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79 章 不知选哪首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一瞬间,申印感觉非常不真实。

甚至要怀疑,是不是个陷阱。

但眨眼他便将这个荒谬的想法抛到脑后。

“不可能,我和张羽素味平生,无仇无怨。即使他要坑我,也不会用这样拙劣的借口。”

当然,经过一想,申印暂时压住心底的喜悦。

继续问明情况。

“不知是什么节目,还得麻烦张羽你亲自跑一趟呢?”

“我忘记说了,这是大夏电视台新节目《经典咏流传》,把古代的诗词用现代流行歌曲的形式唱出来。”

张羽的话说完,罗贤也开口了。

他简单把节目的背景方面介绍一番。

“这可是张羽老弟提出的创意,由萧书台长亲自担任出品人,花费大力气打造的重点节目,我也会担任嘉宾。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小印你要把握住啊!”

由台长担当出品人!!

嘶嘶!

闻言,申印和胡梦佳相对一眼,都看见了对方眼中的惊诧。

不是吧,这么隆重?

“如此说来,我必须要参加这个什么《经典咏流传》啊。”

此时,申印又惊又喜。

心中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都要加入进去,为节目添砖加瓦。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呀,张羽老师你能想到我们申印,真是荣幸啊,谢谢了。”

胡梦佳笑的像花儿一样。

以茶代酒,敬了他一杯。

她丝毫没有怀疑节目的真实性,毕竟敢打出萧书的名号,随便找人去问问就知道真假。

若是骗人,也该换一个人的名头,不会这般大张旗鼓。

况且罗老要参与,担任嘉宾。

“老弟你这份情,我记住了。”

申印对张羽,当然心有亲切,越看越顺眼。

在他事业低谷期,无异于雪中送炭。

天上掉馅饼。

“申总你客气,我也是为了把节目办到最好,给观众呈现最佳的感官体验。”

张羽面色自若,对方的反应在他意料之中。

来前,他便把申印近期的情况了解过。

对他来说,向节目组推荐只是举手之劳。

张羽看中的,是处于困境中的申印,能够积极主动,更好地把歌曲展示给人们。

“我先声明,推荐你给节目组不难,但这首歌演唱难度很大,假如你的表现无法让导演组满意,那么很可能要被刷下去。”

尽管他十分看好申总来演绎这首歌曲,可还得提醒对方。

如果不认真准备,拿出百分之百的全力。

被节目组卡掉,并非不可能。

“你放心,我绝对会拿出最完美的状态来参加节目。”

犹如抓住救命稻草,申印把胸膛拍的咚咚响。

嗯,好!

见到申总被调动起积极性,张羽把谱子拿出来。

并稍微讲解了诗歌的年代背景。

“诗歌很短,主要抒发了作者内心表现出对国家尚不安定的浓郁的惆怅。全诗浑然一体、语言质朴、大气磅礴,包含了双重的思想感情,别具一格。

因此在演唱时,你需要一个层层递进的抒发、爆发过程,气势要足。”

他来找申印,看中的正是对方身上的那股阳刚霸道的气势。

演唱者必须中气十足,符合原作者创作诗歌时的心境,豪迈大气。

嗯嗯,申印不停点头。

“你讲的我都记住了。”他对待这首歌格外认真。

丝毫不因为张羽的年纪轻而有所怠慢。

旁边,罗贤适时插话道:“你可以找相关的影视资料和文物片段来想象当时的画面与场景,了解时代背景。

这样有助于你揣摩和体会作者的复杂心情。”

“你只有两天时间,两天后去夏视面试,能不能过看你的发挥了。”

张羽没有给打包票。

毕竟《滚滚长江东逝水》已经给洪楚说过情,他再替申印出头,未免有越俎代庖的嫌疑。

插手太多,哪怕有萧书倚为强援,同样遭人嫉恨。

还是那句话,娱乐圈除了勾心斗角,更有人情世故。

“好,事情说完,我该走了。”

