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二章 新的发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蒋三儿答道:“爷,这个容易,只要佣金给的公道,没有招不来的仆役。”

周熙骞听后点了点头:“行,那你就多费心,尽快把这件事办好。”

蒋三儿离去后,周熙骞半躺在圈椅中,思忖着是不是该接受邵雍的建议,参加今年的秋闱。

在大宋,秋闱也叫解试,每年的八月举行。解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级考试,历时三天,共考三场。

第一场考的是经学,考试范围是儒学十三经。

第二场考的是诗、赋各一首。

第三场考的是时务策,用议论文的形式对时务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对大多数考生来说,这三场考试,最容易的是第一场,最难的是第三场。

可在周熙骞的心目中,最难的恰恰是第一场。因为儒学十三经中除了《论语》,其他的儒家经典他都没有读过。

现在距离秋闱还有五个月的时间,周熙骞就算是每天不睡觉,也不可能把除了《论语》之外的儒学十三经全部通读一遍。

不过,邵雍的建议是让周熙骞参加科举考试,并没有点明是参加文举还是武举。如果是考武举的话,周熙骞不仅有信心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顺利进入殿试,而且有希望在殿试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

想到这里,周熙骞笑了,武进士也是进士啊,自己何必舍长以就短,去参加什么文举考试。

况且,周熙骞的人生理想是在疆场上建功立业,只要有了军功,未必不能加官进爵。

想明白这一层关节,周熙骞瞬间打开心结,不再去想烦人的科举考试。

******

“魔鬼训练”进展的非常顺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万多参加“魔鬼训练”的土匪和犯人,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按照训练日程,结束常规训练之后,是为期七天的野外生存训练。

尹尚英挑选的野外生存训练的目的地是桐柏山。

桐柏山位于伏牛山的东南方向,其主峰白云山是淮水(淮河)的发源地。

参加野外生存训练的一万多土匪和犯人按照训练要求,仅仅带了三天的食物,离开伏牛山,浩浩荡荡的开赴桐柏山。

为避免引起官府的注意,大部队离开伏牛山后,舍弃官道,专门挑选偏僻的小路行军。

一路上,尹尚英按照训练要求,时不时的给参加受训的土匪和犯人,布置一些诸如侦察敌情、突围、反突围以及攀登悬崖等训练任务。

待为期七天的野外生存训练圆满结束后,尹尚英特意在桐柏山腹地,找了一个适合露营的平坦山谷,打算举办一场篝火晚会,和一万多土匪和犯人一起,庆祝此次野外生存训练圆满结束。

在准备篝火晚会的时候,秦慕琼找到尹尚英,说他在山谷旁的小溪边发现了天然金沙。

天然金沙?

倘若秦慕琼没有说谎,尹尚英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有可能找到了一条黄金矿脉。

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如果真的能够找到一条黄金矿脉,不仅现有的一万多土匪和犯人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还可以继续招募土匪和犯人,不断壮大自己的队伍。

在大宋,军队分禁军、厢军和乡军。禁军是正规军,厢军是地方部队,乡军是类似于民兵的地方民众武装。

禁军和厢军由朝廷供养,乡军则需要自给自足。

周熙骞的目标是,通过在疆场上建功立业,他率领的这支由土匪和犯人组成的部队,先是获得大宋朝廷的认可,成为厢军,继而在屡立战功之后升格为禁军。

一旦升格为禁军,不但可以享受丰厚的待遇,还能在驻扎地修建营房供士兵家属居住。

可按照大宋的军制,朝廷直接管辖的军事单位是厢,人数大约在两万五千人左右。因此,周熙骞若想得到大宋朝廷的认可成为厢军,必须把自己的队伍发展壮大到两万五千人。

兵源不愁,愁的是没有钱养活如此庞大的一支军队。

因此,如果真的能够找到一条黄金矿脉,别说是养活一支两万五千人的部队,即便是养活一支五万人的部队也绰绰有余。

那样的话,周熙骞的目标很快就能实现,尹尚英也能在短期内成为厢都指挥使。

因为当初吴世基嫉贤妒能,尹尚英不得不用假死来瞒天过海,忍气吞声的背井离乡。他跟随周熙骞来到大宋之后,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干出一番业绩,证明自己的价值。

有道是人挪活,树挪死。既然高丽陆逊不能在高丽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那就换个地方,换个活法,到大宋一展所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狠狠的扇吴世基的那张老脸。

在秦慕琼等人的簇拥下,尹尚英缓步来到小溪边。

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说谎,秦慕琼不等尹尚英吩咐,弯下腰从溪水中捧起一捧泥沙,捧在尹尚英面前。

果然,泥沙中有无数米粒大小的天然金沙闪闪发光。

尹尚英点了点头问道:“秦都头,小溪对岸的泥沙中有没有发现天然金沙?”

