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四章 讨逆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第一百零四章讨逆战

仲夏夜,沙河的天空缀满了闪闪发光的星星,像细碎的流沙铺成的银河斜躺在青色的天宇上。大地已经沉睡了,除了微风轻轻的、阵阵的吹着,除了远处偶然一声两声狗的吠叫,四下是寂静无声的。

“旅长,您回来了!”跟谢人俊扯了一个晚上的皮,回到宿舍外也是午夜,李大柱冷不丁的冒了出来。

“大柱,你怎么还没有睡?今天不是你的岗吧!”看见李大柱远远的守在门外,唐之道诧异的说道。

“旅长,您还没有回来,我哪里敢睡啊!”李大柱指着唐之道的房间说道:“再说东方姑娘还没有睡,我怕她有什么事情吩咐!”

“你这小鬼,越来越油嘴滑舌了。”唐之道笑道:“现在我回来,你可以去睡了!”

“好的,总算完成任务了!”李大柱说罢,打了一个哈欠就往回走去。

唐旅长突然又想到什么,小声的喊道:“等等!”

李大柱赶紧小跑着回来问道:“旅长还有什么吩咐?要不我再去食堂弄两菜给你们送去?”

“你们警卫排有地方睡觉吧?我想到你们那里挤一挤!”唐之道犹豫一下还是小声的说道。

“旅长不会吧?放着这么一个……”李大柱一脸坏笑着说道:“旅长您也该找一个……”

“臭小子操起我的心来了!”唐之道笑骂道:“跟你说真的,别岔开话题!”

“旅长,您也不是不知道,咱们警卫排几十号人就挤着……”李大柱为难的说道:“再加上排里有几个小子睡觉打呼、磨牙、说梦话……”

“算了算了,待会我去玉璞,到他们那边挤挤!”唐之道无奈的摆摆手说道,副官处人比较少,应该还能挤一挤。

李大柱一听这话如释重负,赶紧小跑着离开了。

“这丫头干起活来还真挺卖力的!”看着还亮着油灯的房间,唐之道边走边自言自语道。

“我说呢,原来睡着了!”轻轻的推开门,唐旅长发现东方毓趴在他的办公桌上睡着了,旁边正放着今天的采访稿。

“反帝先锋,青年统帅!”看着小丫头写在前面的一小段文字,唐旅长不禁笑道:“这小丫头吹起牛来还真是一套一套的。”

放下新闻稿,唐之道俯下身去拍了拍小丫头的肩膀,试图叫醒她让她到床上去睡觉,可小丫头睡得正香并不没有醒来。

“想必是累坏了!”唐之道心中暗道,无奈之下勉为其难的将小丫头抱到他那张小小的行军床上,顺手帮她拿掉头上的鸭舌帽,脱掉脚下的帆布鞋。

“谁!”正当唐旅长拿起军装往东方毓身上盖得时候,小丫头突然醒来,迷迷糊糊之中似乎有个人影要往自己身上扑来。

“是我!”唐之道一把抓住小丫头扇过来的嫩手,低声笑道:“刚才还睡得死死的,现在倒警觉起来了!”

“唐大哥,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一看自己躺在唐之道的行军床上,身上盖着他的军装,小丫头红着脸问道:“我怎么睡到床上来了?”

“早点睡吧,明天天一亮我就差人送你回天津。”唐之道并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是简简单单的嘱咐一句,就从外面关上房间的门,快步离去了,留下满脸尴尬的东方毓。

“怎么这么大的烟味,这个习惯可不太好!”闻了闻盖在自己身上的军装,东方毓喃喃自语道,心里却是美美的。

当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沉寂数日的京城内外终于迎来巨变。经过几日的运动之后,讨逆军西路集中芦沟桥,东路由廊房开进到黄村,两路大军对丰台一线的辫子军形成夹击之势。

逼急了的张辫帅命令辫子军把丰台铁路破坏以阻止讨逆军前进,可这一着引起了外交团的抗议,他们根据《辛丑条约》中“京津铁路行车不得中断”理由,派遣洋兵保护,修理车轨,恢复通车。这一来,局势对辫子军更加的不利。

到七月七日东西两路讨逆军开始会攻丰台,兵力严重不足的张大帅只好把非辫子军打头阵,辫子军则押后督战,结果非辫子军的一个旅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倒戈相向,兵微将寡的辫子军在这种情形下就狼奔豕突地四散逃之夭夭了。被东西两路讨逆军称之为讨逆关键一战的“丰台大捷”,其实只不过是一场小小的前哨战,双方伤亡之多不过两位数,比起“沙河大捷”来要逊色不少。

与此同时驻南苑的第十一师李奎元旅和十二师刘佩荣旅也乘势枪口对着辫子军。伪直隶提督兼十二师师长陈光远也偷偷的溜出紫禁城,回到自己的十二师师部,一回去之后他就通电反正,这样一来讨逆军直逼京师城下。

