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七章 明知山有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陕西剿匪是大明现今最聚集目光的地方,据后金退兵后,崇祯能否再次获得胜利,这关系到大明的走向。在一个山洞里一群人对陕西剿匪更是十分的关心。山洞外杂草重生,跟一般的山洞没啥区别。洞内却是十分宽敞,几十颗夜明珠照得如同白昼一般。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身穿一身全黑的绣着狮子头的衣服,袖子十分的宽大一边各绣这一只下山的猛虎头,头戴着一个吓人的面具。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一看这个就是首领。在底下跪着几十个人,为首的是一个穿着一身红色绣着一个虎头的衣服,大约有近三十岁的男子。

这个穿着全身红色衣服的男子,血红色的眼睛,脸上有三个刀疤,外号叫血魔。血魔开口道:“首领,高迎祥误入车厢峡,又连日暴雨倾泻,此次义军怕是凶多吉少。我们是否要帮他们一回。”

首领站起来道:“皇太极此次出兵,八旗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崇祯如今正是得意之时,派了孙传庭又把陕西地界的义军全部赶入车厢峡,另外山西,河南,山东等地义军也损失惨重。如果我们见着他们全部被消灭,那几年后皇太极再出兵攻击大明,怕就十分艰难了。是该救他们一回了。”

血魔听了首领的想法后道:“首领,可如今高迎祥已入车厢峡,四周全是官兵,我们杀不进去的,应该如何解救请首领明示。”

“恩,这是个麻烦事,车厢峡内进入基本就无法出来,我估计高迎祥会诈降。等他们出来后,到时候我们再跟他们联系。帮他们脱离险境。”首领道。

“可是,首领,据了解崇祯是不安排诏安的,我怕他们诈降不会成功的,只要他们那些义军头领不死就已经万幸。”血魔觉得义军诈降没办法成功。

“那就只有一条路了,陕西这些义军头领不是一般的人,我料擒获义军头领后孙传庭和洪承畴都不敢做主,肯定只能暂时囚禁。等崇祯的意见后再行事,那我们就劫狱。只要救出这些头领就行,那些士兵如今大明内要多少有多少。”

“血魔明白,不过要是能让这些义军头领上京受审就更好了,那我们就可以在路上下手,这比劫狱更容易些。可是自从魏忠贤死后,朝廷就已经没有几个可以说得上话的人了。”

“你倒是提醒了我,朝廷没人,不代表没人会替我们去做,让京城内我们的人去鼓动百姓,让百姓要求匪首进军受审,估计东林党会从中做文章,我们就坐收渔翁之利就行。陕西内如今谁在那里?”首领问道。

“银盾,铜首带着上百号弟兄在那里随时关注陕西的情况。我这就让他们去准备。”血魔回答道。

“恩,让银盾,铜首只要救出义军头领就行。救出后立即撤离,不要暴露了我们的身份。好了,等你们的消息。我要走了。记住一切小心。”首领说完后,他所坐的位置突然一阵烟雾起,等烟雾慢慢消散后首领早已不见了。

崇祯接到袁崇焕的来信,知道王嘉胤已死,高迎祥他们已入车厢峡,一切如此的顺利有点出乎崇祯的预料,如今这些人被抓只是时间的问题。可就地正法吗?高迎祥,李自成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没见上一面就这样被杀了?是不是该见上一面呢?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的匪寇如今都朝不保夕的,押送这些大人物回京不算什么难事吧?崇祯对这事有点犹豫了:“王承恩,你说要是这些人都抓了,是就地正法呢?还是上京受审?”

王承恩想了想回答道:“奴才觉得上京受审会更好些,公开受审对那些匪寇是个杀鸡儆猴的好办法,也对大明的安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从陕西到京城路途遥远,又怕夜长梦多。”

“恩,你的想法跟我差不多,不过你说了等于没说。算朕白问了。”就在这时候一个小太监来到王承恩旁小声说了一句话。

王承恩对着皇上道:“曹公公在外求见。”

“让他进来吧。”

见曹化淳进来叩见后,崇祯先开口说道:“是不是哑士的事搞定了?”

“回皇上,哑士还在寻找中,奴才今日来是禀告一件怪事。”曹化淳回道。

“说吧,什么怪事?”