“唉,别急着走呀,吃饭再走!”申印拉住年轻人,力气很大。

差点没把人扯破上衣。

“呵呵,申总好意心领了,我还有别的事办,你只有两天的准备时间,我不打扰你。”

“那行,等我过了面试,再请你和罗老好好喝一顿,不醉不归。”

像申印这个年代的歌手,大多有歌舞厅的经历。

喝酒再正常不过。

加上他的豪迈性格,不时叫上三五好友,觥筹交错喝个尽兴。

送别一老一少,他兴奋朝天空挥舞拳头。

“真是老天有眼,看来我的好运气终于来了。”

走了两年背运,申印内心的郁闷可想而知。

胡梦佳笑着往里走,十分感叹,“是啊,否极泰来,你也该时来运转咯!”

“我刚刚找人打听过,的确有《经典咏流传》这个新节目,正在筹备中,搞出的阵势很大。”

大夏电视台新办《经典咏流传》,虽然仍在筹办阶段,可没有藏着掖着。

以萧书的重量级身份去担任栏目出品人,即使想低调,也很难低调。

想藏都藏不住。

有心人都能从中嗅到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阵仗越大越好,我不怕动静大,就怕节目扔进水里冒不出一个泡。”

沉寂多时的申印,铆足了劲要大干一场,希望越多人关注越好。

回到客厅,他捡起桌上的谱子。

细细琢磨。

“三句话,就要让我唱成一首歌,确实有难度。”

望着曲谱上简短的三句诗歌,他眉头微皱。

两天时间,如何把歌曲演绎得更好,是申印得面对的难题。

“要不帮你找个历史文化课老师来详细讲解,然后我帮你找找与诗歌有联系的电影啥的。”

胡梦佳是经纪人,两人的利益早就联系紧密。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目前最重要的事,便要通过节目组的面试。

“好的,待会我再去问问罗老师,他作为是音乐创作人,可以从不同角度给出专业意见。”

申印不敢怠慢,决定双管齐下。

自己熟悉曲子,然后让胡姐去找个文化历史老师。

好在京城是个文化中心,别说中学教师,哪怕大学教授也遍地都是。

他等了两年,可不愿错过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大夏台,我来了!”

……

“张羽老弟,你看小印那股兴奋劲,找他可是找对了。”

坐在虹光商务车上,罗贤替申印说着好话。

他很清楚当下小印处于一段艰难期,外边不熟内情的人看着光鲜亮丽,其实日子不好过。

作为朋友,能顺手帮忙,何乐不为。

“呵呵,有压力才能有动力嘛,我懂。”

张羽闻歌知雅意,却没说破。

罗老替朋友说几句好话,人之常情,劝说很正常。

不帮忙,才是有问题。

正如张羽所言,有压力才能有动力。

就因为申印近年事业不顺,收到试唱邀请会更卖力,特别珍惜上镜的机会。

“处于困难时期的人,身上的创作激情,各种情绪最为丰富。”

他的话,不是乱说。

历史上的许多文人骚客,都是因为遭遇到严重的挫折,或者仕途不畅,或者家庭变故等等,一度消沉低落。

这样的悲惨经历,反而孕育了他们旺盛的创作力。

比如屈原,一腔热血无处安放,丢官流放,最后悲愤投江。

但他留下的《离骚》是传世名篇,成为国内浪漫主义文学源头。

还有人称诗圣的杜甫,同样仕途不顺,遭遇安史之乱,目睹百姓流离失所,国家支离破碎。

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思,写下许多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

申印目前的情况,比普通人强,比起他以前的日子,差远了。

只需要一个机会,便能将其郁积的情感充分挖掘出来。

“你自己呢,既然给别人准备了歌曲,难道就没有给你和其其格留下一首?”

罗贤侧头看向年轻的张羽,隐约觉得留了一手。

“没有,没有一首,而是有几首,不知怎么选。”

呃?!

听到这话,把老人噎住了。

你这算不算凡尔赛?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