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伴 我还能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翌日清晨,与君江边。

一老妇人斜跨酒坛大小的鱼篓,缓步走在江边,入秋后江内涨水,之前忘记收回的渔网不少都被水冲走。本应有个好收获的季节,却因为年迈手脚不灵活而眼睁睁错过。

老妇五十来岁,看起来却将近七十。她小心翼翼的在潮湿的青石间挪动,稍有不慎便会滑进湍急的江中。老妇人独自一人住在远离城镇的乱石江边,往上是郁郁葱葱的深山老林,所以少有人来,渔获也总会多过其他地方。

十五年前,东阳王项珪璋奉旨来到沂阳,本是一个小小的城镇怎能容得下堂堂北国亲王,于是下令大量征收土地和壮丁来修建城池府邸。自古繁华多劳民,死在城墙脚下的劳苦百姓数不胜数,附近几个州郡的百姓苦不堪言。

老妇与老伴生有一子,孩子从小机灵懂事,五岁时随母亲一起织网,七岁能下江捉鱼,十岁已经成了家里半根顶梁柱。父子俩勤劳肯吃苦,孩子十五岁时家里已近攒下了一些积蓄,打算等孩子成年后去镇上置办份家业娶房媳妇。

然而世事无常,那一日,也是入秋涨水,父子俩信心十足早早乘船打渔,老妇人在家忙活一天,做了不少炊饼和两个青菜一条蒸鱼。前几日去镇上打的廉价散酒一直没舍得喝,老妇人烫上一壶,准备为忙碌一整天的父子俩驱驱湿寒。

江水波涛炊烟袅袅,满屋的菜香酒香,只等那最牵挂的人夕阳下归来。

然而,等到天黑,父子俩再也没有回来。老妇人四处打听,只知道有个东阳王抓了不少壮丁。老妇人回到家整日以泪洗面,一介女流又能去何处伸冤,只能一人苦苦等候那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的人。

与君江边多痴情,粗茶淡饭相依为命竟也成为奢望。

父子俩失踪的第三年,与君江发大水,百里内的屋舍良田全被冲毁,老妇人躲在山上,靠野果度过半年,下山后重新搭起三间茅草屋,虽不如丈夫的手艺,里面的陈设却与以前一模一样,希望有朝一日他们父子归来,还能找到这里一家团聚。

如今草屋年久失修,漏雨透风不说,四根木头支柱也已腐朽干枯,横梁下顶着十几根手腕粗细的树干,有腐烂要折断的,也有湿润带些绿意的,这些年,就是这样一根根树干撑住了老妇人最后一点希望。

她每日醒来,都会从这些树干中小心翼翼的穿梭,先去儿子的床上看看,看看那个懂事的孩子会不会突然出现。

鱼篓内只有少许虾蟹,这些东西难以果腹,富人不屑于吃,穷人不愿花钱买。老妇人弯腰驼背,常年的生活在潮湿的河边使得腿脚疼痛,算来已有小半年没去城镇换些米面油盐了。她盘算着,近日要是能捕条像样的

鱼,就去城里换些盐来,要是有富裕,再买些米。

还剩下最后一个渔网,失望了半辈子的老妇人已经习惯了放弃希望,即便是不抱希望,还是得缓缓的拉上来,生怕挂到水下的石块上。渔网还未出水,一抹金色闪现拍打水面,是一条三四斤的金色江鲤鱼。老妇人心中大喜,红色鲤鱼已经是不太常见,这金色鲤鱼更是几十年难得一见。要是碰到大方点的买主,可以换不少食盐和半年的粮食。

鲤鱼如篓,老妇人也就安下心来,接下来的几个月总算是可以吃上饱饭了。

清理完渔网内的淤泥,重新扔进江中,老妇人总是习惯收拾完渔网之后往远处看上两眼,或许,能看到一老一少乘坐渔船归来。果然还是一场空,上天能赏给一条金色鲤鱼已属天恩,还是不要多做幻想。

习惯的一声叹息,正要离开,看到江边青石旁爬着一人,看衣服和发髻是一女子。老妇人不敢怠慢,手扶乱石颤颤巍巍来到那人身边。费了不少力气才将那名女子翻过身来,看到女子的容貌时不由得说道:“多俊俏的姑娘啊!”

打手一摸,人还活着,于是急忙施救。姑娘吐出几口江水,双眼缓缓睁开。

“闺女,你叫什么名字?”

