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八十六章:再拒高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赵氏王族旧族被灭,对于赵国子民而言,影响并不大,感情上也没那么大的伤感。

赵氏王族的灭亡,对此关注更多的,还是赵国上下那些官员、世家等等。

对于平民而言,谁当权都无所谓,只要能让他们继续过太平日子就行。

从这也能看出,最近的这些年,赵国王室对整个国家的掌控力,以及在国内的威望,是低到了何等的程度。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王室自身都自顾不暇,自身难保呢,更不要说治国了。

没治理出什么效果,平民自然对你王室没什么感情可言,只要日子还能过得下去,还能过的太平,对此完全无所谓。

而今,新朝初立,可以看成是依旧是赵氏王族统治,也可以看成是新的朝代,旧朝的延续。

如何看都无所谓,唯一让平民们感到惊诧,感到津津乐道的,是这新朝的王,竟然是一个年方十八的少女,曾经的赵国九公主。

尽管女子为王、为皇,在整个天辰界域都不算稀罕,类似的事情曾有过许多,但也不是说隔几年就有一个。

尤其对于小小的二流国度赵国的子民而言,这更是一件稀罕事,足以成为他们议论一月至半年的谈资。

新王登基,必有新策,影响全国,平民们也很关心,这位新王会有何种政策。

而那些世家、官员、武者们,则关注赵灵韵这位新王的能力、靠山等等。

清洗早就结束了,风声鹤唳的时刻已经过去,到现在都没事,大约也能放下半颗心了。

总不能,之前那么好的机会,却故意不清洗干净,留下他们等新王登基烧三把火的时候再动他们吧?

何必那么麻烦呢?

对于这位新王,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人,心思自是截然不同。

武者世家和势力早已畏缩起来,不敢有任何的异心,哪怕……这新王和王室的力量弱到极点,他们也不敢多想。

毕竟这不是旧王室了,众所周知,新王是旧朝八王子扶起来的。

也就是说,新王背后可是站着一位一流大势力圣子的,这位圣子,日后至少也是武王级别的存在,极有可能登上武皇层次,寿数三千年。

这近三千年内,他们是休想再有别的心思了。

更不要说,还有一个可能也会帮助新王的殷浩然了,殷浩然背后又站着药盟,这种情况下,他们哪敢生半点异心?

而纯粹只是官员世家的势力,更多是关注这位新王的能力。

一国之君的能力大小,是和他们的权力、忠心、自由度等等息息相关的,更与整个国度的强弱紧密相连。

清廉且忠心于王室的,自然希望新王能力足够,是一位明君。

那些贪官、野心家之类的,则恰恰相反,希望新王越差劲越好。

这样一来,虽然他们无法觊觎王位,但却可以掌握更大的权力,得到更多的资源,划地自治,像此前轰雷府那样说不定都可以做到。

这就是君王、王室弱小的后果。

当然,目前这些官员只敢暗地里想想,本身权势也达不到那么高的程度,否则早就被清洗掉了。

这一个月间,整个偌大赵国,上上下下无不在期待着、等待着,期待新王登基的那一刻。

谁都没想到,这一等,就是足足一个月。

最后,据说还是王城的官员、世家,还有当朝太傅,唯一一位三公的武道总院院长柳传功多番劝谏,新王才勉强同意登基接位。

这一日,赵国上下普天同庆,王城之内,更是张灯结彩,家家户户大肆庆祝,脸上的喜意都要洋溢出来了,仿佛过年了一般。

王国的其他府平民没什么感觉,他们身为王城的平民,可是完全不同啊。

要知道,一个月前,他们面临的是屠城的大祸,全城上下一千多万人都要被屠个干净,不说灭族绝户都差不多了。

经此一劫,王城所有人都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狂喜之余,却也并未有时间去庆祝,去欢喜。

