡了十一年。

唐王朝经过战火的洗礼,百废待兴。

十四年过去,李世民励精图治二十六年,终于将大唐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百姓生活富裕,人口不断增加,贞观之治已达巅峰。

关于大唐未来的发展方向,陈远也不明白。

按照前世的历史,李世民只活到了贞观二十三年。

多出来的寿命都是崔珏给他改出来的,有这十年寿命,唐朝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没人知道。

会不会有女帝诞生也成了未知之数。

此时的双叉岭上再无一个小妖,寅将军那座洞府也是碎石满地杂草丛生。

陈远转进小路,看着寅将军那深坑。

当年往事历历在目,整个西行之路算是从这里开始。

这里也是陈远第一次见到唐僧的地方,他还在此地闭关了几个月的时间。

陈远站在那深坑边回忆久久感慨良多。

“这位道长有礼了。您在看什么?”一个声音把陈远拉回了现实。

陈远回头一看,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

这人衣着华丽气度非凡,腰间系着一块玉佩,看起来就非常名贵。

虽然穿着便装,却也有上位者的气息隐隐散发。

中年人身上有淡淡的青色气运,应该是长时间身居高位的人自然形成的气运。

这种气运在穆云之类的高官身上都有体现。

“无量天尊。贫道霹雳,这位先生有礼。”陈远打了个稽首道。

陈远换回了霹雳的造型。

进入唐土,有霹雳的度牒很多事情会方便一些。

这面孔其实只有唐僧师徒见过,他们现在去了佛国,这面孔还算暂时安全。

“贫道刚才在看当年的妖怪洞府。”

陈远指了指下面那个隐约可见的洞穴说道。

“道长也知道这里?当年这里的确盘踞了一些妖怪,不过他们早已离开。”那人走到陈远身边也看着那山洞说道。

“先生也知道这里?”陈远反问道。

他知道这里理所当然,这中年人也知道这里缺让他颇为好奇,难道这人是巩州城的官员?

“有所耳闻。”这人说道,似乎眼中有些回忆。

看来他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道长,这是要去哪里?”那人问道。

“贫道一介游方,在外游历多年。如今折返东土,想去长安城看看,听说那里道法至臻,有几位修为高深的真人,贫道打算去请教一二。”陈远看着东边说道。

他的确是想去长安城转转,但却没有找什么高人请教的打算,完全就是胡扯乱编。

双叉岭大概在甘肃武威附近,要去长安还有一些距离。

“道长也去长安?若是无事,不妨与我同行?”中年人开口邀请道。

陈远又是霹雳老道的模样,一脸风轻云淡仙风道骨,让人看了就有种亲切的感觉。

这中年人也是左右无事,便想和着老道同行。

陈远点点头,目下的确无事,与这人一道总有个聊天的。

回转大道,路边停了一个轿子,还有三十几个随从仆役。

有这排场,看来这个中年人应该是个不小的官员。

这人也不坐轿子,让下人牵了两匹马来,与陈远一人一匹就骑在马上走路。

“先生刚才怎么会到那坑边去?”陈远出言问道。

那妖坑距离现在的大陆还有些距离,当年的小路已经废弃,又在这边开了一条大路。

“我听闻当年唐三藏奉旨取经,走到这里,便遇到了妖怪挟持。听说还有两个仆人死于妖怪手下。”中年人提起当年的事情。

陈远看着他没有说话,他在等待下文。

这中年人接着说道:“我与那唐玄奘有些渊源,走到这里便想过来看一看。”

他这么说却引起了陈远的好奇,要说与唐僧有渊源,谁还能比他更深。

“无量天尊。不知先生与那唐长老是什么关系?贫道昔年游方,却也在西行路上与他有过几面之缘。”

“哦?先生见过那人?”中年人有些皱眉问道。

陈远看他表情便知道,他与唐僧应该称不上朋友,说不定还有些仇怨。

“只是见过几面,无甚交往。”陈远说道,他想知道这人与唐僧的关系。

中年人却没有再提唐僧的事情,而是向陈远问起了一些道经义理之事。

这中年人应该是对他的道士身份有所怀疑,才会问及这方面的事情。

陈远虽然没什么钻研,但他学的是天罡地煞的道门正统之法。

义理相通,却也能应对自如。

“道长果然是有道真修,见解独到鞭辟入里。”

聊了一会儿,这中年人算是信服了陈远的身份,有些赞叹的说道。

之后的路程,这个中年人与陈远聊的极好,却是未再提及唐僧一句。

陈远随着他到了巩州,这人有公务缠身,便在巩州停留。

陈远又是独自一人前行。

自始至终陈远没问过这人是谁,这人也没有主动表明身份。

三天后,长安城出现在视野尽头。

渭水河畔草地青青,游人三三两两嬉戏打闹。

百姓们衣着光鲜脸型圆润,精神风貌远比西域诸国精神的多。

大唐果然是大唐。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