姑娘气若悬丝:“莫忘。”

老妇人试了几试根本拖不动不能动弹的莫忘。

“闺女,你得打起精神来,你这身子骨要是在江边再躺一夜,神仙也救不了啊!起来,咱娘俩一起回家。”

莫忘犹如在梦境一般,身体飘摇,听到老妇人的话,竟然摇摇欲坠的站了起来。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到了极限,咬咬牙总还会有那么半分力气。一老一少举步维艰,大半晌才走回老妇人的茅草屋。

老妇人除去莫忘身上的湿衣服,换了自己唯一的一件布袍,虽然打了不少补丁,总好过自己身上用蓑草编织的的蓑氅。看着床榻上虚弱的莫忘,眼下米缸里的粮食能数的清数量,莫忘又急需营养,于是狠心炖了那条金色鲤鱼。

莫忘喝了几口鱼汤,腹中有了几分热气,神色缓和不少,她问老妇人是不是天上的神仙下凡。老妇人本就慈眉善目,又甚是喜爱美丽乖巧的莫忘,多年来从没开心的笑过,听莫忘称自己是老神仙,似乎找到了久违的舒心,老妇哈哈笑道:“傻闺女,你什么时候见过落魄成这样的神仙?你呀,先少说话,把这鱼汤喝完,再把鱼吃了,明天就能下地了。”

莫忘是个善解人意的姑娘,看着破旧的茅草屋和老妇人枯瘦干瘪的双手,这碗鱼汤,若不是因为莫忘,她怕是不会舍得自己炖了的。莫忘恳求老妇人与自己一人一半,再三推让下,老妇人终于随了莫忘的意愿。

两人吃了一半的鱼肉,老夫人问莫忘是否有地方投奔,莫忘如实相告,哭一阵说一阵,莫忘的遭遇勾起了老妇人的伤心事,说完了,娘俩也哭成了泪人。

眼见日头快到晌午,老妇人让莫忘好生休息,她要去镇上买些米粮,再给莫忘买些用品。莫忘让老妇人拿来自己的衣物,首饰和银两都被江水冲走,只剩下脚踝上的银铃。睹物思人,看到与项微木、莫失一模一样的银铃,昨日的伤痛如潮水般袭来。莫忘又抑制不住的哭起来,老妇人抱着莫忘的头轻轻抚摸:“孩子,要往前看,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是啊,往后没有项微木和莫失陪伴的日子还长着呢。越想越痛,越痛越哭,乖巧的莫忘终于把憋在心中的悲伤大声的哭了出来。

“哭吧孩子,哭吧。”

哭累了,莫忘也终于下决心让老妇人拿银铃去换些钱买米粮。老妇人让莫忘把银铃收好,说有些东西是个念想,是离去人留下的寄托,再难也不能丢。老妇人说她有些钱,让莫忘放心。

出了茅草屋,老妇人找到山上的一株老槐树,从树下挖出几块散碎银子,这是丈夫和儿子失踪前攒下的,这些年来再难都没有动过,如她对莫忘所说的,有些东西不仅仅是钱,有时候它是让人活下去的寄托。

老妇人把银子包好,藏在贴身的地方,看着奔流的与君江,喃喃说道:“老伴,我还能等,我还没有放弃。”

老妇人到太阳落山才赶回来,莫忘翘首以盼生怕老妇人走山路出了意外。老妇人买了些米面盐,还有两身男子的衣服,幸亏路上碰到一位好心的樵夫送了一程,不然,以老妇人的脚力来回二十多里的山路,天亮也走不回来。

老妇人拿出男子衣服的时候,莫忘心领神会,心中感激老妇人想的周到,拿起柴刀削去齐腰的长发。

屋外江水咆哮,屋内老妇人轻轻抚摸莫忘的短发,老妇人问莫忘为何说自己是神仙下凡。莫忘说她跳入江中之后,模糊间看到一个巨大的河蚌驮着自己前行,醒来后睁眼就看到老妇人,故此以为老妇人是那江中的神仙。逗得老妇人哈哈大笑,笑完又劝莫忘:“放心吧闺女,老天爷没忘记咱们。”

第二天,莫忘已经能下地走动,她与老妇人一起沿江寻找,最终只找到了莫失的尸体。她们用草席为棺,草草葬在了江边。

安葬完莫失,莫忘跪倒在老妇人面前:“莫忘自小孤苦,记事起就没见过爹娘,现在,莫忘在这世上再没有亲人,您对莫忘有再造之恩,如您不嫌弃,今日起,莫忘就是您的女儿。”

老妇人手足无措,做梦都没想到能白捡一个这么乖巧的闺女,喜极而泣,赶紧搀扶起还很虚弱的莫忘。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