因为王城诸事未了,百废待兴,平民也要为王城建设添砖加瓦,哪里闲的下来。

如此,一个月后的今天,趁着新王登基,普天同庆,各家各户也是毫不吝惜钱财,当成了过年与大寿一般过。

毕竟是鬼门关走过一遭,和重活一世也没区别,那种险死还生的狂喜,憋了一个月,总算是得到了释放。

当然,表面上,是要庆祝新王登基的。

对这位新王,王城子民也是感情十分复杂的。

他们是天子脚下的子民,与王国各府的其他平民都不同,与君王更为亲近一些。

按道理说,是旧朝赵王和众王子的错,才酿成了如此大祸,大祸的源头,更是八王子赵雨明,他们是痛恨赵氏王族的。

但此事毕竟也不是赵氏王族故意为之,他们也是受害者,或者说,自食其果。

而赵灵韵这位九公主,更是无辜中的无辜,也是一个可怜人。

原本,赵灵韵在世家和平民之中,人气就十分高,许多平民百姓都十分关注与喜欢她。

而今,又是新王,且得到了八王子和殷浩然的支持,诸多子民便是想恨也恨不起来。

平民们都知道,殷浩然才是救下他们的真正的大恩人,再生父母,对殷浩然的感激,比任何人都大。

经此一劫后,谁都没有想到,殷浩然在王城的威望与人气,一下子达到了巅峰,甚至超过了柳传功院长。

虽然殷浩然没有明确支持新王赵灵韵,但也是他保下的赵灵韵,何况两年前,殷浩然和赵灵韵还差点成了一对儿,这在平民百姓们看来,联系自然是深切与紧密的。

甚至坊间已经传出来,殷浩然如此是英雄救美;二人金童玉女,天作之合;殷浩然是神灵下凡,拯救众生的无上神……

诸如此类的传言,数不胜数,偏偏还有不少人信,尤其是老一辈的人。

在如此巨大的威望影响下,本身赵灵韵又与大祸没什么关联,王城百姓自然恨不起来,却也感情复杂。

总之,这一日,王城陷入了大狂欢之中,就连死牢之中的死囚,都得到了诸般优待。

这一日一大早,殷浩然等人就被从房间里请了出来,坐上奢华的座驾,缓缓向王宫驶去。

一路上,各世家、武者、官员不算多,但也不算太少,还有许多势力以及其在赵都的分部,也都驱车到了王宫,为赵国新王登基祝贺。

这其中,就有赵国北面的邻居大月宗,还有其它方向的相邻势力,都派了人过来表示心意。

还有就是如药盟这种势力的分部,毕竟是开在赵都,赵国国君登基,架子再大,也是要表示一番的,这又不是旧朝和赵氏旧族。

如此盛景,赵国已经多年不曾有过了,可以说,这是赵国近千年以来,最热闹,最鼎盛,面子最大的一次了。

对此,最高兴的莫过于忠心于赵国的诸多世家、武者、官员们了,对此自是乐见,且感到万分与有荣焉。

这一刻,甚至不少人都觉得,赵氏王族被灭,这一次大祸也不是全然是祸事,反倒可能是幸事也说不定,赵氏王族可以借此浴火重生,重现当初建国之时的极致鼎盛也说不定。

新王登基从数天之前就开始准备了,一直到今日凌晨三更刚过,才开始正式开启,筹备着诸多礼仪等。

天色还昏沉一片的时候,新王赵灵韵就被宫女们伺候起床了,然后是焚香沐浴更衣,穿上庄严奢华的龙袍,头戴平天冠,让看起来颇为稚嫩柔弱的赵灵韵,此刻倒现出无比的威严和英武。

礼部的大臣早已率领礼部臣工和宫女侍卫们,从凌晨便开始准备诸多礼节,布置整个王宫,各方面礼仪与筹备无不完善,人人都忙的晕头转向。

待到天光大亮,世家、官员、武者、势力纷纷进入王宫之时,也恰是到了观礼登基的时刻。

号角长鸣,礼鼓擂动,一派庄严的紫霞殿外的广场上,身穿金甲的侍卫侍立两旁,一支长长的队伍自这一座宫的宫门外缓缓涌进。

所有人皆身着盛装,队伍中间的那道娇弱身影,正是新王赵灵韵。

一行队伍穿过广场,赵灵韵拾阶而上,来到摆好的桌案前,静静地站定。

“奉天承运,受上宗诏,今赵氏灵韵……”

一旁的礼部尚书目不斜视,神色深沉而肃然,朗声诵道。

王朝、皇朝之类的势力登基掌权的礼节最是繁杂,规矩甚多,好在,在赵灵韵的要求下,已经尽量缩减了礼节和流程,众人只等了半个时辰,登基流程便走完了。

最终,赵灵韵接过了传国玉玺,将之高高举起,象征着君王权力正式生效。

“臣等叩见王上……”

“恭喜灵枢王……”

一众大臣跪倒在地,众势力来人和武者等,则拱手作揖表示恭贺与见礼。

登基完毕,接下来,自然是展开诸多活动大宴宾客了,还有就是大封臣工,从龙之臣。

受封与得到奖励的人很多,大多都是新官员,刚上位的新人,但也有本身就位高权重,至少地位身份不低之辈。

比如柳传功院长,就被直接封了一个世袭公爵的封赏,号“薪火”,地位与旧朝的五公世家一般。

且不同于太傅这种仅有荣耀的虚衔,公爵即便没有实职,也是具有一定的军权与政权的,地位高的没边。

不过赵灵韵并未给予实职官位,但谁都知道,肯定不是新王舍不得,而是这位总院院长不想要。

一般来说,这就足够惊人了,足够赵国上下所有人都震撼与重视,但此刻所有人都没有去多关注这个封赏。

因为封赏是大约从下而上的,柳传功并不是最后一个!

“武道总院学员殷浩然。”

赵灵韵忽然道出一个名字,让无数人心头一惊,万分好奇。

殷浩然的功绩太大了啊,救了整个王城,还有赵氏王族本身,功劳比柳传功都大,新王会封赏什么?

殷浩然也是一愣,轻叹一声,还是站了出来。

“殷浩然忠君爱国之心拳拳,苍天可证,更救下本王与王城无数百姓,本王几经思量,决定封殷浩然为吏部、兵部尚书,执掌二部,封殷浩然为当朝太师,掌天下文武,封殷浩然为世袭一等公爵,号‘天正’,封殷浩然为上柱国,掌全国兵马,诸事独断之权。”

赵灵韵的声音清脆却沉凝,威严而肃然,可一番话说出来,却是震撼了所有人,包括相邻大势力的代表、使者。

顿时,此地一片倒抽凉气之声,仿佛这里的空气都被抽干了,可见众人的震惊。

然而,不等他们震惊完,一个淡然的声音,再次将他们打的发懵。

“谢王上封赏,请恕殷某不能接受。”

殷浩然声音平淡而镇静,云淡风轻,却更是骇人听闻,比赵灵韵的话还要让人震撼。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