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05章 怪胎一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第三章末尾的时候交待,刘利云说的是,肖志行,让自己有了生活的勇气。

那件事,就发生在此刻的网吧中。到底肖志行做了什么伟大的壮举,让一个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的姑娘重新拾取了生活的勇气?

这么说,就麻烦了。因为实际上肖志行并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就是写了篇很短的文章,边写边向文清解释。其解释,还带有一定炫耀的成分在内。站在后面的刘利云见了,就重拾“生活的勇气”了。

这当然是刘利云有所夸张了。刘利云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刘利云有是的改变父亲的信心,有的是踏进牢门的勇气。肖志行给刘利云带去的冲击,是强烈的,但还没有达到重拾“生活的勇气”的地步。

刚刚说刘利云有改变父亲的信心,其实还不完全对。完全对的,是具备踏进牢门的勇气。实际上能不能改变父亲,刘利云并没有把握。而且,父亲刘元衡年纪也大了,本来就不想干事情了,好事恶事都不想干了。改不改变父亲刘元衡的思想,意义已经不是很大了。

意义重大的是父亲的犯罪事业,刘利云不想让它继续下去。但是,刘利云也清楚,就算是自己继承了龙头老大的位子,也是无法终止的。所以,刘利云才不惜坐牢,希望能够把父亲的犯罪事业葬送一部分。

肖志行对刘利云的真正的影响,是重新坚定了刘利云对某个想法的信心。是的,就是一个想法。那个想法是刘利云花了好几年时间琢磨出来的,并不是肖志行启发的。只不过,那个想法执行起来太难了。因而刘利云并没有执行的打算。邂逅肖志行之后,刘利云才坚定了对那个想法的信心。

是什么想法呢?刘利云认为,父亲干嘿社会,说穿了也是为了赚钱。倘若走正路也能够赚大钱,那就不需要干嘿社会了。但是,走正途怎样才能赚到大钱呢?这个问题的难度,所有读者都知道,因而就不再解释了。刘利云虽然知道这个想法是釜底抽薪的最好办法,但由于难度太大,刘利云看不到希望,因而才没有信心。

肖志行的表现,的确让刘利云建立了信心。刘利云自己感觉,其意义就跟重拾“生活的勇气”差不多。刘利云是女人,并且还是个不太成熟的二十二岁的小姑娘。她的思维,并不完全适用逻辑二字;量子力学里面的测不准观念,相对还要接近一些。

……

肖志行究竟写了篇什么样的文章呢?

文章的主体是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是有一对年老的夫妻在网吧外面卖水饺,肖志行去吃了,目睹那对老夫妻很恩爱。文章的小部分篇幅,说的是肖志行返回网吧的时候,看见一个女孩在观看某男明星的新闻视频。因为男明星感冒了,女孩泪流满面。两段故事合在一起,肖志行提出质问:为什么他们(泛指所有年轻人)能够因为“偶像”感冒而流泪,而对于贫苦的老人家却无动于衷?继而肖志行得出结论:现在的年轻人缺少的,是爱与责任。文章的题目,就叫做《爱,与责任呐!》

不能不说,文章的两段故事都是生活中的常见镜头。并时刘利云也经常看到。只不过看了就算了,并没往心里去。肖志行那篇文章,体现出对生活观察的细致。这让刘利云很是惊叹。

不过这还算不了什么。真正让刘利云震动的,则是肖志行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社会现任感和“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走正途赚大钱的想法的确困难,但是跟挽救社会道德相比,就是小菜一碟了。在刘利云看来,肖志行根本就不是要准备做成什么事,而是认准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之后,不论成败,就勇往直前,尽一分力算一分力。而刘利云自己想事情的时候则考虑了成败。肖志行真是太伟大了,自己真是太渺小了。

这么一想,理智的东西就有点感情化了。肖志行的长相本来就眉清目秀,不乏英俊气质。到了刘利云眼中,就变成最最理想的白马王子了。刘利云在本书刚一出场的时候,是一副花痴模样。是的,刘利云是花痴。不过刘利云这个花痴与一般的花痴不同。刘利云是先佩服肖志行的思想,然后才对肖志行花痴的。因而我们可以将刘利云定义为高级花痴。

肖志行旁边有个文清,这对于泡妞大业来说,非常忌讳。刘利云在转向花痴的那一刻,也注意到了文清。不过,文清的年龄大,这让刘利云有点放心。刘利云再弯腰听了一下。肖志行向文清说的什么,刘利云并没有听清。但刘利云感受到了肖志行对文清的态度。那绝不是对自己女朋友的态度。

顺利提一句,刘利云的恋爱经历那肯定是相当的丰富。她可是在资本主义国家长大的。那些国家本来就那样。如果刘利云像石京晶这样,反而不正常了。

刘利云是善良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嘿社会,因而不仅当时没有找肖志行搭讪说话,事后也没有找人跟踪肖志行。那之后刘利云就与肖志行失去了联系。今日民权路招聘会相遇,刘利云认为自己与肖志行很有缘分。

