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四章 夏侯惇行师长礼,关士起忠义保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关靖,字士起,并州太原人氏。虽其智未达上成,勇不及匹夫。然念其忠义,当有一笔。\n\n——《世家传,公孙世家》\n\n虽然二者用的是相同的阵势,但是注定有着不一样的结果。而最显著的差距就是军备。关靖用骑兵来破郭嘉的阵法。而郭嘉用战车破关靖的阵势。说到这,某宅要为大家讲个故事,明朝时有三个人找一个道士算命。三个人告诉道士,“我们三个是同年同月同日。且都是公鸡打鸣的时候出生的,你给我们三个算算吧。”\n\n道士分别指着他们“你能做知府,你能做和尚,而你最多做个撑船的船夫。”\n\n能当知府的那个自然很高兴,可另两个很生气,凭什么生辰八字一样,他就能当知府,我们就是和尚船夫?\n\n道士解释道,“你们虽然同是公鸡打鸣时候生的,但是公鸡打鸣也有不同。你是公鸡伸脖子那一刻出生的,所以可以做知府。而你是缩头时出生的,只能当和尚。而最后这一位,是头在中途出生的,所以你那也去不了,最多在家门前那条大河当个撑船的。正所谓,伸头知府缩头僧,不前不后把船撑。”由此可见,同人不同命。\n\n当然,这是封建迷信诸位看看就算了,某宅写在这里只是为了缓和一下战场的紧张气氛(顺便凑下字数)。\n\n这场战役,郭嘉有着必胜的把握。这从双方主公此时所处的位置就可以看出来,公孙瓒已经随全军冲锋,而曹操还在原地和萧一他们插科打诨。\n\n战车由两匹战马牵引,车上伸出的尖木足足比战马还要多伸出数尺。车上站士兵六人,一人驾驶,两侧各一人持长枪守卫,居中三人持元戎弩。\n\n战场上尘烟四起,两队战车踏着滚滚红尘而来。车轮轰轰如连绵雷霆,那气势还真不是骑兵所能相比的。同时两军接触的结果也不同,之前公孙瓒骑兵被重盾长枪阻拦后不得不退避伺机。可是此时战车遇到相同情况却并不停顿,就像一个攻城重锤狠狠的撞了上去。尖木借着战车的冲击力轻易的刺破了公孙瓒外围的大盾。没了盾的保护,士兵们就像剥去外壳的核桃,里面的果肉轻咬可碎。很快冲锋战车的尖木上插满了人。重量让战车无法完成冲锋。但这并不代表郭嘉的攻势结束了。数百辆战车穿插进公孙瓒的军中,阵型被战车切割成了数个部分。很快曹军都向附近的战车靠拢。接触战转变成了阵地战,曹军以战车为依托,远处的就用元戎弩射击,攻到近处有守护在车边的曹军对阵。一时间这俨然成了切割公孙瓒的城墙。\n\n萧一看着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双方士兵。口中喃喃,“底盘太高,阻力太大。速度上不去。材料太差,结构不够牢固容易破损。”\n\n同样望着战场发呆的还有夏侯惇,原本作为勇将的夏侯惇应该出现在战场上的,可是他一心想和赵云打一场,而曹操可是想着要招揽赵云的,这时候两个人要打出个好歹怎么办?所以曹操以护卫为由,把夏侯惇留在了身边。原本他看着战场干着急,可是看着愈演愈烈的战事。血肉横飞的将士。铁面将军却皱起了眉头。\n\n“元让,何事发愁呀?”萧一思索完自己的事,看到夏侯惇的表情也是一阵好奇。\n\n“先生容禀,惇受先生教诲,每战必亲写战报,可自那以后,惇发现每当惇冲锋时都会有力不从心之感。请先生为我解惑。”\n\n萧一一愣,平日只知道冲锋陷阵的莽夫,终于开始想事啦,“元让,你可知一适才在干什么?”\n\n“末将不知。”\n\n“一在观察我方战车在战事中的状态!”\n\n“这个,”夏侯惇不知怎么接下去。\n\n“我知道,元让是不是在想,为何我重车而轻人?”\n\n“末将愚钝,请先生赐教。”\n\n“元让,你可曾听过一句老话,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君登基百将亡。这句话听上去煞气腾腾,可也透露了一股无力和无奈。元让可知为何?”\n\n“因为要死人。”夏侯惇不确定的回答。\n\n萧一很欣慰的看着夏侯惇,这个武夫真的开窍了,“没错,因为要死人。纵使有再大的能耐,要平定乱世也要杀人,暴君如此,大贤也如此。这就是无奈。而我等能做的就只有尽我等所能照顾那些为了这份大义而将要付出生命的人。让他们能得到一丝宽慰。”\n\n“那末将日后当如何是好?”\n\n萧一看夏侯惇越来越上道了,“元让,我且问你,打战是为了什么?”\n\n“当然是为了建……。”\n\n“咳。”