“今日京城内甚多地方突然大量百姓聚集说是要让高迎祥,李自成五马分尸,凌迟处决。有人还闹到了府衙。奴才觉得此事怕有人在搞鬼,所以特来禀报。”

崇祯放下手中的毛笔道:“哦,有这事。匪寇被围的消息,朕也才刚刚知道,而且匪首都还没抓到呢,百姓的消息比朕的还灵通。而且他们怎么知道高迎祥和李自成被抓而不是逃跑?看来有人急不可耐的想让这些匪首进京受审。这里有大有文章。让朕想想。”

崇祯闭上眼睛:这很明显有人鼓动百姓,是东党吗?还是另有其人?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搅局?还是为了救李自成他们。可是救了李自成对他们来说有什么好处?匪寇的存在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呢?大明的水太深了,看不明白啊。好吧,反正

见见李自成也不错。李自成到了京城害怕飞了不成,就算是飞了也无所谓,北方已定,他们在北方已经没办法发展,唯一途径就是去南方,飞了就让他们去南方搅局。另外看看这波鼓动百姓的人到底是谁?到底想做什么?一切想明白后崇祯睁开眼睛:“曹公公,暗中查一下到底是什么人在传播消息。另外盯住东林党那群人,是不是他们搞的鬼。”

“奴才这就安排人去查。”曹化淳领命转身出了乾清宫。崇祯提笔给孙传庭他们安排人带匪首京军受审。

几日后折子送到巡抚衙门的时候,孙传庭已带兵离开去支援山西。如今做主的是洪承畴。打开信后,洪承畴叫来曹文昭。曹文昭进来后,洪承畴把皇上的折子拿给他看。曹文昭道:“那就按皇上的意思办,洪大人找我来是不是有别的想法?”

洪承畴道:“这封信来的太急了,前两日孙传庭刚刚才写折子八百里加急送去京城,皇上不可能这么快回信了,可你看这信回的,难道皇上有未卜先知的本领?”

“洪大人多虑了,袁大人不是也写了一封折子给皇上吗?再说这里除了京军和我们外,还有锦衣卫呢?这有什么稀奇的。”曹文昭觉得这事根本就不是个事。

“你看清楚,折子上写的是高迎祥,李自成,马守应等匪首押往京城受审,这说明皇上根本就还不知道高迎祥已死。但是他又知道这些人都已被抓,可是这几人被抓的消息这才两天前的事,皇上怎么知道?所以我敢肯定皇上得到的消息肯定不是从我们这边传去的。这事有蹊跷。”洪承畴提醒了曹文昭。

曹文昭从头再看了一遍,确实这折子时间点不对,难道皇上猜的?那不可能把猜测的当作事实写在折子内:“是有点奇怪,可是这折子没问题,盖得是玉玺。送过来的人也没问题。这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有点不详的预感,这封折子的关键在于匪首进京受审,如果有人想做手脚,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押送的途中,一个是京城。京城我们就不用管了,人丢了也是别人的事,现在最有可能的也最容易下手的是在押送的这途中。我怕有人劫囚车。所以我想让你亲自去。”洪承畴说出了找曹文昭来的原因。

“大人,我会安全把他们送到京城的。”曹文昭领命。

“恩,还有如今匪首王嘉胤和高迎祥都死了,这两个最大的匪首都已死了,就把他们主要的一些将领都押解上京城吧。李自成和马守应手下那几个武功不弱,你小心点。其他的匪寇就在陕西内我找块地方专门安置,每日让衙役进行巡逻监视,

如果这些人安心做事,几年后没有啥恶习就算了。不然一下杀了几万人,这太过残忍了。另外你多带些人路上护送,到山西找孙传庭,让他再给你安排一下,他那里人多,将广,多些人多些安全。”

“放心吧,这一路陕西,山西,河南,匪寇基本都快肃清了。我带一千人去足够了。没事,大人那我就去准备了。”曹文昭起身。

“敌人在暗处,你们在明处,一定要小心。”洪承畴觉得此事没那么简单,可是皇上要让匪首进京,这事一定要办,只能再提醒一句。

第二日曹文昭带着十四个囚车上路,这十四人分别为:李自成,马守应,贺锦,刘宗敏,郝永忠,李过,田见秀,刘芳亮,高桂英,党守素,刘体纯,贺一龙,刘希尧,蔺养成。这十四人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将领。曹文昭带着他们一路平安无事,渐渐的来到了陕西和山西的交接地带。(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