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96、九十六 吾心所向,登逍遥伴太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步于珠穆朗玛峰顶,眼前所见皆是一片白茫茫世界,风停雪止,天始放晴。丝毫没有暖意的阳光洒下来,在雪地上倒映出晶莹的反光,普通人看久了便会雪盲。高峰之下,山如丘、树似蚁、人为尘。

瑶光直到站在这世界最高峰的巅峰,才有了“不惧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峰”之感。似乎只要她一翻掌间可覆云雨,一眨眼间可度生死。

于是,在这离天最近的地方,瑶光端坐下来,闭目沉思,开始回顾自己的一生。

六岁之前在野猪岗,过着人不如狗的生活。

记得那时候她心中只有无尽的怨恨,每当因为衣服没有洗净、粮食没有及时收到仓里、饭菜里吃到了渣子等等小事而遭到毒打的时候,她常常想到自杀。她不知道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能够向大人撒娇,然后小小的愿望就能够得到满足,而她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

她仍然记得那一次,酷寒冬夜里,她因为一件小事被杨家夫妇关在门外受了半夜的冻。那时候她蜷缩在麦秸垛中,浑身都已经冻得麻木了,手脚的上的冻疮裂开流出黄黄的脓水,麦秸秆一直扎进伤口里她都没半分知觉。

就在那天夜里,她开始思考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这样每天起早贪黑的被驱使着干活,还要吃不饱穿不暖的遭受毒打吗?这就是她活着的全部意义?

她一想到以后的人生一直都是如此,就感到绝望。

终于,在那天冬夜里她想到了死。

她僵硬的从麦秸垛里爬了出来,来到放置农药的简陋仓库里,拿出一瓶杨父用来除草的农药。她看了一眼杨氏夫妇房间黑漆漆的窗户,一口气灌了下去。

但是后来才知道,那瓶农药早就用完了,杨父为了避免浪费,灌了些河水涮瓶子里的药液,而那点儿药性只让她大病了一场,却仍然活在这个世上。

后来,在她来到金丹派的前两年,简直不敢相信生活竟然如此轻松,能够学习,能够吃饱,所有人都彬彬有礼,分配的洒扫工作也轻松的不像话。救她的灵溪真人性格随和,对她很是慈爱,她第一次受到如此的对待,简直受宠若惊。

六至十七岁,学习道家典籍精义。

应该说她开始识字就是从道家典籍开始的,自她开始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是在站在修士的角度来认识世界的,她是从“太极”“五行”“混沌”“天道”“内丹外丹”这些东西中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而不是从“数学”“生物”“进化论”“基因”“物理”“政治”这些东西中。

别的孩子是从“小红帽和大灰狼”“海的女儿”“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的童话故事开始的,而她从小是听着“陈抟老祖一睡千年”“萧史仙乘龙吹箫”“吕纯阳天遁神剑”“葛仙翁吐饭成蜂”的故事长大的,她是听《道德经》《抱朴子》《老子想尔注》《云笈七签》《道藏》开始启蒙的。

她的未来从一开始就被确定了位置和方向,这个方向形成了她的目标和理想,形成了她的基本生活状态,她根本想象不到除了修道之外的生活是什么模样。

她最开始是为了不辜负灵溪真人的慈爱,而努力学习道家精义。那个时候,她人生中第一次从一个人身上看到了父亲的影子,这种被人关爱的感觉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所以她更要好好的维持住,无论如何都不能失去。

于是,她努力的背诵着那些绕嘴又难以辨认的小篆、大篆、金文、钟鼎文写就的古老典藏,还有一些上古存留下来的古文字,以期得到更多的关注。

终于,在快十岁的时候她被灵溪真人收为弟子。

灵溪真人本来性喜游山玩水,不怎么爱教导小辈,所以当瑶光成为他唯一的弟子时,她是多么的兴奋。几天夜里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只好半夜里攻读典藏或入定修炼。