曹操早在萧一教育夏侯惇时就在旁听,他也在细细琢磨着萧一所说的无力和无奈,这时见夏侯惇要说错话,急忙咳嗽一声提醒他,夏侯惇急忙改口,“当然是为了天下苍生百姓。”\n\n“这是孟德的答案,我要的是元让的答案,元让你照实说。”萧一白了曹操一眼。\n\n“为了建功立业。”\n\n“好,那丰功伟业是谁建的呢?”萧一接着问。\n\n“自然是大英雄,大豪杰。”\n\n“那大英雄,大豪杰是什么?”\n\n“这个……。”夏侯惇答不下去了。\n\n“是人。”萧一干脆的替他回答。又问道,“士兵是什么?”\n\n“这个……也是人?”夏侯惇弱弱的问。\n\n“对,士兵是人,英雄豪杰是人。丰功伟绩由人创造。元让可知该当如何?”\n\n夏侯惇思索片刻,翻身下马立正面向萧一左手压右手,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谢先生教诲,惇善待兵士,一视同仁。”\n\n萧一见夏侯惇真懂了,哈哈大笑,对曹操点头,“恭喜孟德,又得一帅才。”\n\n“同喜,同喜。”曹操也很是开心,萧一不知道,但曹操却知道夏侯惇刚才行的大礼,只有晚辈对长辈,弟子对师长才会如此。他这位嗜武厌文的族兄是真的开窍了。\n\n这边欢乐无边,可公孙瓒那边却是叫苦不迭。自己的将士被切割部队无法聚拢。敌人借助工事在慢慢的消耗着己方的兵力。\n\n“子龙将军。”关靖于乱军中找到正在拼命搏杀的赵云。\n\n赵云听到关靖叫自己,立刻带手下骑兵冲破层层围堵来到关靖面前。\n\n“子龙将军,大势已去。是时候了。”\n\n赵云自然知道他说的是时候是什么意思,他不忍的看着关靖,“先生,云可以带领骑兵冲破重围,带先生离开。”\n\n“不,”关靖阻止赵云,“子龙将军,关某把骑兵让你统领就是为了要保主公周全,你不可在关某身上徒耗兵力。”\n\n“可是曹军以车城阻隔了去路,赵某也一时难以突破,不如我护送先生……。”赵云为带走关靖找着借口。\n\n“这个赵将军不必担忧,你只管大胆向前,自有关某为你开路。”\n\n关靖说着又看看身边将士,“诸君,听闻君子使他人陷于危难之际,必当患难与共,主公有难,吾等岂可不以死以报。诸君,随关某为赵将军开路。”\n\n关靖言毕,拔剑在手。身先士卒杀向了离自己最近的战车。战车上弩手看到敌方士兵冲了过来急忙射箭阻挡。可谁知这群士兵,不但退却,反而主动向前为身后的同伴挡箭。关靖带着他的敢死队用自杀式冲击冲到了战车边上。\n\n“诸君,用长枪把战车撬开。”关靖一声发喊,几名士兵把自己的长枪插进了车底。舍弃自身的觉悟,爆发出了绝大的潜能。瞬间就撬倒了战车。\n\n“诸君,继续向前。”虽然身边的人正在快速的损失。但是关靖却没有一丝停留的意思,继续一往无前。就在关靖撬倒了三辆战车后,终于身中数十箭气力不支,倒地之前他仰天大喊,“诸位兄弟,关某下来给你们赔罪了。赵将军,莫忘了我等约定。主公,关某去了。”言毕,气绝而亡。时年四十二岁。\n\n赵云听到关靖最后一喊,默默闭上了眼睛。然后缓缓睁开虎目,眼中杀意毕现。掌上亮银枪舞得如风车一般,“敢拦赵某去路者,杀无赦。”赵云言出必行,一下子从一个温文尔雅的青年变成了一个浑身浴血的杀神。不为别的,只为了兑现和一个忠义之士之间的约定。\n\n赵云一骑白马往前冲去,战车上的弩手将箭头齐刷刷的对准了赵云。一轮箭雨扑向了赵云。赵云一挽手中长枪,在自己面前旋转如风车一般,不单是自己没伤。连座下白马都未中一箭。当赵云杀到战车前时,弩手都还没来的急吃惊。赵云高举银枪,以枪代刀,当头下劈。虎吼一声“破。”面前的战车居然硬生生的被他一劈两半。\n\n“当真是当世虎将呀。”曹操由衷感叹,“来人,去告诉奉孝,让将士避开赵云。不得厮杀。”\n\n郭嘉以令旗命令士兵避让。赵云很快杀到了公孙瓒身边。\n\n“公孙将军,请速速与赵某离开。”\n\n“赵云,关靖呢?”公孙瓒看到只有赵云一人来到不免发问。\n\n“关先生已经去了,公孙将军。大势已去。此时不走,恐无他日。”\n\n“我不走,关靖呢?叫关靖来见我?”公孙瓒在对身边的人怒吼。\n\n“公孙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快走吧。”\n\n“我不走。”公孙瓒依旧咆哮着,“赵子龙,你不叫我主公,是不是已经投曹,现在来要老夫人头邀功的?”\n\n赵云正不知说什么。突然,有人大喊一声,“赵子龙,公孙瓒大势已去,你何不擒了他到我主公面前见礼。”\n\n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