秦慕琼答道:“没有。属下猜测,咱们宿营的这个平坦山谷的下面,极有可能蕴藏着大量的天然金沙,要不要让兄弟们掘地三尺试一试?”

尹尚英听后大手一挥:“秦慕琼、马三眼、邝文彬、蒋六儿听令,即可带着你们手下的兄弟,掘地三尺寻找天然金沙。”

四人领命去做准备,尹尚英则蹲在小溪边,用双手在溪水中的泥沙里淘金。

大约一柱香的时间过去,秦慕琼回报:“尹将军,和属下的猜测吻合,平坦山谷下面的泥土中,确实蕴藏着大量的天然金沙。”

尹尚英站起身:“通知下去,所有人停下手头的工作,开始掘地淘金。”

******

回到伏牛山宿营地的周熙骞有些纳闷,看守营地的士兵汇报说,尹尚英带着大部队离开宿营地已经有半个月时间了,按理说早就应该返回,为何到现在还没有任何消息。

周熙骞正准备派人去桐柏山寻找尹尚英,却见蒋六儿带着十几个兄弟,赶着一辆驴车走进营房大门。

见到周熙骞,蒋六儿咧开嘴笑了笑:“爷,好消息,我们在桐柏山一个无名山谷中发现一条黄金矿脉。

“尹将军担心他若是带着兄弟们离开,这条黄金矿脉会被别人占据,故而一直呆在那里没敢离开。同时尹将军又怕爷担心,特意派小的回来向爷禀报一声。”

“黄金矿脉?”

周熙骞瞬间想起,他好像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报道,说是桐柏山发现一座特大露天金矿,蕴藏量大约有一百吨,可连续开采八十年。

不仅如此,在特大露天金矿的附近,还伴生有储量更为丰富的白银,蕴藏量大约有五千吨。

根据史料记载,大宋的白银提炼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在大宋经济发展最昌盛时期,一年的白银收入是二百九十万两,约合二十万斤,相当于一百吨。

那么五千吨白银若是全部开采出来的话,是大宋一年白银收入的五十倍。

这是什么概念?富可敌国,不,已经不能用富可敌国来形容这笔巨大的财富。

收回思绪,周熙骞立刻做了一个决定,他得把发现黄金矿脉的山谷,以及周边的山地全部买下来,为以后开采银矿做准备。

打定主意,周熙骞叮嘱蒋六儿带着他手下的兄弟,跟随韩美儿进入伏牛山腹地采药捕蛇,他则领着杨邦仁和杨邦仪两兄弟启程赶往桐柏山。

两天后,三人抵达桐柏山。

见到尹尚英的时候,他正领着秦慕琼、马三眼和邝文彬等人,围在自建的火炉边熔炼金沙。

周熙骞知道,黄金的熔点是一千零六十四摄氏度,而燃烧木炭的火炉中心的最高温度是一千两百摄氏度,恰巧能够熔化黄金。

简单了解之后,周熙骞才知道,原来尹尚英领着一万多土匪和犯人来此地淘金已经历时一旬,每天差不多可以淘得天然金沙一百二十两,约合七点五斤。十天下来,总共淘得天然金沙七十五斤。

照这个速度,一个月可淘得天然金沙二百二十五斤,一年可淘得天然金沙两千七百斤。

我靠,周熙骞在心里爆了一粗口。如果一年真的能够有两千七百斤黄金的额外收入,他就可以养活一支由五万人组成的军队。

在大宋,上等禁军比如说戍卫皇城的禁军士兵,一年的军饷大约是十两银子,中等禁军比如说州府禁军士兵,一年的军饷大约是上等禁军士兵的百分之七十,也就是七两银子。

至于说厢军士兵,一年的军饷大概是三两银子。

两千七百斤黄金可以兑换四十三万两白银,倘若按照中等禁军士兵的标准发军饷,可以养活一支由六万一千人组成的军队。

如果按照厢军士兵的标准发军饷,可以养活一支由十四万三千人组成的军队。

等等,岳家军最昌盛的时候人数是多少来着,好像是十万人。还有,明年正月李元昊主动挑起的三川口战役,李元昊率领的总兵力好像也是十万人。

十万人是个什么概念,按照大宋军制,十军为一厢,大约两万五千人,十万人就是四厢。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