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年末考核(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翰林院,一直作为大华官员直选机构,严格意义上来说,算是临川书院的上支。由临川书院推选的优质生源可入翰林院继续学习。政论考核的第二天,临川书院院长赵仁礼将甄选出来的几篇优秀政论文章送往至翰林院。

翰林院坐落在皇城南角,与内城相隔不远,跟内阁紧挨,这是为了皇帝传召。

赵仁礼年过半百,身体却还很健壮,体态修长文质彬彬,留着一小撮胡子,书生气和将军气共同存在于一人身上,却不让人觉得突兀,反而庄重之中又流入出说不清的威严。

轿子落在翰林院的门口,赵仁礼拿着一叠文章前往翰林院院长的小院,经过正堂,于遇到的各位院士一一打过招呼。

“哦,仁礼啊,怎么有时间往我这里跑了?”说话是一位没有穿官服的白发老者,此人正是翰林院院长孙长文。

赵仁礼行礼道:“老师!书院昨日的政论弟子觉得有几篇不错的,特意拿来给老师看看。”

“哦?”孙长问停下笔,带着笑意说道:“这倒是稀罕,看来今年确实比往年要好一些,拿来老夫看看。”

赵仁礼连忙递了过去,又回到座位俯首等候。

“是谓农乃富国之根本,农兴则、民富,民富则国富;国富而后强兵,此内平而不惧外辱也。”孙长文翻看了几篇之后,对这一篇叫农本论的文章提起了兴趣。这篇农本论最后,便是孙长问刚刚念出来的这句总结。

孙长文点了点头:“这篇文章倒是中规中矩,里面引经据典,笔法成熟,更难得的还是提出了在各郡县建立单独粮仓的平粟法,好啊,看来学生们之中不乏有志之士。”

“学生也是这么以为,学生认真看了觉得很有道理。丰收时候屯粮,能解决百姓粮食过剩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百姓收入;欠收之时由朝廷放粮,比起以往的开国仓赈灾来说,不会增加国仓的储粮压力,又在起到和赈灾同样的效果同事增加国库收入。更值得一提的就是,不论是屯粮还是放粮,都能平抑粮价,这也解决了以往很难解决的粮价问题。”

孙长文抚了抚胡须,翻到开头:“杨青平,可是杨丞相的公子?”

赵仁礼作揖回到道:“回老师,正是。”

孙长文意味深长的点了点头道:“难得,真是难得。”

“老师,还有一篇,学生以为想法独特,但心中无法权衡,还是要请教老师。”

“哦?有趣,真是有趣。在哪,拿来瞧瞧。”孙长文哈哈大笑,将文章递还给赵仁礼。

赵仁里接了过来,翻找一番,拿出一篇重新递了过去:“正是这篇,叫商论。”

孙长文翻开只看第一眼就笑了起来:“竟是白文,还真是好不做作啊,一个论农,一个论商,待老夫细细看来。”

“凡是有交换行为的,不论以物换物,或者是以钱换物,都可以统称为商业。自上古时期起,出现人类之后便出现了商业。从最先的以物换物,到钱币的出现开始的购买行为,都属于交换。为何有交换?乃是相互有对方需要的东西,富人金钱富足,用以交换农民过剩的粮食;男人买乐,女人买胭脂,都是供求关系。

我认为国家也一样!我大华地居中原,依山傍水,粮食、渔业、茶叶、烟丝、陶艺皆胜于他国;而北漠农业不足,骏马、草料、矿产优胜于我国;南渊珠宝、果品丰盛,而由我国流入的陶艺却被其国人喜爱;西祈香料深受我朝百姓喜爱,而我朝茶叶、烟丝也被西祈百姓追捧。可见我们与其四国皆有需求。

如今内外安定,适于商交。我朝可以粮食、茶叶、烟丝、陶制品等与四国交换马匹、矿石、香料、珠宝等;南渊制刀工艺、北漠驯马技巧也有交换的可能。

我国威胁最大的乃是北漠,北漠苦寒,每每侵犯他国首要之事皆是抢劫粮食,我朝若以粮食交换马匹,一来减少了北漠侵犯动机,其民多养马交换而少种粮;二来马匹富足增强了我国军队实力。北漠若执意开战,我朝只需停滞粮食交换,便相当于切断北漠粮道,厄住北漠咽喉,使其自乱。而我朝粮草充沛,再以强兵以据之,焉有不胜之理。其他三国亦然。

故,农事不可懈,但商之道不可不兴!”

孙长文看完:“好!好!好!”一连三个好,随后迫不及待翻到首页:“于飞,这于飞可是于帅之子?”

赵仁礼从未见过老师如此激动,连忙回答道:“正是,老师觉得如何?”