……

回到第三章末尾,刘利云正说到自己受肖志行影响的事情。当然,刘利云的原话肯定是另一番模样。末了,刘利云续道:“肖大哥为了自己的信念,明知成功无望,仍然义无反顾。我也应该向肖大哥学习才是。所以,我就取消了交易。继不继位,我不关心了。我关心的是,走正路,赚大钱。”

“嗨,原来是这样,”李壮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道,“我还以为你们发现了我们的布控,这才取消的交易呢。这事儿,谁能想得到呢?怪我自己运气不好吧。”

刘利云笑了笑,道:“是的,你运气不好。运气尤其不好的是,上前天的事情,你又赶上了。”“啊?”李壮道,“莫非上前天的事情,真的另有别情?可……可是石京晶真不是岛国人啊,这我们仔细查过的。”

“如果我说上前天的事情没有名堂,你信么?”刘利云道,“就算是你信,石京晶也不会相信吧。开个玩笑,有必要制造一场假车祸吗?”石京晶接口道:“我当然不信。制造假车祸,至少得一辆车两个人。后来被抓的有四个人,还被扣了一辆商务车。”李壮道:“还有,现场监控镜头全部毁坏,也是需要人手的。那个玩具娃娃,估计也不便宜。肯定有名堂,只是我们定不了案而已。”

刘利云道:“啊,不愧是李副局长的儿子,”见李壮要发怒,忙接着说,“答案,其实你已经知道了。上前天的行动,目的是:发案,但又要让你们工安局定不了案。这是我父亲那边给我出的难题。现在我完成了,我就赢得了走正路的权力。”

“哦,难怪那么不计成本的干,”说到这儿,李壮吸了口气,又问,“可是石京晶,也是你们的人吗?”石京晶忙道:“我世代身家清白。今日挂上的,是已经走正路的利云姐。”这个时候,石京晶已经做出了决定,跟随刘利云了。

刘利云道:“当日的交货方,你们一直没有得到情报对不对?”李壮道:“对对对对,直到案发前不到一分钟,我们才知道是石京晶的。”刘利云继续道:“那是因为,我们也不知道目标是谁。石京晶,是我爸临时指定的目标。”

李壮问:“临时指定,怎么就知道她叫石晶京呢?”刘利云道:“我爸应该是以前就知道石京晶的。至于他是怎么知道石京晶的,我也不知道。反正是没有一点来往就是了。石京晶的清白,我可以保证。”

“老板,刘利云,我看,我们两个人的情况都介绍得差不多了,”李壮道,“最后需要确定的是,我们大家今后怎么称呼你。我个人认为,叫老板不够亲切。”刘利云道:“说得不错。那就叫我My_dear吧,中文写作麦迪尔。”石京晶道:“我不是拉拉,我不能那么叫。我叫刘姐或者云姐。”刘利云道:“那好,石京晶叫我云姐,文清叫我云妹。”石京晶道:“其实我觉得嫣字不错。巧笑嫣然,顾盼生姿。”刘利云长期在国外,并不熟悉国内香烟品牌,故道:“嗯,不错,那就叫我云嫣吧。”

李壮扑哧一下笑了出来,把自己的香烟摸了出来,扬了扬,道:“麦迪,我平时就抽这个。云烟太贵,我抽不起。”刘利云也笑了,向石京晶骂道:“好哇,你这个死妖精。”李壮道:“下面,是不是该石京晶自我介绍了?”刘利云道:“对、对、对。”

……

石京晶放下了茶杯,道:“我呀,我就简单了。我今年二十一岁。在我四岁的时候,妈死了。我的爸爸,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爸爸虽然至今犹在,却相当于没有。我是在舅舅家长大的。舅舅、舅妈对我很好。他们有个女儿,也就是我的表妹,十六岁,今年上高一。我是前年参加高考的。大家都明白现在的学费吧,上大学很贵的。舅舅、舅妈毕竟不是亲生父母,而我呢,当时也十九岁,超过了十八岁。无论是从法律上还是道义上,我都不应该再向他们伸手了。因此我没有上大学,就此参加了工作。

“前年下半年,我在一家小型广告公司做前台前待。基本上没什么事儿。就在那里,我开始向起点投稿写。转年一月,我签约了。春节期间,我就辞职了。那以后,我就一直以写作为生。总之,我就是起点的写手。嗯,就是酱紫。”

李壮道:“不错,石京晶的经历很简单,比我的经历还要一清二白。我们曾经派人调查过,所掌握的情况也是这样。”石京晶道:“呃,我补充一个情况。那就是,我的男朋友,就是李壮。”李壮张了张嘴,想要辩解一下,又怕伤了石京晶的面子。而且石京晶的外貌及气质,也非常符合李壮往日的期望。因而李壮就没有出声。

不过,李壮的表情,还是被肖志行和文清注意到了。肖志行没有反应。文清则会心地笑了一下。

“石京晶的经历不止这些。”随着话声,阎妈进来了。刘利云挪了个位置,刘阎妈坐下。跟着进来的大妈服务员添茶之后离开了。然后阎妈向众人点头表示招呼,然后问:“石京晶,是你说,还是我说?”石京晶道:“当然是您老人家说了。”