驻扎在南苑的北洋航空队的飞机也飞住丰台向辫子军的阵地投炸弹,同时向清宫的乾清殿和中正殿也投炸弹,在宫中打死了一个人和一只狗,算是开了国内战争动用空军轰炸的先河。

面对极其不利的局面,7月8日,辫子军奉到张勋的命令,全部退入北京内城,集中于天坛、紫禁城和南河沿张宅三个地区。令步兵统领江朝宗派兵防守各城门,而原驻北京城外的张锡元部就乘势攻进了朝阳门。这一来北京城内可能爆发巷战,局势顿形紧张。北京警察总监吴炳湘乃匆匆地拜会张旅长,要求张旅退出,其理由是北京各城门已经由中立的步军统领接管。

这样一来张勋的辫子军退入内城后,北京变成了三重势力范围,驻守内城的是辫子兵,他们仍然悬挂五爪黄龙旗。中间一道是不挂旗的“中立区”,由江朝宗的部队分驻各城门,江朝宗仍用复辟后的九门提督伪职发出安民布告。既不称“中华民国”,又不称“大清帝国”,布告的后面还用阴阳两种历日。城外则是讨逆军,他们飘扬着五色旗(当时的国旗)。

此时北京各城门布满了半月形的沙袋,南池子张宅门外架起了机关枪,市区的商店关门闭户,老百姓惶惶不安,因为他们恐怕辫兵重施民国2年洗劫南京的一幕,然而这一次张勋却很聪明,他知道北京的外国人很历害,所以辫子兵完全不似当年在南京那样烧杀劫掠,居然不妄取民间一草一木。

作为讨逆军北路军的唐之道部,直到八日才接到命令,让其顺势南下占领北苑,兵进德胜门。这对早有准备的第三混成旅来说,不过小菜一碟,不过两三个小时就到达北苑,与刚刚改旗易帜的第十三师合兵一处,占领京师北、西北郊各处战略要地。

只是刚刚抵达北京外围,就收到第二封电报,要求北路军暂不攻城,停在城外等候进一步的命令。当然这倒不是老段小徐派唐之道再抢功劳,而是各方都怕巷战后让北京这座古城毁于炮火,所以段祺瑞打算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一切。7月8日午后,段祺瑞派汪大燮、刘崇杰入城和各国公使接洽,请其转达张勋,提出了以下的四项停战条约:(一)取消帝制,(二)解除辫子军武装,(三)保全张勋生命,(四)维持清室优待条件。同时派傅良佐、曲同丰入城办理遣散辫子军事宜。

各国公使推荷兰公使(首席公使)为代表,把讨逆军的条件转达给张勋的伪外交部,力劝张勋接受,并表示各国愿意承认张勋为国事犯而加以保护。

而咱们的张大帅似乎并不太领情,眼见做不成大清的摄政王,还想带着几千辫子军回徐海老巢继续当自己的土霸王。所以对老段提出的四条停在条约,张辫帅用四句歌谣来作答复:“我不离兵,兵不离械,我从何处来,我往何处去。”

此时他已忘了那个他所拥立的小皇帝,有人问他怎样对清室作一个交待,他大声地说:“我太傻了,人人都很聪明,复辟不是我一个人的主张,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愿望,复辟成功大家享福,如今干垮了拿我一个人受罪。这件事本来和清室不相干,干成了,小皇帝安坐龙廷,失败了,我一个人受罪。”

既然张辫帅硬撑着,老段小徐也不打算再跟他客气,一声令下讨逆军各部联合反正的北洋军各部,兵临北京城下。第三师在安定门、广渠门、朝阳门外,第十三师在西直门、德胜门外,第十一师的一部分在永定门外,第十六混成旅、第十二师的的一部在彰仪门外,第十一、十二两师的另一部在西苑,对北京采取了大包围。

“唐司令何时开始攻城!”德胜门外第十三师长中将师长李进才一脸谄媚的跟在直隶第三混成旅上校旅长唐之道身后小心的问道。尽管心底里对眼前这个吞掉自己二十多门大炮,超过一个多团兵力的小旅长甚为不满,可毕竟把柄抓住人家手里,李进才只好放低姿态。

“等上面的命令吧。”唐旅长随意的说道,其实眼前的德胜门根本无人把守,按照老段小徐等人的本意还是决定再和辫帅谈谈,毕竟真的引起巷战破坏北京城的话面子上就太不好看了。再说能不能攻城,还要取决东交民巷的外交团是否首肯。

“唐司令,战后还往多多美言啊!”李进才见四下无人,悄悄的将一张四大恒的庄票塞到唐旅长的兜里。眼下虽说他在唐旅长的力荐下被任命为讨逆军北路军的副司令,可战后追究“帝制犯”究竟如何处理,唐旅长的话也很关键。

“好说,好说!”唐旅长余光一瞅是两万元的庄票,不禁心情大好,回身对李师长笑道:“李师长您是军界老前辈,这点风浪对您算不得什么,以后还要李师长多多关照啊!”

“唐司令客气了,你此次立下大功,又深受段总理、徐秘书长器重,前途何止区区一个旅长、师长。我李某人仰仗你多的是啊!”李进才这也不完全是客套,明眼人都看的出唐旅长要一飞冲天了。

“京城我又来了!”这次唐旅长没有再客套,重新转过身去拿起望远镜瞧着飘舞着龙旗的德胜门。不过短短十多个月,当初想要在第十三师谋个营长都不得的陆军部二等委员,此刻居然可以轻易将第十三师长踩在脚下。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