孙长文一把合起于飞的文章:“我要即刻面见陛下,这篇文章犹如醍醐灌顶,你现在就去于府,一定要找到于飞,让他到家里等着,一会儿皇上肯定会召见,切记切记。”说完话,孙长文连朝服都来不及穿便备车往皇宫赶。

赵仁礼费了一番功夫才找到于飞,此刻也在于府等着,入夜了尹公公才传来圣旨,让于飞明日早朝入宫听宣。

于锋于母一开始还以为于飞又犯了什么事情闹到皇上那里去了,正要责罚。尹公公急忙拦着道:

“慢来,慢来!你们于家可是了不得了,今天翰林院孙老拿着于飞的论政来面见陛下,激动得把鞋都跑掉了,不一会儿皇上就下旨命于飞明日上朝,于帅,好事将近啊!”

于锋听了怀疑自己的耳朵,又问了一遍才确定,一把拉过于飞:“好小子,说说看,你论政里写了些什么让孙老和皇上都入眼了!”

于飞无奈,这什么情况?简简单单一篇应付考核的文章居然惊动了皇上,明天一大早还得上朝,懒觉又没得睡了。“哎呀,瞎写的东西,明天上朝就知道了。明天得早起,我先去睡了。”

第二天,于飞随着于锋进了皇宫,在门外等候许久,就在差点睡着的时候被宣了进去。于飞进了额朝堂,倒说不上害怕,不过说到底还是十几岁的孩子,难免有些发憷。

“小民于飞,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于飞,孙爱卿昨日给了朕一篇论政的文章,叫做商论,可是你写的?”皇帝坐在龙椅上问道。

“正是,不知是否小民言语不当,望皇上恕罪。”于飞忐忑道。

皇帝哈哈大笑:“非也,不仅不冒犯,而且还给了朕一个惊喜。今天众位大臣都在,你就说说你的这篇商论,嗯......就从和北漠通商说起。”

“皇上不可!北漠乃我国大敌,怎可与之通商!”丞相杨唯忠立马出列拜道。

皇帝挥了挥手:“爱卿莫急,且听听于飞怎么说。于飞,你把你的想法细细道来。”

“是!”于飞环顾了一下四周,深呼吸一口气舒缓了一下心情,开口说道:

“北漠,狼子野心,一直是我国大敌,两国疆界时常发生小规模的战斗,皆是冬季北漠入境抢掠之因。为何?北漠气候寒冷,不宜种植,粮食稀少。而我国地大物博,平原广阔而粮食常年丰收。正因为我国良田多而草场少,马匹的供应一直不足。反观北漠,北漠之所以铁骑强盛,正是北漠草场产马量大,良马富足。既然北漠因缺粮而犯我边境,我们被动的被抢何不正大光明的给他,用合适的马匹数量换取我们的粮食,不给他们侵犯我国的理由,又能用他们的马匹来强化我们的骑兵。何乐而不为呢?”

“你没说完全吧,还有以商业控制北漠怎么说?”皇帝问道。

“北漠农田少,其百姓必定不擅长农事,现如今能用马匹换取粮食,便会有更多的人热衷于养马而荒废农事,如此北漠在粮食这方面便对我国形成了依赖。战事一开,粮草为重中之重!我们只需要停止粮食供应,北漠必定没有充足的粮食,而通过交换,我国骑兵已经强大起来了,且我军数倍于北漠,相较之下,胜算想必要大得多。”

皇上以赞赏的眼光看了看于飞,对大臣们问道:“众爱卿以为何如?”

堂下众臣皆是交头接耳,顿时一片哄乱,皇帝也不急,接着问道:

“那你所说的其他三国也能同样操作又怎么解释?”

“其他三国,虽然没有跟北漠一样的依赖,但是我朝烟茶陶具也深受其喜爱,皇上试想,这些东西流入三国,最先得到的是平民呢,还是皇宫大臣?”

皇帝略一思考回答道:“必定是皇宫大臣,这有什么联系?”

“这些在这三国皆可以说是奢侈品了,乃是享受之物,久而久之,必定也会流入市井。等他们都习惯了我们的好茶,好烟丝,精美的陶瓷品,突然断了,您觉得他们能习惯吗?”于飞反问道。

这次不需要皇帝回答,便有大臣回答道:“贫入富易,富入贫难。”

于飞点了点头:“不错,他们早已习惯了好茶,便喝不惯自产的次茶;习惯了优质的烟丝,便不习惯自己劣质的烟丝,看多了我朝精美的瓷器,他们自己劣质的瓷器便无法入眼,总之是各种不适应。那么他们都知道跟我国交恶便会失去这些早已经融入他们生活的东西,他们还敢轻易开战么?”于飞自信道。

“就算他们皇帝决定开战,那么世家贵族会轻易同意吗?他们臣民比之我国不足,兵力比之我国亦不足,他们敢轻易进犯我们吗?”于飞笑着说道。

“哈哈哈”皇帝大笑道:“虎父无犬子啊!于飞,你的想法很新颖,虽然还有待商榷,不过你给了朕和大臣们一条全新的路,很好!朕该如何奖励你呢?”

于飞连忙跪拜道:“这是我应该做的,作为我朝之民,将门之子,就该终于皇上,报效国家!”

“行了,你退下吧,朕一定会给你个满意答复的。”皇帝居然亲自走下堂来拍了拍于飞的肩膀,这个女婿他是要定了!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