“看来是小看了嘿社会的调查能力了,”阎妈又笑了一下,道:“石京晶的经历,大面儿上就是刚才所说的那些。但是,没有上大学,并不是因为经济原因。而是因为石京晶个人的原因。

“石京晶成绩优异,优异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地步。好像无论什么学问,只消看一遍,也就学会了。别看现在她只有二十一岁,实际上知识已经涵盖医药、化工、建材、机电、海洋、生物、金融、财政等各方面。虽然没有一项达到专家级别,但每一项又都非同小可。随便拿出一项,基本上都可以挑战那个领域的大学教授。而这么多项学问加在一起,实在是难以想象。说她是个不世出的怪胎,那还差不多。

“石京晶理科特别强,基本上都是满分。照着既有的轨迹,高考成绩肯定在七百分以上。七百分以上,那就是青干院的录取线,而青干院,那是全免费的。不仅免费,而且还有津贴。其津贴还高于一般社会平均收入。青干院毕业的学生,一律进入豆腐机关。一年实习完毕,转正之后,即享受副省级待遇。

“但是,辉煌的前途,石京晶自己不要。临近高考报名,自己突然换成了文科。并且没有好好复习。不过,尽管如此,石京晶前年高考成绩仍为663分。在清华、北大、浙大的本市录取线以上。之后,石京晶拒绝填报自愿。在那种情况下,浙大仍然向石京晶发放了录取通知书。而那个时候,就是要花钱的了。入学四千五,杂费六千多。石京晶就以学费太贵为由,拒绝了入学。

“许多再低一档的学校向石京晶抛出橄榄枝,许诺的条件就有点像青干院了。但已经拒绝了青干院的石京晶又怎么会接受低两档的学校呢?最后,石京晶就参加了工作。

“我所知道的情况就是这些。石京晶,你有没有什么补充或纠正?”

石京晶向瞠目结舌的众人讪笑了一下,然后才向阎妈道:“阎妈说得很对。我没有补充。”

……

刘利云叹道:“乖乖,真没想到,石京晶你还是这样一个怪胎!”石京晶嗔道:“再说怪胎我跟你急。”刘利云道:“我是老板哎。”石京晶道:“是老板,我照样急。”刘利云笑道:“好啦好啦,我不说你是那个啥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肖行志插言道:“呃,这个……石老师能不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我指的是,为什么石老师能够学得又快又好呢?”刘利云附和道:“对对对,这个问题,我也很想知道。”

石京晶道:“其实说来也很简单。就两个字:一定要搞得全懂。从少儿时期,就做到全懂。因为无论是多么高深的学问,其实都是在以往学问的基础上,添加了那么一丁点。倘若以往学问是全懂,添加那一丁点,一看就明白了,自然不需要刻苦用功。所以学习速度就特别快。我曾经有一科,没有做到全懂。后面感到吃力了,然后我就向前追溯,一直追溯到三年前的进度,才实现了全懂。不要害怕追溯的年代久远很辛苦。其实只要实现了全懂,再赶回来的时候,速度是很快的。就我刚才说的那科,三年的进度,我在全懂之后,一个星期就赶回来了。尤其重要的是,赶回来之后,就变成了现在的全懂。”

“石老师说话深入浅出,十分明白,”肖志行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肖志行,石京晶已经介绍完了,该你了。”刘利云道。

……

“是,”肖志行清了一下喉咙,端正了一下坐姿,道:“我没有石老师那样的光荣历史和绝世才学,也没有李老师和麦迪老师的家庭背景,我实际上就是一个‘格格不入’、‘惹人厌’的散文写手。不过呢,保持本心并不是远离世俗;我仍然是世俗的一份子。我仍然在接触网络,仍然爱看湖南卫视和新闻,仍然会谈论音乐、服装、汽车,仍然会因为社会上的种种现象而感叹。

“我的家境不是很好,现在还欠着许多的外债。我的父母一直四处奔跑,依然入不敷出。我还有个弟弟,现在是小学四年级。我自己,正在××大学里念书。

“我感觉到自己的学费就是家庭里最大的负担,这让我耻于面对我自己的父母,更不忍心看见挨冻受累的弟弟。因此,只要有机会,我就在寻求挣钱养家的机会。

“我理想的工作,是在一家杂志社或出版社,从事自己喜爱的文字方面的工作。但是我大学还没有毕业,只有高中文凭。虽然说去年我获得了‘全国论坛大赛三等奖’,却也没有什么帮助。我甚至去过建筑工地找工作。但是又为我长得不够壮实,而未能如愿。

“不过,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的。是儿子,就得有替父母分忧的觉悟;是男子汉,就得肩负起养家的责任。所以我就一直不停地找,直到今天石老师带我来见麦迪老师。

“我的情况,基本上就是这样。若有不当之处,纯属个人意见。呵呵。”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