开始的确是为了得到灵溪真人的注意而努力修炼,但到最后,她真正的开始对修炼感到了兴趣。修炼的途中就仿佛在挖一个宝藏,在外围挖的时候偶尔能够挖到一两块金子,越往里挖收获的越多。每当她明白了一个不解之处,都仿佛离宝藏又前进了一步。

那个时候她还没有什么追求长生久视、追寻天道法则的意识,她只是单纯的觉得修道非常有意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她渐渐超越了同龄弟子一大节,却也没有多么出类拔萃。

有一天,她在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对俗》中读到这样一段话:“登虚蹑景,云x霓盖,餐朝霞之沆瀣,吸玄黄之醇精,饮则玉醴金浆,食则翠芝朱英,居则瑶堂瑰室,行则逍遥太清。”她神思随着这段话飘摇了很久,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清气,那种脱离了肉体凡胎的逍遥,使她向往不已。从此,她开始为了自己而修道。

因她天生水木双灵根,在众多弟子中算是资质比较好的,又从小就肯下工夫学习,一向在同龄弟子中处于上游。在金丹派的十几年中,她和几位师兄弟也曾去尘世历练过几次,多少同门弟子一出山门犹如出笼小鸟一般,又有多少弟子迷恋尘世繁华的生活而迷失其中。但是在她看来,红尘俗世固然繁华欲迷人眼,那避世的山中清修生活才能让她安下心来。

莫贪享乐,风花雪月永无穷;不恋浮名,梦幻泡影终有限。

在后来,在快十七岁时,她受恩师指点,独自一人下山历练。方得知自己的亲生父母另有其人,但那时,她心中已无怨恨。上天待她不薄,在她人生最绝望之时将师父送于她面前,教导她,关爱她,她还有什么怨恨,还有什么不满足。

就连亲生父母也只不过是意料之外的惊喜而已,甚至是上天给她的锻炼和考验。考验她是否经受的住亲情的诱惑,考验她是否迷恋红尘的繁华。

是的,她的父母爱他,她也爱她的父母,但这并不能阻挡她追寻自己道路的脚步,她的脚步太坚定了,坚定到这世间几乎没有任何事可以阻碍她。

她的眼中除了“道”、除了“长生”,再容不下半点多余的尘埃。这世间种种演绎,不过是与她不相干的电影而已,她偶然看看,却不沉迷其中。

但知长生意,不见人是非。

之后得到小混沌界,是她之幸,是给了她一条通向长生的可能之路。小混沌让她知道,自己拥有了与时间同在的可能性,拥有了追寻道与法则的潜力,而不是像其他修士一样,终其一生都在为着稀少的修真资源而奔波。

她唯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这个木桶能够装得下小混沌界这个巨大的海洋。不管是灵力、法术、神识、还是道行,每一项都如组成一个木桶的一块木板,不管缺了哪一块,这个木桶都会漏水,所以她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全面提升、平稳前进。

在小混沌界的资源补给下,她从来不疑灵力、法术和神识会停滞不前。灵力需要灵气的输入,小混沌界中灵脉灵气充沛、灵石遍布,法术则需要她自己的熟练运用,神识在小混沌资源的不断补充下也稳步增长。但是道行这个东西是讲究悟性的,每个修士都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去领悟、去寻找,思考假借不得他物。

之前她修为到n丹后期,就像那个由四块木板围成的木桶,灵力、法术、神识齐头并进,只有道行拉下一大截,于是修为便只能维持在道行的水位上,其他三项超出再多也是没用,因为水位线只取决于最低的那一项,多出的只能溢出来。

而只那次孤岛崖顶,受布鲁斯偶然一句话而顿悟之后,她那块决定着修为水位的木板蓦然拔高,和其他三项齐平。

她是真的已经到了n丹期巅峰了,结丹已然势在必行!

缓缓睁开双眼,眼前一轮明月当空。原来,她闭目沉思已久,竟然不知不觉已然是夜晚了。

月色如银,雪山如玉。

她微微一笑,缓缓站起身来,此时识中渣滓俱沉,神思清明,目无尘埃。

珠峰端坐忆往生,长思虑尽神清明。

道似崎岖苦难攀,吾心偏向虎山行!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